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同志是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的创造者和实践者。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是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中 ,同各种错误思潮作斗争并深刻总结这方面的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得到系统总结而不断丰富 ;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发展成熟。毛泽东民主革命时期统一战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的过程 ,奠定了中国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根据地建设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思想,这一思想以崭新的内容丰富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毛泽东建国思想不仅在抗战时期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前瞻性,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各项制度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三大法宝”思想是在民主革命时期在经验积累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它为党领导革命取得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继承“三大法宝”思想,并根据时代变化具体运用,既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对我们深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我们的宏伟目标有着重要价值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毛泽东文化思想就已经成熟 ,并成为相当长一段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在中国建设先进文化的今天 ,毛泽东文化思想中关于文化和政治、经济的关系 ;文化的内容和形式 ;繁荣文化事业的方针三方面的内容 ,仍然具有巨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根据世情、国情和侨情的变化,将爱国华侨视为统一战线的特殊成员,强调他们是中国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依靠力量,对华侨统战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丰富而宝贵的成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侨务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重要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中国革命政权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在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统一战线政权理论,并创造性地运用于统一战线政权建设,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政权理论,为建立、巩固和发展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统一战线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7.
在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政党的学习问题,他强调全党要学习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学习各方面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优良学风,推动了学习型政党的建设。当今世界政治格局风云变幻,在党面临着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下,重温毛泽东关于学习型政党的思想对建设学习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提升党员的理论素养,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对农业现代化的探索分为三个时期:民主革命后期,毛泽东明确提出了实现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建设方向和目标;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根据我国实际,提出先搞合作化再搞机械化;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包括农业现代化在内的"四个现代化"的建设目标。毛泽东的农业现代化思想给我们深刻启示:社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是农业现代化的一个大方向;在农业现代化的步骤和方法上,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进行。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学习提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邓小平新时期统一战线理论的形成邓小平关于统一战线方面的理论,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头一时期,即民主革命和建国后17年,邓小平有关统战理论建树,属于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的组成部分,但有自己的特色。后一时期,主要指1977年他第三次复出以后,提出了一套适应中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毛泽东、邓小平到江泽民,党中央三代领导核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为指导,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出发,围绕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毛泽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基础;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做出了突出贡献;在新的历史时期,江泽民则把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发展到新的阶段。经过我党三代领导核心对生产力理论的探索,形成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三大理论成果,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中国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