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员干部之友》2012,(12):57-57
这是一个孤儿院的孩子,她在地板上画了个妈妈,想象着,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睡着了。这是伊朗女艺术家拍的一家伊拉克孤儿院的场景。网友上传后,今无数人心碎。渴望爱,渴望妈妈温暖的怀抱,在渴望中,她睡去。  相似文献   

2.
电话的另一端,陈昕13岁的女儿声音甜甜地说着她的妈妈:早上5点就起床给她做早饭的妈妈,对她学习要求既严厉但又从不呵斥,温柔可爱的妈妈……13岁女孩的描述,一个可亲可敬的母亲形象跃上心头。  相似文献   

3.
余途 《党建文汇》2008,(8):50-50
托马斯开始和他妻子之外的另一个女人约会——他的妈妈。这个创意来自他的妻子,她建议:约妈妈一起吃顿饭,再和她一起看场电影。  相似文献   

4.
《天津支部生活》2013,(9):38-39
她没有稳定的工作,却十几年如一日资助贫困学生;每逢大灾大难,她都第一时间捐款,并自费到汶川灾区慰藉孤儿;她用博大的胸襟和无私的母爱,给150多个贫困孩子点燃生活的希望。她就是被誉为“苦孩子的甜妈妈”的女相声演员刘春慧。  相似文献   

5.
初荷 《党课》2013,(4):74-77
我九岁那年,她被爸爸妈妈领回了家。晚上,妈妈让她和我一块儿睡。妈妈对她特别好,从箱子里翻出来一个绣花枕头,揉揉搓搓好半天,然后轻轻放在床的另一端,对我们说:“这是我出嫁的时候绣的,一个给大燕枕坏了,这个一直给二燕留着呢。”  相似文献   

6.
风雨乾坤     
司马惠玲背着一个旅行袋走出了省委机关大门。突然,一辆小轿车停在她身旁。一大胡子、戴着大眼镜的司机说是她妈妈派他来送她去锦江的。司马惠玲正在想肯定是妈妈不想让爸爸知道,就被司机推上了车。  相似文献   

7.
金凤 《廉政瞭望》2010,(15):56-57
郭必荣是广东省惠州市一名普通的售票员,因为老是跟小偷“作对”,她先后被小偷报复多次,令她心寒的是,在她被暴打时,没有一位乘客敢站出来帮她。2010年除夕,10岁的女儿慧慧通过手机短信为妈妈许下一个“新年愿望”:希望新的一年妈妈在抓小偷时,  相似文献   

8.
每当早晨上学时,闻着路边小吃摊上煎饼果子的香味,小悦的心里就特别难受。自从妈妈下岗以后,她已经好长时间都没吃过一顿正经的早饭了,总是把前一天的剩饭热热将就着吃两口。可是她知道不能跟妈妈要,妈妈已经够难的了,每天起早贪黑,一个月才挣600块钱,除去家里租房的450块钱,剩下这150块钱怎么算都不够过日子。  相似文献   

9.
葛丽,是怀柔区杨宋镇南丰村一名普通的农家女。她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也很平淡:陪妈妈聊天、看电视,和她一起照顾、教育孩子,叮嘱妈妈每天按时吃药,每月按时陪妈妈到医院检查身体。然而,这每一天的重复,却让她和妈妈感到莫大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在一起     
正我是一个还没来得及出生就被迫与妈妈分离的孩子,严格地说,我只能算是一个胚胎。我爱妈妈,我们一直——我一直怀念在妈妈子宫里度过的日子,尽管妈妈把她的肚子裹得紧紧的,紧得我都快喘不上气来了。妈妈一直都在动。有时,我觉得她不是在走路,而是在飞;有时,她大声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有时,她奋力挥动手臂。这时,我会听到歌声,有妈妈的,也有其他人的。  相似文献   

11.
《党课》2010,(14):101-103
母亲之谜 1938年,郭青老师把我带到延安时,我听说妈妈(张亮)就在一个月前刚刚到过延安,把弟弟留下来后离开,从此再也没有人见过她。我也错失了跟妈妈见面的机会。  相似文献   

12.
李敏 《求是》2006,(24)
1934年10月18日傍晚,爸爸带着警卫班的同志,离开于都城,踏上了遥遥万里的长征路。10月上旬的一天,爸爸派人通知妈妈,告诉她:她是中央批准随部队出发的30名女同志之一。妈妈便和总卫生部休养连的同志们一起,开始了长征。10月24日,妈妈抵达古陂时,看望了爸爸。妈妈向爸爸讲起瑞金  相似文献   

13.
方玲 《党史文苑》2009,(12):18-19
在妈妈缪敏诞辰100周年之际,我深切缅怀她的养育之恩、教育之情。时光回到20世纪60年代,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上饶市民政局局长徐大妹将我送给缪敏当养女.从此我们母女俩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相依为命。时过半个世纪,我更加怀念我的妈妈,怀念她慈祥的目光、谆谆的教诲和亲切的引导。  相似文献   

14.
《党课》2012,(13):64-66
她,一名普普通通的退休干部,却十年如一日默默资助一个贫困家庭,帮助两姐妹顺利完成学业、参加工作、结婚生子;她,用爱心凝聚起一支志愿者队伍,让爱走进了千家万户。她就是被人称为“爱心妈妈”的天津市北辰区运管局退休干部王秀敏。  相似文献   

15.
我们的妈妈郭云轩(解放战争时离开中央机要部门后,改名为郭颖新),是湖北孝感县人,1915年出生。妈妈的祖上是清朝的武举,爷爷是农村里教私塾的穷秀才。她是在一个清贫而和睦、有着严格而良好家规的大家庭里长大的。她的父亲郭汉勋青年时期在清朝当军人,还是同盟会会员,  相似文献   

16.
杜美 《学习导报》2011,(8):51-52
"想我时,你就吃一粒糖,这样的想念就会甜甜的"。这是一个母亲对4岁的女儿说的临终告别。 当时,阳光暖暖的,母亲躺在病床上,两颊微微泛起红光。父亲把她抱到母亲跟前,母亲抚摸着她的头说:“孩子,妈妈要去糖果山上采糖去,可能很久才能回来,你若是想我,就在嘴里含一粒糖果,这样,妈妈就知道你想妈妈了。”  相似文献   

17.
妈妈的信     
不知为何,妈妈的这封信被我保存了整整八年。——是自责吗?妈妈去世前的确如此,每读一遍万箭穿心。是忏悔吗?妈妈去世后,每读一遍泪如泉涌。这封信写于2004年的10月25日,这一年妈妈已是86岁的高龄。我能想象妈妈伏案疾书时的情景——她的手在颤抖,她的眼在流泪。为什么同住一个城市却非要写信?难道不能面谈?不能在电话里讲述?她的目的只有一个:"道歉"!——母亲向女儿道歉!那天的情景我记忆犹新:又是一个周末,到了我例行回家看望妈妈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的党妈妈,她有一个很好的姓氏——党,她有一个伟大的称谓——妈妈。在矿山井口五十年的坚守,一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影,一位平凡母亲的笑容,就这样让矿工凝聚成一个声音——亲爱的党妈妈。——“寻找感动中国矿工”颁奖词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0,(7):112-113
替你分忧 一个星期天,“三T公司”的负责人牧子外出购物,在商场的大门口见到高中时的一位女同学,只见她手牵着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孩子一个劲儿地吵闹,非让妈妈抱不可。老同学分别多年相见倍感亲切,便兴奋地聊起来,聊来聊去最后聊到孩子教育问题:“你看到了吗,这孩子懒极了,吃饭等喂、起床等穿、出门等抱,带个孩子累死了。你认识儿童教育方面的专家吗?教教我如何培养一个勤快的孩子吧!”  相似文献   

20.
九旬老母病情突然危重,我立即从北京返回上海。几个早已安排的课程,也只能请假。对方说:“这门课,很难调,请尽量给我们一个机会。”我回答:“也请你们给我一个机会,我只有一个母亲。我这门课,没法调。”妈妈已经失去意识。我俯下头去叫她,她的眉毛轻轻一抖,没有其他反应。按照电视剧的模式,她的眼角会流出一滴热泪。但没有。妻子说,如果真有眼泪,证明妈妈还很清醒,而这种清醒就是痛苦。作为子女,千万不要对老人做最后的情感索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