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剪之巧夺神功——浅谈山西民间剪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每逢春节,家家户户都忙着贴春联,贴窗花。其中,剪纸窗花艺术构思巧妙,大胆夸张,经过精心装裱,妙趣横生,惹人喜爱,在国际文化交流中享有很高声誉,被人们视为珍品收藏。著名诗人郭沫若对剪纸艺术赞叹不已并热情赋诗赞道:“今见南方之剪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剪纸,又称剪花、窗花、刻纸,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民间工艺。剪纸中的剪是指剪刀,纸是指纸张,两者合起来是剪纸,在没有剪刀和纸张以前,不会有真正的剪纸,但用其他薄片材料用于剪刻镂花,却在有纸之前。早在汉代司马迁《史记》中就有记载,“剪桐封弟”的故…  相似文献   

2.
上海妇女喜欢“花样” 花样是窗花、刺绣花的粉本,又称剪纸。剪纸其实是到了上海以后才被上海人称为“花样”的,这与上海开埠之后许多民间艺人从各地流浪逃难到上海的历史相关。  相似文献   

3.
剪纸起源于窗花,“过春节,贴窗花”是中国南北方部有的民间习俗。 “中国剪纸看蔚州”,河北蔚县的剪纸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宝塔区肢残人高河晓的剪纸,在当地小有名气。43岁的高河晓高中毕业,班里成绩最好却不许进高考考场。腿不好,不方便做其他,看到过年家家户户贴窗花,他转而学剪纸,进步飞快,作品在北京颐和园、历史博物馆展出。1990年开始获各种奖励28个。北京残奥会延安市电视台播出了高河晓专题片。  相似文献   

5.
一把剪刀、几张剪纸,没多会儿工夫,一只红色的小蝴蝶跃然纸上。今年82岁的张月仙老人是昆明尚义社区一位有名的剪纸艺人,在她的手下,各种人物、动物、花鸟虫草等形象栩栩如生,她的作品还曾获得中国剪纸艺术节金奖。如今,张月仙老人已经收了多名徒弟,她希望能将自己的剪纸技艺传承下去。  相似文献   

6.
<正>二十年前到过陕北黄土高原的人,都会为窑内窑外铺天盖地的窗花和剪纸而惊叹;然而二十年后的今天,即便在黄土高原最偏僻的小村庄,你也只能看到窑洞内满墙的明星贴画。民间剪纸消失的速度,被人戏称为"一夜春风遍地梨花落"。  相似文献   

7.
百花园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我从小生长的东北地区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用红纸剪成窗花,为节日增添喜庆的色彩。我是在3年前接触到剪纸艺术的,那是在辽阳博物馆参观了生肖剪纸展之后,便被这种传统艺术深深地打动了,萌生出了学习剪纸的想法。工作之余我参加了培训,经过两年的努力,我的作品也入选了辽阳市剪纸生肖展。剪纸让我的人生充满了色彩,也充满了鲜活的灵动力,我将尽我  相似文献   

8.
一把剪刀,一张彩纸,在她灵巧的手上,变成许多栩栩如生的东西。一幅幅形态各异、形象逼真的剪纸,诉说着她对生活的所有希望。她叫赵文丽,今年29岁。身体残疾了,意志没有消沉,自信满满地生活着。  相似文献   

9.
满族剪纸     
曾闻 《今日民族》2013,(10):51-51
抚顺满族剪纸有200多年的历史,具有浓郁的满族文化特色,它以满族文化和民俗节日活动为主要表现内容,保存了大量满族民间活态的民俗和丰富的文化,包括满族宗教信仰、民间传说、神话故事、乡风民俗、人生礼俗、花鸟草虫等。满族剪纸是以剪、说、唱为一体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现形式,将满族剪纸、民歌和故事结合在一起,通过边唱或边讲的形式剪出作品。剪、说、唱一体,心、脑、手并用,这种独特的具有综合陛的剪纸方法,其价值不仅仅表现在剪纸的技艺之中,也是一种仪式,一种信仰,一种文化,是了解、认识和研究满族历史和兴衰的一面镜子。  相似文献   

10.
段建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十大神剪”之一、“新中国剪纸艺术家”。他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近乎失传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抢救性的收集、挖掘和整理,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自费对散落民间的原生态剪纸艺术进行了考察;他把教学课堂作为弘扬祖国灿烂文化的精神净园,使内蒙古的剪纸艺术走出困惑,轰轰烈烈地进入了辉煌。同时,他的剪纸艺术创作成功地将剪纸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生活和审美要素融合升华,创造了剪纸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草原剪纸派”代表剪纸艺术家,已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11.
“剪刀因裂素,汝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占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这是一首唐代流传下来的剪纸诗,它写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剪纸风俗。金华人文荟萃,素有“小邹鲁”之称,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民间剪纸在其中独树一帜。前几天,金华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鲍运达老师送给笔者一本《武义民间剪纸艺术集》,里面的作品美轮美奂、精致质朴。鲍运达老师介绍说,别看了这些作品的作者,他们可都是年已古稀的剪纸爱好者啊。早就听说武义老年大学有一批剪纸班的学员,剪纸剪得非常漂亮,看来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12.
丹心一片系银剪王蓬草,一位平凡又普通的农家妇女,灵宝市七、八届政协委员、工商联执委,35岁学剪纸,40岁作品参展。10多年来,为了剪纸事业,她费尽了心血。今年53岁的王蓬草,系我市苏村乡人。她从小就酷爱剪纸艺术,多年来,凭着对艺术的执着追求,取得了令...  相似文献   

13.
曾奇 《中国保安》2000,(2):41-41
窗花新春佳节时 ,许多地区的人们喜欢在窗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 ,而且也为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 ,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剪纸是一种非常普及的民间艺术 ,千百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因它大多是贴在窗户上的 ,所以人们一般称其为“窗花”。窗花的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因窗花的购买者多为农民 ,故窗花有相当的内容表现农民生活 ,如耕种、纺织、打鱼、牧羊、喂猪、养鸡等。除此 ,窗花还有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等题材。另外 ,花鸟虫鱼及十二生肖等形象亦十分常见。窗花以其特有的概括和夸张手法将吉事祥…  相似文献   

14.
《世纪行》2007,(1):46-46
寿公寿婆(为邓垦老90寿辰创作)蔡骁龙(龙剪)剪纸艺术@蔡骁龙$中国剪纸家协会~~  相似文献   

15.
初次见到邵梅罕,她正与几位同龄的傣族妇女,在冬季暖暖的阳光下,围着藤桌剪纸。小巧的剪刀在折叠的红纸上轻灵地游走着,在闲聊笑语中,展开的红纸便呈现出了一副美丽的傣家劳作图,竹林、竹楼、稻田、小河、劳作的傣家人民都是那样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16.
正一方印章的缘分北京好技艺展台摆开没多久,剪纸、篆刻、五虎棍老师前面就围满了台湾居民。"老师,看我这棍花耍得对不对啊!""老师,你看我马步多稳呀!""妈妈,妈妈,我这个姿势酷不酷!"五虎棍小胡子一戴,棍花一耍,老师俨然成了孩子王。孩子们纷纷要求和达人老师同台共演。小猴子、小福娃、大福字、大窗花……剪纸老师则在一旁微笑着剪出了一个别样的民俗文化世界,有个小姑娘坐着连剪了七八件作品依然不愿离开。最高兴的要数篆刻达人田  相似文献   

17.
陆潇玲 《传承》2012,(11):25-27
重点对黑衣壮女性在仪式剪纸中的剪纸实践、剪纸作品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分析,并深入探讨女性在仪式剪纸中边缘化地位的成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妇运》2007,(2):26-28
百岁老人巧剪人间锦绣百岁老人胡家芝1897年出生于桐庐县桐庐镇。1999年被中国老年基金会授予“中华百岁健康之星”称号。她巧剪人间锦绣,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创新剪纸,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有近百件作品被有关艺术博物馆和外宾收藏。2005年10月初在首届杭州·国际剪纸艺术  相似文献   

19.
剪纸乐     
在工作之余,市人大机关组织剪纸、书法等丰富多样的兴趣小组活动。本期选取部分剪纸作品,同享剪纸之乐。  相似文献   

20.
民间剪纸趣谈依达中国人过春节时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刻剪纸和贴窗花,以此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本期的封面和一组生肖动物剪纸就是这种民间艺术。剪纸是用纸剪刻成美丽图案的艺术,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五幅北朝时期(386—581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