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经过近30年时间的推行后,西方大多数国家普遍面临着两大主要问题,一是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经济停滞、高失业率和高通胀率并存的"滞胀"问题。这一局面引起人们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普遍质疑。很多人把形成滞胀的主要原因归咎于对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滥用,认为这套理论面对这种局面已经束手无策。由此,供给经济学便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供给经济学的英文原名为Supply-Side Economics,  相似文献   

2.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经济学界崛起并产生重大影响的经济学流派,它主张政府干预,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极为活跃的领域。新凯恩斯主义坚持了凯恩斯主义的基本结论,以独特的方法和新颖的观点复兴了凯恩斯主义,是西方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新综合。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在原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引入微观基础,这是在原来基础上的一个重要的进步。同时,新凯思斯主义经济学的很多理论都是在前人的观点的基础上拼凑起来,并且有些观点相互矛盾,其理论体系在细节上有待完善。另外,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缺乏大量具体的政策性建议,多为理论方面的介绍,缺乏实际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正在上世纪70年代,与目前国内的学术热点相似,美国经济学界也曾热烈讨论过供给侧改革问题,出现了著名的供给学派。在货币方面,受制于供给学派主张回归到金本位制的操作性,有类似的稳定诉求而且更为现实的货币主义因此受到青睐。这些重要人物的宏观管理取向彻底扭转了"我们都是凯恩斯主义  相似文献   

4.
近来,美国经济学界的一些人士认为,由于里根政府所奉行的供给学派的经济学陷入了困境,凯恩斯主义正在复兴。本文就凯恩斯主义的兴衰和再起作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与凯恩斯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影响实践政策的角度来看,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都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此轮各国的救市政策本质上仍然属于凯恩斯主义式的救急方案.并不会改变西方社会中自由市场制度的根本基础。目前共享宏观经济学主流地位的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主义都是自由市场制度的拥护者,各种形态的凯恩斯主义反对的只是放任主义形态的市场经济。即使是凯恩斯主义者对政府使用短期政策目标来管理长期经济增长的智慧也持谨慎态度。通过长期的争论,它们的理论分岐原本就在不断缩小,这次金融危机将会加速它们的理论融合。  相似文献   

6.
正如反对经济发展上不切实际的大跃进一样,他不能期望股指不切实际的大跃进。综台市场供给与需来,结会政策面和公司基本面分析──中广信息贺显南尽管股票市场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市场,但它也同一般商品市场一样,其未来的走向主要是受到三个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即市场需求。市场供给和股票的内在价值,其他的因素很大程度上都是通过作用到这三个方面而对市场产生影响。因此,对股市进行分析尤其是中长期走势的分析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全面研究它们各自力量的变化,最后才有可能得出比较正确的结论。市场供给呈现几乎无限大的待征中国股…  相似文献   

7.
生态问题的解决必须从追寻其根本原因入手。当代生态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制度,其余原因都处于从属地位。从生态资本主义的两种表现——生态市场主义和生态凯恩斯主义来看,它们都幻想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解决生态问题,因此从根本上说,都是一种概念上的自相矛盾。生态资本主义的广泛传播,不仅在于从经济学上看,它有着自己的社会根源,而且从哲学上看,它有着深刻的认识论根源。  相似文献   

8.
凯恩斯主义的管理思维究竟该如何全面看待流动性过剩对经济带来的影响呢?目前国内的主流看法是,流动性过剩就意味着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是泡沫经济。因此,要采取“反周期“的凯恩斯主义政策,经济热了一定要降温,经济冷了一定要烧火。  相似文献   

9.
在旅游审美过程中,人们的内心与外在景观交互作用所引发的体验,因不同旅游者主体通过旅游的"觉解"而构建的意义世界不同,形成不同的旅游境界。儒释道的旅游境界说虽然不同,但表现在审美上有着共同的山水意识、澄怀体道、天人合一以及死生意识等特征。现代人旅游也有不同的境界,从快乐主义视角出发,可以分为快乐之旅、愉悦之旅以及幸福之旅。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上海为例,以二元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为基础,以2017年上海市总工会的职工大调查数据为支撑,考察当前上海劳动力市场的层级,探索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劳动者的福利条件进行比较。研究发现:根据各种职业的社会经济地位指数,可以将上海劳动力市场划分为三个层级,影响劳动者进入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的主要因素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技术等级。不同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平均收入差异是统计上显著的;同一层级的劳动力市场之间的内部收入差异也很大,劳动力市场的层级越高,其内部职工的收入差异越大。不同层级劳动力市场上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福利水平也是有显著差异的。  相似文献   

11.
高端市场是旅游市场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高端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旅游发展的趋势和方向.而度假旅游相对于观光旅游而言,又主要针对中、高端市场,因此,在旅游度假区的发展定位中,必须要结合高端市场的需求特征,才能提供另其满意的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2.
康康 《理论参考》2010,(7):54-54
1.凯恩斯学派的分配理论 凯恩斯打破了传统的以市场为基础的收入分配理论,认为完全依靠市场来进行收入分配是不行的,他主张要以国家干预的方式,配合一些政策措施,建立宏观调节个人收入差异的经济制度。  相似文献   

13.
杨帆 《理论视野》2000,(2):32-34
三年来,我国以刺激总需求为主要内容的宏观经济政策,由于受到了国内深层次结构矛盾的制约,国内需求难以启动。1999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形势好转,一个原因是由于亚洲经济恢复和美国经济持续走强,拉动了中国的外部需求。这就促使我们认真反思中国的内部需求问题:政府投资为什么不能带动民间投资?广大城乡居民为什么不能开始消费升级?经济学家在凯恩斯主义之外,去供给学派寻找理论武器,其实,  相似文献   

14.
男女大学生在出游特征上,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各自的特性。本文对徐州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旅游特征做了详尽的调查,分析了性别差异对出游特征的影响。希望以此了解徐州地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不同特点,为企业充分挖掘大学生旅游市场、完善市场细分、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论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耘 《理论导刊》2007,(5):77-79
在市场因素作用不断增强、农民对公共服务需求量日益增长和需求日趋多样化的背景下,我国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方式应进行市场化改革。由于政府供给和市场供给方式在效率方面各有优缺点,而且不同地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应根据公共服务的类别和性质选择适合的供给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时期农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滞胀的逻辑在传统凯恩斯主义看来,扩张货币可以增加就业和产量,滞与胀于是成为两个不兼容的东西。但事实上,滞是增长问题,短期里货币虽然可以起一定作用,但是长期中起决定作用的却是供给面;胀却一定是货币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通货膨胀永远都是货币发行过多。这是说,即使经济下滑,也仍然可以出现通货膨胀。虽说和经济繁荣时期  相似文献   

17.
我国自 1998年以来实施了积极财政政策,发行了 3600亿元国债。今后几年还要继续执行此项政策。这是否意味着在搞“凯恩斯主义”,我国实行的积极财政政策与凯恩斯主义有何区别,怎样尽可能避免宏观政策与制度创新之间的矛盾。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积极财政政策源于“凯恩斯主义”   积极的财政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政府通过主动的财政预算,安排赤字,增加公共投资,带动民间投资,拉动需求,刺激消费,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于这种政策对社会有效需求会产生拉动作用,其投资又会对整个国家经济…  相似文献   

18.
樊金燕  刘晓枫  张恒 《学理论》2009,(18):210-211
男女大学生在出游特征上,既存在共性也存在各自的特性。本文对徐州市部分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旅游特征做了详尽的调查,分析了性别差异对出游特征的影响。希望以此了解徐州地区大学生旅游消费的不同特点,为企业充分挖掘大学生旅游市场、完善市场细分、推出有针对性的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公共选择理论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分支 ,公共选择理论是在对传统市场理论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批判的过程中逐步兴起和发展的。它以“经济人”假说为其基本行为假设并将之推广到政治市场上供求双方行为分析 ,最终得出“政府失败”的基本结论并提出了矫正“政府失败”的两大思路。应该说 ,其理论体系、前提假设、基本结论及改革举措还是具有相当启发和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正供给侧改革的理论背景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之际提出供给侧改革恰逢其时。供给侧改革的提出,反映了对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亚当·斯密《国富论》就是从供给方来探寻经济增长的源泉的。萨伊把古典经济学重视供给的传统发挥到了极致,他认为"供给会创造它自身的需求"。与萨伊针锋相对的是20世纪的凯恩斯,1929年"大萧条",凯恩斯政策推出。无论是二战之后的美国,还是2008年全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