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近代早期,随着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等欧洲殖民者先后进入东南亚,东南亚传统海上贸易格局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东南亚关键海域的制海权被欧洲殖民者所掌控;香料贸易基本为欧洲殖民者垄断;东南亚本土商人、印度商人和中国商人等传统商人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欧洲殖民者也逐渐参与或垄断了东南亚与其他地区的诸多主要贸易。实际上,欧洲殖民者已成为了东南亚海上贸易的主导者。  相似文献   

2.
二战之前,在东南亚地区数量相对有限的日本移民中,"南洋姐"一度"一枝独秀"。她们作为早期日本在东南亚扩张的先驱,为日本"南进"东南亚地区,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欧洲列强的海外扩张,打头阵的多是海盗和传教士,而日本最初的海外扩张,主力军则是以卖淫为生的"南洋姐"。当时,日本在海外经济实力难以抗衡西方殖民者的大背景下,"南洋姐"是日本政府默许的一种实用性输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本经济实力的迅猛扩张,"南洋姐"曾经持有的"开拓"者地位急剧下降,黯然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3.
十三至十六、十七世纪是东南亚宗教发生重大变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时期。在这一时期中,除了越南继续保持儒、道、佛(大乘佛教)混合宗教信仰之外,东南亚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先后改宗和皈依新的世界宗教——小乘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随着东南亚殖民地化的加深,除基督教曾充当殖民者侵略和统治的工具之外,其他宗教的地位都发生了变化。本文拟就东南亚宗教在殖民地化时期充当民族解放运动思想旗帜的原因、表现及其作用进行综合探讨。  相似文献   

4.
施雪琴 《东南亚》2003,(3):59-64
16世纪中期到 1 7世纪中期是欧洲基督教在东南亚传播的重要时期 ,伴随着欧洲殖民势力在亚洲的扩张 ,欧洲各国的传教士也蜂拥而至 ,目的在于配合本国殖民政府的政治、军事行动 ,对亚洲实行精神征服。这一时期欧洲各国的传教士在东南亚的传教活动非常活跃 ,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纷纷把有关天主教教义的经典翻译成为东南亚地区各民族的民族语言 ,其中表现突出的是在菲律宾的西班牙传教士 ,他们在这方面的工作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天主教在菲律宾群岛的传播 ,而且对菲律宾民族语言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近代西方宗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宗教扩张在…  相似文献   

5.
美国康奈尔大学东南亚研究部是美国有关东南亚问题的教学和研究的主要中心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日本退出东南亚西欧老殖民者忙于恢复各自国家的经济,美国乘此机会在外交、军事、经济、文化、宗教等各方面加紧对东南亚进行扩张和渗透。这时它才发现自己对东南亚问题缺乏研究,这方面的人才严重不足,感到迫切需要加强对该地区的研究和人员的培养。另外,随着东南亚国家在战后纷纷独立,这些国家的政权机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等问题都引起了美国政界、经济实业界、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和兴趣。政府部门、基金会和一些大公司以及高等教育部门都感到必须从组织上、经费上加强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因此,继1947年耶鲁大学建立美国第一个有关  相似文献   

6.
宗教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一直以互相交织的形态沿着"海丝"向各国传播。站在国际文化战略高度,宗教领域的民间外交可视为国家公共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的角度挖掘宗教的人文内涵是十分可行的。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具有重要区位优势和侨缘优势。福建民间宗教信仰,就其规模和影响已远超正统宗教的民间信俗,在走向东南亚的历史播衍中,已不仅是单纯的宗教性或学术性问题,而是在某种意义上担负起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明对话、传递中华文化、营造中国形象的政治文化外交使命。东南亚也是海外华人最集中的地区,一方面,同根同源的民间信仰成为海外华族与祖籍国精神文化互动的源头;另一方面,福建民间信仰也渗入居住国民众生活,以自身蕴涵的中华文化基因勾画出多元兼容、和谐共处,知恩图报、崇德敬贤,敬天法祖、慎终追远的中国文化图景。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推广格局中,将中华民族的文化理念通过民间信俗渠道"走出去",将民间信仰纳入对外传播影响力与话语权建构的主体框架中,纳入公共外交新生态的良性培育体系内,是极具前瞻意义的。  相似文献   

7.
开普港口贸易与南非土地问题的内在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红旗 《西亚非洲》2008,1(1):35-41
南非土地问题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可追溯至历史上荷兰人开拓殖民地之时.造成殖民者逐步侵吞科伊桑人和班图黑人土地的根源在于日益扩大的世界贸易,以及开普港口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尽管布尔人到南非半个世纪后便中断了他们与祖国的联系,但他们从来没有中断与外部的联系,正是贸易把他们与欧洲和世界联系在一起.而他们经营贸易的过程又和他们在南非的土地扩张活动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8.
在南亚和东南亚从殖民主义统治下获得独立的国家(巴基斯坦、印度、印度尼西业、马来西亚、菲律宾),地方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正在日益加强,它们正逐步取代曾广为流行的前殖民者的语言,并在不同程度上成为全民族的共同语言或被官方承认和法律确认为国语。菲律宾著名语言学家A·B·冈萨列斯指出,地方语言的社会作用不断加强以及语言问题日益引起重视的原因是,“政治上取得独立后,不一定伴随出现经济上和文化上的独立”①。从欧洲(西班牙)殖民者扩张以来,菲律  相似文献   

9.
一拉丁美洲是个既古老而又年青的大陆。它有自己悠久的历史。然而从哥伦布第一次到达巴哈马群岛后有文字记载的文化和历史,至今却不足五百年。欧洲殖民者的到来中断了古印第安文化的历史进程。他们带来的不仅是权欲迷、宗教狂、黄金热,同时还有旧大陆的文化基因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在征服时期,作家本身就是探险家、征服者或他们的后代,其纪事体作品一般具有文学和历史的双重价值。这个时期的诗歌佳作不多,唯  相似文献   

10.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上民族与宗教最为多样化的地区之一,在所有宗教之中,信奉伊斯兰教的人数是最多的,本文讨论了穆斯林在东南亚的早期活动,结合伊斯兰教在印尼、马来西亚等地的传播进行研究,伊斯兰教在东南亚的传播具有和平、包容和本地化的特点.而华人在伊斯兰教的传播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郑和7次下西洋是东南亚伊斯兰教传播中的重要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