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汉武帝判斩昭平君《汉书·东方朔传》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病逝以后,她的儿子昭平君日益骄横,后来终于喝醉酒杀了人,被关押在内宫监狱。由于昭平君是公主的儿子,又是皇帝的外甥,廷尉不敢擅断,便奏请武帝论决其罪。这件事深深地触动了武帝,他垂...  相似文献   

2.
陈鲁民 《唯实》2013,(5):95-95
《汉书·东方朔传》记,汉武帝的妹妹隆虑公主老来得子,封昭平君,深得武帝宠爱,但他却骄横不法,酒后杀人,廷尉把他逮捕入狱后,特向武帝请示。武帝碍于法律,不好明令赦免。于是当众假意哭泣,想暗示廷尉免罪。一些大臣看出了皇帝的用意,纷纷为昭平君求情,也有一些大臣坚持要依法严惩,  相似文献   

3.
何士龙 《党课》2011,(12):100-105
每一个女孩都想成为公主,但也许并不是每个女孩都愿意成为女王。公主意味着美丽,意味着无忧无虑,意味着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女王却意味着权力,意味着无事不虑,意味着万般责任于一身。当然,不是每个女孩都会成为公主,也不是每个公主都会成为女王。  相似文献   

4.
诚 实 守 信 是 中 华 先 哲 们 推 崇 的美德 。孔 子 曰 :“人 而 无 信,不 知其 可也。”墨 子云 :“政 者,口 言之 ,身必 行之。”这 些 名 言 警 句,口 传民 颂 ,流 传至 今 ,足 以 表 明 ,诚 信 ,是 自 古 以 来人 们 所 共 同 认 可 的 立 身 处 世 之 本 ,治国 为 政 之 道 。 在 历 史 上 , 我 国 虽 有 “君 子 爱财 ,取 之 有 道 ”的 说 法 ,但 诚 信 与 社会 经 济 活 动 的 联 系 并 不 紧 密 , 主 要表 现 为 人 们 立 身 处 世 的 原 则 。 而 在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市 场 经 济 的 今 天 ,诚信 已 经 渗 透 到 社 会 经 济 …  相似文献   

5.
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①,克之②;以封其子击③。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④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  相似文献   

6.
国富民丰     
《当代贵州》2012,(32):65
《淮南子》食者民之本也,民者国之本也,国者君之本也。是故人君者,上因天时,下尽地财,中用人力,是以群生遂长,五谷蕃植。教民养育六畜,以时种树,务修田畴,滋植桑麻。肥硗高下,各因其宜。邱陵阪险不生五谷者,以树竹木。春伐枯槁,夏取果蓏(luo),秋畜疏食,冬伐薪蒸,以为民资。  相似文献   

7.
商鞅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他主持了秦国的变法,对社会进步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他的变法与人才思想紧密相连,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独树一帜,靠立法解决选拔人才,是他人才思想的独到之处。商鞅提出假贤问题,他认为不少已获得“贤”的名望和地位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人才,而是靠花言巧计迎合君主骗取得来的名望。他说:“凡人臣之事君也,多以主所好事君。君好法,则臣以法事君;君好言,臣则以言事君。君好法则端直之士在前,君好言则毁誉之臣在侧。”做臣子的是按君主的喜好来为君主服务的。君主重视法治,那些端直的贤才就靠近他,君主…  相似文献   

8.
正在中国长达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帝王是崇尚"孝"治天下的,君臣父子之间的伦理关系被固定下来,他们之间是臣顺从与君,子顺从与父的关系,所以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父让子死子不得不死。可见孝的背后就有了"绝对服从"的意义,君是否仁,父是否慈对"绝对服从"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影响,这是因为君臣父子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君与父是高高在上的,权力和正确始终在手,而臣与子则只有听命服从的义务了。这便有了"孝顺"一词,  相似文献   

9.
刘俏到 《廉政瞭望》2011,(15):66-66
娶个公主回家,怎么样?理想的境界,是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建宁公主虽然有点受虐倾向,但与韦小宝却是活宝一对天生绝配。可电影毕竟是电影,当不得真。史上娶到公主的幸运男,日子其实悲苦的很。汉代班始,史学家班超之子,怎么说也是名人后代吧,娶了个阴城公主,结果就很惨。  相似文献   

10.
娶个公主回家,怎么样?理想的境界,是周星驰版电影《鹿鼎记》里的韦小宝,建宁公主虽然有点受虐倾向,但与韦小宝却是活宝一对天生绝配。可电影毕竟是电影,当不得真。史上娶到公主的幸运男,日子其实悲苦的很。汉代班始,史学家班超之子,怎么说也是名人后代  相似文献   

11.
论先秦儒家"孝忠"观中的"谏诤"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谏诤"思想是先秦儒家"孝忠"观的一个重要内涵.自孔子提出了"事父母几谏"和"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的主张后,曾子、子思、盂子各有侧重地继承并发挥了孔子的"谏诤"思想.曾子侧重于"谏亲",提出了"以义辅亲"和"微谏不倦"的谏亲原则;子思和孟子则侧重于"谏君",前者认为"恒称其君之恶者,可谓忠臣矣",后者则阐发了"反复谏"的观点.荀子综合了孔、曾、思、孟的"谏亲"、"谏君"思想,提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的主张,把先秦儒家的"谏诤"思想发展到了顶峰.  相似文献   

12.
十一月①,庚午②,万寿公主适起居郎郑颢③。颢,纟因之孙④,登进士第⑤,为校书郎、右拾遗内供奉⑥,以文雅著称。公主,上之爱女⑦,故选颢尚之。有司循旧制请用银装车,上曰:吾欲以俭约化天下,当自亲者始。  相似文献   

13.
正毛泽东诗词中洋溢着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从年轻时1918年写的"丈夫何事足萦怀,要将宇宙看稊米。沧海横流安足虑,世事纷纭从君理",1925年写的"指点江山,激扬文字""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豪情,到晚年重上井冈山时抒发出"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的壮  相似文献   

14.
孔子谓子夏曰:“商,汝知君之为君乎?”子夏曰:“鱼失水则死,水失鱼犹为水也。”孔子曰:“商,汝知之矣!”《尸子》佚文(子夏:姓卜名商,春秋末期人,孔子的学生)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上看,因贪亡国的教训数不胜数。历代贤君为了维护自身统治,高举肃贪大旗,且手段不断翻新,真可谓亮点频出,精彩纷呈。著书立说夏初太康失国,太康的弟弟编写了《五子之歌》,告诫统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2,(5):126-126
东汉光武帝十九年(公元43年),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奴仆“白日杀人”。洛阳令董宣下令追捕杀人犯,可没想到这个奴仆躲在湖阳公主的宅院里。不久公主外出,那个奴仆随行。董宣趁机拦住公主的车队,以刀划地,大声数落公主的过失,呵斥那个奴仆下车,当场砍下他的头。  相似文献   

17.
正东晋大书法家王献之,王羲之之子,虽然享有盛名,可惜流传下来的墨迹极少。《鸭头丸帖》即他的传世名作,也是他书法作品中的传世真迹,写在绢上,全文两行共十五字,"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能读出的是,王献之吃了此丸后,觉得药效不佳,想以后还是自己亲自来做的好,并要与"君"相见,也  相似文献   

18.
“疑似”     
世间没有绝对相同的事物,但相似的事物却多得很。自古以来,就常有人谈论这些事。“吕氏春秋”上说:“使人大迷惑者,必物之相似也。玉人之所患,患石之似玉者;相剑者之所患,患剑之似吴干(宝剑)者;贤主之所患,患人之博闻辩言而似通者。……相似之物,此愚者之所大惑,而圣人之所加虑也。”这是不能不“加虑”的。许多恶劣的东西,就常常隐藏在好事物中间,装模作样,迷惑视听。“鱼目”可以“混珠”,假货试图充真;杂草常  相似文献   

19.
据说,清代的官场上流传一句谚语,叫做"莫用三爷,废职亡家"。 这里所说的"三爷",其实是指三种人:子为少爷,婿为姑爷,妻兄弟为舅爷。这少爷、姑爷和舅爷,“未必才无可用”,但居高位者,决不可将之倚为心腹,委以重任。原因很简单,这些人“内有嘘云掩月之方,外有投鼠忌器之虑。威之所行,  相似文献   

20.
偶翻史书,发现崇祯这个亡国之君十分勤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大明江山被崇祯辛辛苦苦呕心沥血“治”垮了。 平心而论,崇祯从登基伊始,一直兢兢业业,一心想成中兴之主,其勤奋程度在中国历史上无一亡国之君可与之比肩。他在位17年,几乎每天都加班加点地工作,很少追求吃喝玩乐声色犬马。可是,由于他空有治理乱世之雄心,实无经天纬地之才能,特别是不善用人,以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