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人“无根性”使反犹主义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整体的犹太人要为个体的犹太人所谓的“过错”付出沉重的代价。这是反犹主义的突出特点。俄国是一个具有浓厚反犹主义历史传统的国家。但是,高尔基是一个“例外”。在《新生活报》开设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专栏中,他对俄国的反犹主义进行了无情揭露和深入剖析,为俄国犹太人“控诉”。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俄国知识分子“良心”和“良知”的一种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2.
正直到行将结束以色列之旅的最后一天,导游才安排我们去看世界闻名的耶路撒冷哭墙。他说,他之所以要对原定的日程做出适当的调整,是因为这天是星期一,而只有每逢星期一和星期四,刚满十三岁的犹太男孩,才都会到哭墙前举行隆重的成人礼。既能观赏哭墙,又可领略犹太人独特的成人礼仪式,岂不一举两得?说起哭墙的来历,就会触及犹太人心中永久的痛。圣经故事告诉我们,在犹太人到来之前,耶路撒冷默默无闻,公元前11世纪,  相似文献   

3.
犹太民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在中东地区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公元前11世纪,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希伯莱王国。但是,这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厄运几乎永远伴随着他们。犹太王国曾多次被其它国家所征服,大批的犹太人遭到残酷的杀戮,另外有一大批犹太人沦为奴隶。公元1—2世纪,犹太人的历史进入了大流散时代,犹太人开始移居国外,散居于世界各地。大约在公元12世纪,移居印度的一部分犹太人来到中国,在开封定居,从事商业活动。19世纪末犹太人开始进入哈尔滨。犹太人进入哈尔滨是与中东铁路的建设密不可分的。自沙皇俄国政府决定建设中东…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用“世界的金钱大多装在犹太人的口袋里”等来形容被称之为“世界第一商人”的犹太人形象。  犹太人之所以始终是“生财有道”,最重要的原因是他们信守着一套经营的特殊法则,叫做“七八比二二”的经商法则。  众所周知,自然界里空气的成分,氮和氧等的比例是七八比二二;我们每个人的身体中,水分和其他物质成分的比例也是七八比二二。七八比二二是大自然世界中一个客观的大法则,它规定着宇宙中某些恒定的成分。犹太人说,无论是空气还是人类身体,如果失去这个比例,空气将不再成为空气,人也将不存在生命。他们正是依靠这样…  相似文献   

5.
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的兴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世纪末,伴随着沙俄的排犹政策和中东铁路的修筑,大批俄国犹太人来到哈尔滨这个新的“避难所”定居。他们在哈尔滨建立了犹太会堂、银行、学校、医院,还创办了犹太人自己的社团,形成了较完整的犹太社区体系,当时的哈尔滨已成为东亚地区犹太人最大的活动中心之一。通过研究发现,哈尔滨犹太宗教公会在哈尔滨犹太人社区中处于领导核心的地位。通过犹太宗教公会的组织活动,维护犹太人的利益,使在哈尔滨的犹太人同欧美、苏俄、中东地区的犹太人保持了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6.
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在民族、种族及如何处理德国犹太人问题等方面有相似的观点,二者都认为自己的民族是优等民族,德国犹太人不属于德国人,主张种族分离。纳粹主义对犹太人的迫害客观上有助于犹太人“回归锡安”。在此情况下,20世纪30年代,锡安主义和纳粹主义从各自的利益出发,进行了相互利用性的秘密合作,对以色列国的建立产生了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苏俄国内战争期间大批苏俄犹太人移居异国他乡,这不仅是由于反犹浪潮的肆虐,而且还有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苏俄犹太人的迁移加快了犹太人流散世界各地的进程,加快了哈尔滨等新兴犹太聚居区的兴起,同时也成为第三次“阿利亚”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冯基华 《亚非纵横》2005,(3):54-58,70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犹太人是其主体民族,在500多万犹太人当中,半数以上是第一代和第二代犹太移民及其后裔,其余来自世界80多个国家。其中既有欧美国家的西方犹太人,也有亚非国家的东方犹太人;既有来自繁华都市且受过系统高等教育的企业家、银行家、科学家和艺术家,也有来自穷乡僻壤且目不识丁的游牧民;  相似文献   

9.
自1818年第一个犹太人移民流刑犯来到伊尔库茨克,至十月革命前,伊尔库茨克地区已成为西伯利亚犹太人最多的聚居区。俄罗斯学者一般认为,西伯利亚犹太人主要从事商业和采金业。笔者认为,伊尔库茨克犹太人的经济活动主要集中在商贸业、工业、加工业及交通运输业,较少涉足采金业。伊尔库茨克犹太人对本地乃至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1997年12月30日,我抵达以色列最南部城市艾拉特,在这里迎来了1998年的第一天。随后去了耶路撒冷和邻国约旦古城墙特拉,整个行程一周,时间虽短,但印象极深。我不属任何宗教组织,但在这里强烈地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犹太人的国度以色列是一个犹太人的国家,但以色列不是犹太民族的同义词。这表明其相当大的阿拉伯人口的存在。目前以国500万人口中,有30%阿拉伯人,全国宗教主要分三种: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众所周知,耶稣是犹太人,但在这个犹太人的国度中,信仰基督教的仅占15%左右。另外一个事实是,如今全世界发达国家基本上…  相似文献   

11.
印度也散居着犹太人,其可被分为六支。而本文根据其相关特点又将其分为三大类,即本土化的印度犹太人、雅各的直系后裔以及欧洲与阿拉伯犹太人的后裔。目前,印度犹太人主要形成了孟买的本尼以色列人、科钦犹太人以及加尔各答的巴格达犹太人等三大社团。由于受庞杂的印度文化影响,印度犹太人也建立了种姓制度,许多方面也呈现出印度特色。尽管这一特殊性对印度犹太人的身份认同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印度犹太人并未被完全同化,仍保留了清晰的犹太身份意识,是具有印度特色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河南省开封市的一些犹太后裔人士近来要求被承认为一个新的少数民族,引起关注。这则消息引起了几个有趣的问题。 犹太人何时进入中国 犹太人被公认是不容易被同化的民族。然而,根据中国史籍与外国人士如利玛窦的记载,古代就有犹太人移居中国,那么这些犹太人后来究竟下落如何呢?  相似文献   

13.
译序:哈尔滨犹太人多来自俄国,人数最多时达2.5万人,约占哈尔滨俄侨总数的10%。哈尔滨犹太公墓曾是东亚地区规模最大的犹太墓地和迄今中国境内唯一一座功能要件遗存完整的犹太墓地,以色列前总理埃胡德·奥尔默特的祖父、以中友好协会主席特迪·考夫曼先生的六位亲人和原远东地区兼哈尔滨犹太教会总拉比基谢廖夫等一批重要人物均葬于此。犹太墓地不仅为犹太人在哈尔滨存在期间的活动轨迹提供了实物证据和线索,也是哈尔滨乃至中国人善待而非排挤犹太人的重要历史见证。作为哈尔滨历史文化的一大特色遗产,它每年吸引着国内外众多人士前来祭扫或观光,已成为哈尔滨与外界多种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和平台。本文作者丹·本一卡南先生现为黑龙江大学西语学院的外籍教授和知名学者,也是业经哈市相关部门注册的在哈常住之唯一一位以色列籍犹太人。近年来,他在教学之余,对哈尔滨犹太历史文化颇有研究。文中引用的一些档案资料和观点,有一定研究参考价值,不过文中的某些议论和看法显系有所偏激,属“典型的以色列风格”,但亦不失为本文看点之一。本文系罗斯柴尔德基金会(伦敦)资助项目的子课题阶段性成果之一,原文用英文写成(2010年,哈尔滨),现受作者委托将其翻译成中文并发表。  相似文献   

14.
犹太人问题是犹太历史与文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俄国曾经是世界上犹太人最多的国家。犹太人问题在俄国亦表现得特别充分。俄国作家也对此问题进行了关注。其中,尤以犹太作家巴别尔、肖洛姆等表现突出。通过对巴别尔的《骑兵军日记》等文学文献对俄国犹太人问题进行探究是史学研究的一个新视角,从中可以探析到犹太人在波兰和俄国之间的尴尬境地及其原因,也可得出结论:作为犹太人天堂的敖德萨同时也是一个地狱;犹太人也要为自己的遭遇进行自身反省和反思,否则很难走出历史的怪圈。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以来,昔日战火不断的中东地区出现了和平迹象。今年5月,以色列工党在巴拉克领导下重执朝政,使长期陷入僵局的中东和平进程重现曙光,“中东和平进程”成为当今世界瞩目的焦点之一。一、阿以冲突的由来阿以冲突源自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与以色列犹太人之间的领土争端。据犹太教的经典《圣经》记载,公元前1900—1850年间,希伯来人(今犹太人)的始祖亚伯拉罕带领家人来到迦南(今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包括现在的以色列、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约旦)定居。大约在公元前1290年,建立“希伯来王国”,从此首都耶路撒冷及规…  相似文献   

16.
公元前4世纪,在爱琴海地区(现土耳其领土所辖) ,已经出现犹太人定居点。历史学家约瑟福斯提到亚里士多德时写道,他在旅经小亚细亚时,曾遇到犹太人,并与之交流了思想。近年来,在土耳其港口城市伊兹密尔(Izmir)附近发掘出了古老的犹太教会堂废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 2 0年。另外,在布尔萨(Bursa)附近,在土耳其东南部、爱琴海、地中海、黑海沿岸,不断发掘出其他犹太人定居点的残存遗址。在安卡拉考古发现的一个铜柱证实,奥古斯都大帝曾授予小亚细亚犹太人一些权利。1 3 2 4年,奥斯曼人征服了布尔萨后,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受拜占庭王朝压迫的…  相似文献   

17.
当年,他们的祖先辗转跋涉,终于找到了这个“东方圣城”,如今,这支犹太人的后裔尚有七八百人。最近笔者去了上海犹太人档案馆,又走进古城开封的犹太人之家,匆匆翻读了一部中国犹太人的“千年史”———找到“东方圣城”犹太人是宗教信仰与民族迁徙特点均极为突出的融合体。因此,犹太人生活历来漂泊不定,极少务农,主要做行动自由的商人或货币兑换生意,习惯带着金子游走四方。大约在1000年前,大批遭受迫害的犹太人背井离乡,分头寻找可以安身立命的地方。他们当中的一支,经长途跋涉,一路东进,最终找到了自己心目中的“东方圣城”———中国北宋…  相似文献   

18.
至今没有一部详尽的史料记录苏军在东北的罪行 当年苏军除了在东北大肆掠夺各种工业设备之外,就是肆无忌惮的横行无忌——抢劫、强奸、酗酒闹事,甚至开枪杀人!苏军在东北的种种劣行——说罪行也不为过!至今据我孤陋寡闻所见,还未曾有一种详细的史料昭示国人。也许是中国人的善良(对苏军的种种善良后面将要谈到),与欧美、犹太人对希特勒迫害犹太人相比的揭露,中国人做的太差(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清算则差得更远),这一点我们连韩国人也不如!  相似文献   

19.
“大屠杀”对以色列犹太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的“大屠杀”在政治、社会和心理上对以色列犹太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政治上 ,“大屠杀”对以色列国的建立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社会层面 ,“大屠杀”成为犹太人 ,尤其是“大屠杀”幸存者总结人生教训的重要事件。与此同时 ,这一历史事件对推动犹太人学习《塔木德》的作用也不容低估。“大屠杀”给犹太人造成的心理冲击———对国家和民族是否能长期平安存在的担心是相当严重的。尤需注意的是 ,以色列的少数领导人利用公众的这一心理 ,推行民族主义政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上半叶,一部分哈尔滨犹太人回到了苏联,同其他民族一样,这些苏籍哈尔滨犹太人为自己国家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样,他们也经历了那段特殊年代的风风雨雨,尤其是1937年开始的“哈尔滨行动”给他们留下了太多的伤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