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推公选:干部制度改革的新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伯乐”下岗,制度“选官”,公开竞争,民主评议,公推公选成为干部制度改革的一个亮点,吏改新风吹遍各地。相对于传统的干部选拔制度,公推公选融入了更多的民主因素。但是,公推公选并未达到十分健全与科学的程度,体系有待完善,制度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2.
王奇 《群众》2010,(7):15-16
<正>南京市委大力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在探索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公推公选"这一新的"一把手"选拔方式。这种方式由公推和公选两个方面组成。公推,是指在个人自荐、联名举荐和组织推荐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苏州市提拔任用党外干部大多从“公推公选”中产生,“公推公选”已成为党外干部成长的重要途径。苏州市委统战部根据近年来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实践,积极探索了一条适合党外干部任用的“公推公选”新模式:一是实行“多轮过关”。每次“公推公选”前都进行前期调研摸底,并根据拟提拔职位分别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积极组织参加“公推公选”的党外干部通过群众公认关、能力水平关、组织考察关等“多轮过关”,将一些业务过硬、作风扎实的党外干部推选至各个岗位。二是实行“多层测评”。在“公推公选”中,专门为党外领导干部岗位设计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突破公推公选领导干部职位层次的路子,拓宽县(区)党政正职领导干部人选的选拔视野,宜宾市于近期成功公推公选了1名县长人选,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把握公推公选职位特点。做到程序科学高效。我们根据县长比一般的公推公选职位更重要的特点,设计了宣传动员报名、笔试、面试、领导能力测试、考察、任用等六个工作环节,并在每个环节上突出针对性,使整个程序做到了环环紧扣,科学高效。一是在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1日《人民日报》刊登郝淼的文章,公推公选作为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举措,受到各方面肯定。在有的地方,组织部门精心谋划,各级干部踊跃参加,选拔了一批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6.
公开选拔、公推公选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新时期选拔任用领导干部的重要补充。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是一个新建区。干部队伍总体比较年轻。为建设“水城、花城、商城、最佳生态休闲人居城”,实现相城区创业的第二次飞跃,我们通过开展干部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等工作,既“造血”又“输血”,激发了全区各级干部的工作干劲和创业热情。  相似文献   

7.
干部考察考核是识人的重要途径.其结果是选人的主要依据.也是加强监督的重点环节。根据公开选拔、自荐公推、公推公选等新的干部选拔任用方式特点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应重点从三个方面规范考察行为.加强考察监督.防止考察考核失察失实。  相似文献   

8.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干部人事制度大幅度改革之后,90年代中期开始再次加快步伐,尤其自2003年以来,江苏、湖北等许多地区推行“公推公选”的方式选拔领导干部,并以其规模之大和规格之高备受瞩目。那么经过这些年的实践,公推公选都取得了什么成效?对于推进政治文明建设有何意义?还存在着哪些问题?怎样加强和完善后续监督管理机制?围绕这些话题,本期嘉宾一起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广东省委决定从各地级以上市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公推公选43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其中,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中选拔5名担任省直机关和高等院校  相似文献   

10.
“公推公选”蓬勃开展2003年10月中旬,江苏省在徐州沛县和常州金坛两地,“公推公选”县(市)长人选。这种“公推公选”县(市)级行政一把手候选人的方式,在全国属首次。2003年12月16日,中国第一个由“公推公选”产生的县长候选人推荐人选被江苏徐州沛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为副县长、代县长。至此,江苏试行“公推公选”程序产生县长候选人的工作圆满画上句号。新当选的代县长现年39岁,有过10年的副处级工作经验。  相似文献   

11.
朝晖 《现代领导》2004,(12):25-25
中共胡北省襄樊市樊城区委继自荐公推成功选拔4名镇(办)党(工)委书记后,又果断拿出医统计局等7个单位行致正职职位实行“自荐公推公选”.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解决了选用干部首次提名权问题.是近年来干部制度改革战果的一次综合运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统一战线》2008,(10):14-14
为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广东省委决定从各地级以上市和省直机关事业单位公推公选43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其中,从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干部中选拔5名担任省直机关和高等院校副职。此次公选按照省委确定的人选条件和程序要求,省各民主党派分别推荐2名本党派人选,省委统战部推荐2名无党派人选。  相似文献   

13.
由湖南省株洲市委、市政府主办的历时4个多月的株洲市"80后"优秀青年干部"海选大赛"近日落下帷幕。此次"海选"采用类似"超级女声"的竞争方式,共吸引了7000多人报名。株洲市政府表示,拟将此形式打造为选拔人才的长效机制。对于"海选干部"、"公推公选",我向来以善意的眼光来看待它们。尽管其程序上存在着不完善,常常被公众指责为"作秀",但是,这些"海选"与"公推公选"毕竟  相似文献   

14.
中共江苏省常州市委组织实施了全国首次公推公选县级市市长推荐人选工作。这次公推公选工作的成功开展,为我们提供了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全新审视的视角和理性思考的平台。  相似文献   

15.
一、积极构建人才竞争激励平台。一是创新用人方式。在党政干部选拔任用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把公开选拔、公推公选作为选拔任用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方式之一,把竞争上岗作为机关中层干部上岗的主要形式,逐步做到差额提名、差额考察、差额票决,让优秀人才在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机制中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16.
雷邦贵 《政策》2011,(3):69-71
2010年以来,黄冈市委以省委干部培养选拔"六个一批"工作部署为契机,以竞争性选拔为突破口,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对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系统研究、探索和规范,取得明显成效。去年7月以来,全面启动和大力推进竞争性选拔干部工作,通过公推公选、两推  相似文献   

17.
张清亮 《当代广西》2010,(22):44-44
“以前,总以为公推公选离自己很遥远,没想到这次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力度这么大,干部选拔任用过程如此公开透明!”陆平感慨地说。今年7月,她通过公开选拔,以面试第一、考核第一的成绩从马山县林业局办公室主任提拔为县教育局副局长。  相似文献   

18.
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是党的十七大对干部任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新目标.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必须从制度建设入手.近年来,江苏省射阳县以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为目标.大力实施选人用人公信度工程,按照"差额推荐、差额考察、差额酝酿、差额表决"的基本思路,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实施干部"公推差选",共选拔科级干部76名,科级后备干部185名,社会跟踪测评满意率达97.5%.  相似文献   

19.
李健 《现代领导》2005,(7):36-36
宿豫从2003年4月开始在曹集乡和侍岭镇进行公推公选试点,目前,已公推公选了10名乡镇党委书记、28名乡镇长、1名团区委书记、17名中小学校长,其中黄墩和蔡集两镇党委书记试行公推直选。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尤其是在党内直选试点之后,提出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近日广东公布了经过公推公选产生的43名副厅级干部的名单,其中有多名党外干部。37岁的安徽省蚌埠市副区长王玲拟任职佛山市副市长,其无党派、女性的身份尤为引人瞩目。广东省政协副主席、民革广东省主委周天鸿发现,以往公推公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