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金利杰 《学理论》2010,(8):89-90
文明进程中充满了暴力战争,战争给人类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除了暴力之外,人类还有一个重要的解决争端的途径,就是运用非暴力的手段。本文通过介绍非暴力抵抗的概念、内容以及对非暴力抵抗五种根源的研究,阐明非暴力抵抗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们必将更加重视非暴力思想在解决各种矛盾和冲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世界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战争与和平的相互转化规律表现出许多新的特点,特别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改变着战争——这个人类社会怪物的动因和形态。一方面使未来战争更加“变幻莫测”,一方面日益提高着人们预见和控制未来的能力。因此,顺应新技术革命的潮流,把握好科学技术与军事发展的关系是国防现代化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以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为核心,通过对劳动、资本、异化等相关概念的分析,将人类对生态危机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马克思生态伦理思想从以下三个认知层面展开: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原初动态平衡关系,强调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和人所独具的"能动性";二是生态危机呈现及其深层次原因,认为伴随人类工业文明进程的是自然界遭到破坏而出现了生态危机,并探究了引起生态危机的根源;三是克服生态危机的途径,主张解决生态危机之道不在于自然本身,而在于变革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落后的价值观念,以实现"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高度契合。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面临的生态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正>对战争根源的基本反思作为一位理想主义者,康德对世界和平的信心源自于对人类理性的乐观。二战结束至今,确实没有再爆发新的世界战争,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但人类社会远未实现理想的和平。这不仅是因为各种形式的局部冲突和战争从未停止,更因为这是一种核均势下的"恐怖和平"。美国国际关系学者卡尔·多伊奇认为,如果人类在明天突然灭亡了,那不会是因为饥饿,也不会是因为瘟疫,而是战争!因为以人类今天的科学技  相似文献   

5.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裴士连:利益分析方法,为思想政治工作有效贯彻物质利益原则提供了科学的途径。一是利益动因分析法。就是从利益角度分析人们思想行为变化的原因。新时期人们的思想矛盾往往就是现实利益矛盾的直接反映,对人们的利益动机加以分析研究,往往可以找到引发思想问题的客观根源,为解决思想问题奠定认识基础。二是  相似文献   

6.
隐名投资作为多种投资方式当中的一种非常规的投资方式,是有其历史根源和经济根源的。虽然,外国投资者追求利益最大化是其采取隐名投资的根本动因,但我国法律制度、法规政策对外商投资的限制也从制度层面上为外国投资者提供了规避法律、法规的契机。因此,我们在审查由外商隐名投资引发的法律问题时,应当采取多角度思维的方式,避免一刀切的做法。  相似文献   

7.
文旅资本下乡是目前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而文旅资本下乡中产生的冲突也引发了社会的关注。对于文旅资本下乡过程中所产生冲突的解释,必须从文旅资本下乡“田园幻象”需求下的动因、地方政府在“晋升锦标赛”的压力下推动出发,理解文旅资本下乡在乡村和城市舆论场中冲突的根源在于城乡二元下现代性的差异。这些差异造成了乡村场域中“外来者的困境”和城市场域中“乡村的他者化”两种社会现象。而化解冲突方法的根源在于推动乡村现代化,减少城乡差异。具体化解途径可通过扩大村民创收途径、提升文旅项目持续期,促进村民与消费者良性互动、构建复合治理体系,推动乡村现代化的三个维度展开。  相似文献   

8.
政治认同的合力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治认同是一个由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所建构而成的.探究政治认同从何而来?我们可以通过强力、利益、价值、心理层面和文化根源几大途径对政治认同产生的渊源进行探究;从全球化和信息化、政治实践及认知框架几个方面来诠释政治认同合力的形成,并进而探讨政治认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生态文明建设的矛盾是能够解决的,但在这个过程中,人类要多一些对自身的节制,多一些对自然的尊重。生态文明建设矛盾的类1.哲学层面的思想观念矛盾当从哲学角度分析现今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时,主要有两种观念的对立:第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的对立。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涉及到是否要肯定人的主体性,特别是当具体讨论到如果人和老虎对峙,人应该维护自己的生命杀死老虎还是自愿被老虎吃掉时,非人类中心主  相似文献   

10.
用社会学的视角探讨司法正义,从宏观层面上讲是正义法律与理性化制度的设定;从中观 层面上讲是司法阶层的利益分配公平和司法职业共同体的形成;从微观层面上讲是司法主体的公正德性 和对司法权公共属性的忠实践履。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司法公正的社会蓝图。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5,(34)
毛泽东抗战军事思想博大精深,贯穿其中最重要的是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立足于对个人及群体人格以及战争各方心理特点的分析来探究抗战时期各方社会行为背后的思想根源,以此来阐述毛泽东抗战军事思想得以发挥正确指导作用的历史应然性。  相似文献   

12.
国际冲突导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冲突是国际社会中各行为主体围绕利益归属引发的矛盾,对抗和战争状态,是人类生存流程中最敏感的问题。本文借鉴相关科研成果,从地缘因素、宗教因素、帝国主义因素、权力阶层化和不平稳化、利益分配和利益占有的非平等化的非均势化因素,以及民族主义因素等方面,梳理出对国际冲突或战争根源的基本认知思路。作者提出国际冲突原因不仅是利益之争,异质文明碰撞导致冲突的因素概率也在增加,战争是人类文明出现的政治现象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和民族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全球化过程中文化的发展一方面呈趋同的态势 ,另一方面文化的冲突也空前激烈 ,而导致文化冲突的根源是文化霸权的实际存在。本文在分析全球文化发展的基本特征之后 ,从三个层面指出民族文化发展的可能性思路。  相似文献   

14.
从行政政治责任、行政法律责任以及行政道义责任这三个层面出发,分析探讨行政责任的基本内涵,并通过对公共行政实践过程中存在的责任冲突的剖析,指出在现实生活中行政责任的实现是困难的,应全面考虑外部控制和内部控制两种途径,以增进公共组织中的负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8)
自20世纪以来,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其根源往往归咎于"支配自然"和"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而格伦德曼站在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对生态问题进行界定,以整体的方式分析生态问题的成因,认为生态危机的出现是由多重因素形成,而不能仅将其归为"支配自然"思想的原因,并赋予"支配自然"积极意义,深化对"支配自然"思想的认识。格伦德曼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分析生态问题,以建立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的联系,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途径。格伦德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生态问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寻求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战事连年不休。前年马岛战争的烽火刚刚消散,去年格林纳达又响起炮声。前年是英国劳师远征,阻挠南美洲的阿根廷收复马岛主权;去年是美国兴师动众,入侵东加勒比一个虽小而拥有主权的国家。这两场战争是当今世界上南北矛盾和超级大国干预在拉美地区尖锐化的反映。两场战争从军事上讲是现代化战争:英国在马岛战争中出动由其大部分主力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同拥有一定实力的阿根廷军队展开全面的海、陆、空立体战争;格岛战争则是美国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相配合,对一个弱小的岛国搞突然袭击。  相似文献   

17.
布哈林在《世界经济和帝国主义》这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阐述了一种世界经济体系理论,认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构成了一个体系,这个体系以生产关系的国际化为主要动力,其深层结构特征是无政府状态。通过运用世界经济体系理论,布哈林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三大经济根源进行了分析,从而奠定了帝国主义理论的经济学基础。布哈林对世界经济体系发展动力、体系的深层结构及其特征的思考是经得起检验的,但对帝国主义战争三大经济根源及其不可调和矛盾的分析则绝对化了。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根源,可从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这三个社会生活中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方面加以考察。人民内部矛盾产生的经济根源,可从经济发展基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发展前景三方面来探讨;政治根源可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法制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前景方面加以分析;而思想文化根源,则可从认识主体认识发展的局限性,社会主义文化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冲突的层面进行透视。  相似文献   

19.
黄晓 《学理论》2012,(4):21-22
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的高速发展,使人类对大自然的统治和掠夺到了一定程度,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充分发展、经济全球化加速、西方国家普遍现代化的背景下显现出新的更加复杂的形势,生态危机也日益突显。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随着经济社会飞速发展而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各方面协调发展,特别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提出了严重挑战。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因而,试图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我国生态问题产生的根源以及解决途径等方面,作一粗浅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陈婷婷  李巧莲 《学理论》2013,(17):50-51
比较思维是一种包含比较过程的认知方式或信息加工方式,而同化效应与对比效应则是比较思维过程中较常见的两种效果相反的现象。对比较思维以及同化与对比效应的研究既有从基础认知层面上了解人类心智的内部过程及其理论机制,也有助于从社会环境层面上解释人类心智的外部复杂性,具有较强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