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台声》2007,(Z1)
在经历了去年的“迷航外交”风波后,1月8日陈水扁启程展开所谓的“嘉欣专案”之旅。,即“过境”美国“出访”中美洲“邦交国”尼加拉瓜。陈水扁此次“过境”可谓兴师动众。,不过,面对美国“如临大敌”般的防范措施及限制条款,“过境”的真实滋味恐怕只有陈水扁自己知道。在1月3  相似文献   

2.
《台声》2007,(1):68-68
在经历了去年的“迷航外交”风波后,1月8日陈水扁启程展开所谓的“嘉欣专案”之旅,即“过境”美国“出访”中美洲“邦交国”尼加拉瓜,陈水扁此次“过境”可谓兴师动众,不过,面对美国“如临大敌”般的防范措施及限制条款,“过境”的真实滋味恐怕只有陈水扁自己知道,  相似文献   

3.
5月12日,陈水扁的“迷航之旅”在岛内各界的一片嘘声中收场。陈水扁借“出访”中南美洲到美国进行“过境外交”的图谋彻底破产,陈水扁在美国“以台制华”战略中的筹码价值大幅降低。陈水扁想借“迷航之旅”转移弊案焦点、拉抬低迷声望“过境”美国,尤其是纽约等重要城市,历来是  相似文献   

4.
修春萍 《两岸关系》2003,(12):22-24
10月31日,岛内选战打得不可开交之际,陈水扁启程开始其任内的第四次“出访”,第三次过境美国。在过境美国期间,陈水扁大肆鼓吹“公投制宪”、公然宣布要“制订新宪法”。在他一系列分裂国家活动的后面,有一个欲盖弥彰的意图,那就是要让美国为其“台独”活动背书,拉美国为其“助选”。  相似文献   

5.
要闻点击     
8月8日,江泽民主席在会见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小约瑟夫·拜登一行时强调,中美两国合作则两利,对抗则俱伤。8月8日,江泽民主席就中美关系、反导问题、中俄关系、台湾问题以及与中国党和国家建设有关的一些重要问题,接受了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的采访。  相似文献   

6.
要闻点击     
6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就陈水扁在美国休斯敦“过境”事表示,中国政府要求美国政府恪守一个中国政策、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美方有关承诺,不与台湾当局进行任何形式的官方接触和往来,不允许陈水扁和台政要到美国从事分裂中国的活动,停止利用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6月7日,台湾信众自高雄经金门驶往厦门港“原船直航”大陆进香。6月8日,钱其琛副总理会见以黄幸强先生为团长的台湾“中华黄埔四海同心会访问团”。  相似文献   

7.
以“反贪腐”、“阿扁下台”为目标的“百万人倒扁运动”如火如荼,持续延烧一个多月,给陈水扁当局以强烈震撼,引起台湾岛内外极大关注。“倒扁”运动浪奔潮涌8月7日,前民进党主席施明德以“老战友”名义致函陈水扁,促陈“为了爱民进党,为了爱台湾”勇敢认错,鞠躬下台。8月10日,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主席1997年11月1日在美国哈佛大学讲演时指出:“为了推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国需要了解美国,美国也需要进一步了解中国。”最近,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归侨作家张永和写的首部华文《克林顿传》。  相似文献   

9.
要闻点击     
8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就美国会通过含有涉台内容的《2002财年补充拨款祛》指出,此举严重违反了中美联合公报的原则,中国敦促美国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其恶劣影响。 8月3日,陈水扁在“世界台湾同乡联合会”上公然提出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彻底暴露了陈水扁“台独”分裂本质。港澳同胞和海外华人率先予以激烈批判。中台办、国台办、海协负责人  相似文献   

10.
王尧 《台声》2005,(10):24-24
陈水扁日前在“过境”美国时表示,“愿意邀请对岸领导人不限时间地点、不设前提条件,双方握手和解,理性对话,共同开启两岸机会之窗”。对这一番听上去很“美”的陈词滥调,民进党当局自诩为释放“善意”,岛内泛蓝政党却直言“这不过是空话、虚弹而已”。有媒体指出:陈水扁所高喊的“不设前提”就是预设前提。他预设的前提,当然是分裂与“台独”的前提。在当前两岸对话与谈判问题上,祖国大陆明确表示“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什么问题都可以谈”,这是两岸对话与谈判的基础,也是解决台湾问题不可动摇的基础。“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  相似文献   

11.
李刚 《两岸关系》2002,(11):27-28
8月10日,台湾“退休老兵自救会”等团体发给陈水扁及台湾“国防部长”汤曜明的公开信中,强烈谴责陈水扁“一边一国”、“公投立法”等“台独”言行。指出陈水扁的言行将台湾2300万民众引向灾难,将数十万将士送上“断头台”。  相似文献   

12.
8月5日晚,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在约翰内斯堡召开临时大会,抨击陈水扁“一边一国论”及其危害。全非洲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黄裴元在约堡主持该会临时会议,就陈水扁8月3日在日本东京公然声称“台湾跟对岸中国一边一国”,鼓吹要用“公民投票”方  相似文献   

13.
两岸要闻     
江泽民主席访美期间重申中国对台湾问题的严正立场 江泽民主席应美国总统克林顿邀请于10月26日至11月3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期间,江泽民主席几次谈到台湾问题。10月29日在白宫与克林顿总统会谈时,江泽民指出: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中最敏感、最重要的核心问题,严格遵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07,(9)
"过境外交"无计可施陈水扁咎由自取综合台湾媒体报道,8月21日陈水扁展开其任内的"毕业之旅"。他又借出访中美洲的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尼加拉瓜等国家之机,实行对美"过境外交"。但与以往踌躇满志甚至敢于"给老美一点颜色看看"的"外交"行程相比,此次他无论如何也兴奋不起来。  相似文献   

15.
编辑部吹风     
11月初,陈水扁在出访巴拿马的“欣荣之旅”的途中,两次过境美国。先是在纽约接受国际人权联盟颁发的“2003年人权奖”时,发表了演讲,公开在国际社会鼓吹台湾当局所谓“催生新宪法”和“公民投票”,后又在阿拉斯加吹嘘自己在美国受到的“礼遇”,极力向美献媚。回岛后又大肆炒作“外交突破”,以此拉抬选情。  相似文献   

16.
冷波 《两岸关系》2006,(10):12-14
4月7日,陈水扁的亲信陈哲男因政治献金弊案被收押。4月8日,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全教召开记者会,指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收受太平洋SOGO礼券,并消费数十万元。5月25日,陈水扁女婿赵建铭困涉嫌“台开内线交易”等案,被台有关部门收押禁见。蓝营出现“倒阁”、罢免声浪,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表示,若案情升高至陈水扁本人,不排除推动“罢免案”。5月26日,亲民党主席宋楚瑜表示,陈水扁的执政权力来自于全民的交托,绝不容民进党私相授受;陈水扁当局已经无能,台湾不能空转,当前唯一自救的办法就是罢免陈水扁。5月29日,国民党民意代表发起“全民联署:阿扁下…  相似文献   

17.
章庆 《两岸关系》2003,(1):30-31
美国每一次承诺对台“协防”,台湾当局就会在“台独”方向上做出进一步的冒险尝试。去年8月2日,美国签署《2002年反恐补充拨款法》,将台湾与以色列、日本、韩国等“盟国”并列,称台湾军政人员为“盟国人员”。陈水扁提出“一边一国”、“公投立法”,无不有倚仗美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两岸要闻     
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通电话 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要求,7月18日晚,江泽民主席与克林顿总统通电话。克林顿说他提出与江主席通电话,是为了重申美国政府的坚定承诺。他强调,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政策没有改变,中方完全可以相信他就这一问题所发表的历次谈话。江主席指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李登辉的分裂言论作出反应,体现了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反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6,(2):84-85
在陈水扁宣布终止“国统会”运作。终止“国统纲领”适用后,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埃尔利2月2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美国反对任何一方单方面改变现状,不支持“台湾独立”。在回答记者尽管美国不断施加压力,但陈水扁坚持“废除国统”.美国对此将采取什么行动的提问时,埃尔利说,美国将继续要求陈水扁遵守不改变现状的承诺。他同时强调海峡两岸进行对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陈水扁8月3日发表海峡两岸“一边一国”论,在海峡两岸引起轩然大波。首先由民进党秘书长张俊雄出面降温,声明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没有任何改变。新华社、人民日报于8月6日发表评论员文章:《危险的挑衅——评陈水扁的分裂言论》,首次点名批判陈水扁,警告其在“台独”路上立即悬崖勒马。同日,陈水扁以民进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