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从共产国际档案看中共上海发起组建立史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对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不同说法 目前,有关中共上海发起组问题的比较权威的说法,分别见之于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共党史大事年表》和《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其中,前者肯定“一九二○年八月,为了准备建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后者则进一步提出:“1920年5月,陈独秀、李汉俊、陈望道等在上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准备,1920年8月,首先在中国工业和工人运动的中心上海,建立起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  相似文献   

2.
2010年是李达诞辰120周年。他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回顾其一生,是哲人的一生。他参与发起建立上海党的早期组织,担负党的一大的组织、筹备工作,并为建党的思想、理论作了很多准备,是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实干家之一;他不辍从事马克思主义著作的翻译、介绍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是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理论家的典范;他被毛泽东称作"理论界的鲁迅",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一代知识分子的杰出典型。  相似文献   

3.
1920年3月12日,四川省重庆成立了共产主义组织。它的出现,说明了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各种共产主义组织纷纷成立的一种发展趋势,也说明了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样的条件下召开,全国统一的共产党组织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4.
陈俊凤 《广东党史》2010,(10):28-30
<正>中国共产党在广东的组织,是经过五四运动的推动,在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发起后,在共产国际代表的帮助和党的创始人陈独秀的指导和参与之下,经过长期努力而创建起来的。广东党的组织,经历了广东"共产党"、广州共产主义小组和中共广东支部几个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在五四新文化的熏陶下,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的毛泽东建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完成了从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的伟大转变,在湖南创建早期共产主义小组,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创造了条件,在党成立后又积极投入发展壮大党组织的革命活动中,为早期建党作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6.
关于党的创立时期的划分问题,大多数教材以一九一九年五月为上限,少数版本把上限划到一九二一年七月。任全才同志在《开拓》去年第2期上撰文质疑,认为党的创立时期以一九二○年八月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组织成立时为起点,更符合实际情况。党史界一向认为党的创立时期从“五四”运动开始,但这个运动时期,还没有真正代表工人阶级利益的组织,没有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正早期中共重庆地方组织是中国共产党为领导重庆乃至全川地区人民革命而建立起来的区域性组织,同时也是这一地区社会矛盾和人民斗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如陈愚生、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陈毅等,站在时代潮头,以世界的眼光,将重庆作舞台,掀起了为寻找救国济民之路,介绍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热潮。1922年10月9日,唐伯焜、周钦岳等人在重庆正式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方  相似文献   

8.
陈独秀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和党在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青年时期曾留学日本 ,接受明治维新的教育 ,并积极参加爱国活动 ;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 (后改为《新青年》) ,宣传革命思想 ,发动了新文化运动 ;他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毛泽东称“他是五四运动时期的总司令”;他在 192 0年发起组织共产主义小组 ,在党的“一大”上被选为中央局书记 ,在党的“二大”和“三大”上当选为中央书记和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长 ,在党的“四大”和“五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总书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 ,192 7…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座谈会,纪念王若飞同志百年诞辰,缅怀他为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所作出的杰出贡献,学习他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坚持真理,不怕牺牲,实事求是,光明磊落,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伟大品格,很有意义。王若飞同志青年时代接受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党员之一。从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到我党领导的历次革命战争,这期间中国革命历史上的许多重大事件,他都经历过,始终站在革命运动的最前列。他长期在党内担任重要领导职务。参加和领导过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做过党的宣传、组织、统战和少数民族工作。无论是在武装暴…  相似文献   

10.
五四运动后,上海产业工人登上历史舞台。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把开展工人运动作为重要任务,积极创办工人刊物和举办劳动补习学校,大大启发了工人的觉悟。在陈独秀亲自指导、李中等人具体组织下,1920年11月21日第一个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会组织——上海机器工会成立,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工人运动由宣传教育阶段进入有计划地组织工人的阶段。上海机器工会及其他新式工会组织的出现,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的建立、称谓与作用赵云云中国共产党旅欧组织经历了由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中共留法组、中共留德组、中共留德法组到中共旅欧支部的发展过程。它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地方组织之一,在党的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一、旅法共产主义小组(巴黎小组)...  相似文献   

12.
李健 《党建》2011,(8):46-47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武汉大学在历史上曾经为建党作出过重要贡献。武汉大学的前身武昌高师,是我国最早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高校之一。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和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等党的早期组织的建立,武汉大学校友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出席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位代表,有董必武、陈潭秋、李达、李汉俊、周佛海5位武汉大学校友。  相似文献   

13.
<正>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从日本回到国内,1920年4月完成《共产党宣言》翻译后应邀到上海,8月与陈独秀、李汉俊等发起成立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中国共产党的上海早期组织),陈独秀任书记,陈望道任劳工部长。  相似文献   

14.
《湘潮》2021,(5)
正俞秀松是浙江诸暨人,1916年考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19年5月在杭州参加五四运动,后主编《浙江新潮》。1920年5月,俞秀松在上海参加陈独秀发起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先后参与发起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并担任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临时中央第一任书记。俞秀松一生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创建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杰出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四运动时期,董必武对马克思主义在华中地区的早期传播和革命后备力量的培养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马克思主义传播的真正勇士.他在武汉地区共产主义组织的筹建过程中,担当了发起者、组织者和决策者的重要角色.他不仅积极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而且还对大会的成功召开付出了大量的努力,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前后不到十年时间,中间还发生了五四运动。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其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通过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许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要求他们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是偶然的、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的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是客观局势发展的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一、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 1921年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它表明,中国共产党一成立,就是一个完全新型的、以马列主义为理论武器的、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的无产阶级政党。一大纲领的产生不是偶然的。从“五四”运动促成的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到党的一大,在马列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中国早期  相似文献   

18.
自一九一九年的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惠此春光,各种介绍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纷纷出现。其中,率先在福建破土而出的出版物,当推漳州一九一九——一九二○年出现的《闽星》报刊。《闽星》包括半周刊和日刊两种,半周刊创办于一九一九年十二月一日,日刊出版于一九二○年一月一日。  相似文献   

19.
金冲及 《共产党人》2011,(16):11-16
从辛亥革命到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前后不到十年时间,中间还发生了五四运动。把辛亥革命看作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其主要历史功绩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带来了民主意识的高涨和思想的大解放。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转折点,作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界限,通过对封建主义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批判,为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作了重要的准备;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经历了伟大的五四爱国运动,许多先进分子奔集到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从这里看到了中华民族的新希望;而祖国和人民的悲惨处境又要求他们尽快把志同道合的人集合起来,投入改造中国社会的实际行动。于是,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已经到了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时候。在中国建立共产党不是偶然的、少数几个人的想法,也不是只靠外来的因素造成的,而是许多中国的先进分子的共同要求,是客观局势发展的产物,具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20.
卷首语     
本期刊物与读者见面时,正是波浪壮阔的五四运动80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作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纪念五四运动,宏扬五四精神》将让你了解到五四运动的起因和发展进程,《五四运动在厦门》、《五四运动对闽北革命历史的推动作用》,将让你了解五四运动的深远影响,你将读出五四运动强烈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