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方慧 《青年探索》2010,(5):60-65
在当今高度信息化、媒介化的社会中,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方式和手段,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调查显示,青少年对大众传媒传播传统文化现状的认知度较高;情感上普遍认同,亦不简单"迷信"和"盲从";"覆盖面广"、"形式丰富生动"是大众传媒传承传统文化的主要优势;实现途径上影视、网络等方式更受青睐。鉴于此,广大青少年教育工作者应致力于充分挖掘和发挥大众传媒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功用,进一步加大力度推进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努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和社区"四位一体"的教育合力。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媒介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愈来愈大。现代社会,大众传播的社会雷达行为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改变了原来的作用,异变为能产生信息的传播工具。它不仅控制了对事件的传播和对事件的说法,而且左右人们对事件的理解和判断。在现代媒介日益强盛的权力面前(如果得不到监督的话),不谙世事的青少年可能将永远处于弱者的地位,从而陷于媒介所虚拟的现实中难以自拔,成为媒介不良信息的最大受害者。社会应当努力寻求各种办法,帮助青少年免受不良媒介信息的伤害。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媒介素养教育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建设性地享用大众传播资源的教育,通过这种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媒介批评能力,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前提是了解媒介内容的特点、青少年受众的特点和媒介影响受众的过程。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内容设计和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社会,由于青少年的“媒介需求”十分强烈,因此大众传媒对青少年的影响日益增强。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传播媒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正面作用。但是,不可否认,大众传媒的某些内容以直接、直观的形式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这首先是由于传媒对利润的片面追求造成的,同时也与大众传媒从业人员的素质不高、社会责任感不强有密切关系。解决的途径,是优化社会心理环境和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法律约束和社会监督,提高传媒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5.
媒介暴力的传播,对青少年模仿暴力行为和学习犯罪技能具有示范性;直接刺激青少年暴力犯罪的欲望并降低对暴力行为的抑制;容易异化扭曲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并影响其性格塑造。对此,应加强大众传播媒介的法律法规建设;严控网络管理,净化网络空间;加强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建构中华民族优秀历史传承且密切当代前沿发展的文化体系,为全体公民尤其是广大青少年的健康茁壮成长创造优质的社会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6.
田北海 《求索》2005,(7):128-130
大众传媒自主性和独立性的缺失、传播方针的误置、传播主体素质的制约以及传播内容的不合理规划,导致当前我国大众传媒社会控制功能的局部失调。要重塑并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社会控制功能,必须实现大众传媒管理模式从控制本位向自主本位、传播方针从传者本位向受众本位的转变,必须不断提高大众传媒主体素质、科学规划大众传播内容。  相似文献   

7.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大众媒介信息的解读、识别、批判,以及使大众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在我军官兵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就是通过对大众传媒的传播内容、手段、形式和方法的解读,使我军官兵能充分认识到大众传媒不仅是现代社会中信息传播的主要工具,更是现代战争中敌我双方精神征服的重要手段。从而提高我军官兵在和平时期建设性地使用大众传播资源的能力,能在未来军事斗争中,准确识别战争环境中各类媒介信息,抗击敌精神征服,并灵活运用大众传媒的舆论作战功能,为夺取军事斗争胜利服务。  相似文献   

8.
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愈来愈重要。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社会生活须臾不能离开的东西。人们在充分享受现代媒介所带来的好处和便利的同时 ,亦不得不品尝现代媒介所结出的苦果。其中之一便是青少年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中哲 《青年论坛》2006,5(2):140-143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众传播事业的发达,大众传媒对社会的影响愈来愈显著。社会发展要求大众传媒的传播行为与社会经济、文化整体水平相适应。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社会问题具有特殊性。大众传播媒介作为影响社会大众的重要工具之一,在这一历史阶段应发挥特有的社会作用,肩负重要的社会责任,以促进社会的顺利转型。同时,它应不断克服自身的弊端,树立良好的媒介形象,不断调适自身的传播行为和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信息传播全球化的今天,大众媒介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中的媒介事件、影像传播、媒介仪式、媒介教示实现自己的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传播新技术以及社会转型期多元价值的影响,受众需求以及大众传媒的运营策略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如何在传播新技术条件下重新聚合日益碎片化的受众,公民新闻的发展为此提出了很好的进路。公民新闻的平民化视角和对公民切身利益的关注满足了社区邻里议程融合的需要。媒介在此条件下也提出了"媒介社区化"的经营策略。公民新闻在参与者的自我赋权中加深了对公共事务的参与度以及行动力,从而使社会整合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2.
申鸣 《前沿》2011,(3):198-200
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下,大众传播媒介传播的低俗文化屡屡被提及。归结其产生的症候,学者往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自身固有的商业性、娱乐性和可复制性为其根本的原因。但是深究其根本原因,建立在人类欲望上的大众传播才是导致低俗文化必然产生的源头。作为符号的大众传播媒介实则是消费社会人类欲望的表达者。  相似文献   

13.
试析当代美国文化传播对我国青少年思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大量统计数据的分析,指出大众娱乐、大众传媒和宗教宣传是美国利用文化传播对我国青少年实施思想影响的主要手段,已经对青少年思想建设构成了严重威胁。  相似文献   

14.
快餐文化与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董颖 《青年探索》2003,(6):22-23
目前,大众传播的内容日趋多样性,其中快餐文化占据了重要部分,快餐文化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对青少年的长期影响则是消极的,是部分青少年社会现任感缺失的潜在原因,这一问题必须得到全社会重视。  相似文献   

15.
青少年对于媒介的强烈需要主要表现为满足伙伴交往、娱乐消遣和学习知识几个方面.大众传媒对于满足青少年的上述需要起到了积极的正面作用,但也对青少年产生了负面影响.基于此,我们提出"青少年--学校(家庭)--政府(媒体)"三位一体的系统效果模式,即依靠政府和媒体,提高媒介环境的社会控制和制约能力;多方干预,以家庭和学校教育主渠道提升媒介素养教育;自我完善,提高青少年信息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6.
新兴媒介推动闲暇时间的信息消费,使得近一个世纪的"大众传播"理想成为可能。超越空间局限,建构某种"精神上的屋前空地",逐渐演变成了当今中国人的一种常态。闲暇时间的文化消费和传播实现了碎片化的信息集成,受众的"屋前空地"成了社会教育的延伸和新知识生产的领地。通过媒介技术,零碎时间在推动个体社会化成功实现的同时,也推动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7.
中法战争中的镇海之役,是在晚清媒介新技术迅速发展、西方近代传播新观念日渐普及的新形势下展开的。对镇海之役中的舆论传播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近代中国新闻专业主义萌芽时期大众传播媒介与朝野社会从相互碰撞到相互合作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原本居高临下的官场对大众传播媒介的态度由以往的不屑转变为重视利用,而大众传播媒介也从中看到了"言虽出自民间,意可达于君上"的办报理想有了实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耽美文化于20世纪90年代从日本传入我国,以青少年女性为主要受众群体,在青少年女性群体中广泛传播。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我国日益开放的文化环境和大众传媒的发展为耽美文化提供了土壤和载体;另一方面是耽美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青少年女性的主观需求。耽美文化对青少年女性产生了某些积极影响,但它的消极影响更甚,其浓厚的后现代主义色彩使青少年女性思想观念混乱,形成错误的两性观念,也会使她们产生依赖心理,引发不理智行为。  相似文献   

19.
在现代社会,大众传媒与青少年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极大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它为青少年发展带来了极大益处,产生了良好影响,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渐显现。它是诱发青少年模仿传媒暴力,网络道德失范行为、不健康迷恋行为和非理性消费行为等越轨行为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提高传媒的自律以及培养青少年的媒介素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中国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青少年中不断出现一些流行文化层面的时尚现象,如大众传媒中的“追星族”现象、网络世界中的“QQ热”现象、外来文化中的“韩流”现象、社会生活中的“流行语”现象等。从中可以看出,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不同领域的社会文化形态对青少年的影响越来越大,同时青少年也在创造、积累着自身的“亚文化”,并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社会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近年来不断出现的青少年流行文化现象,是其表层、集中、典型的代表,并不断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密切关注。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团中央宣传部与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