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汉区房地产管理局,近几年来,在参与旧城改造、承担解困房和经济适用房建设中,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住房面积多达30多万平方米,其中竣工面积20多万平方米,大小住宅小区两个。这些分散在江汉区6个改造、开发点上的住宅楼,为我们增加了一个新的工作职能——物业管理。经区政府批准,我局于1995年2月8日正式宣布成立了江汉区康泰管理发展中心,负责新建红光经济适用房住宅小区和杨叉湖解困房住宅小区等物业管理,开始摸索  相似文献   

2.
法海拾贝     
北京:拟禁止经济适用房上市交易近日,北京市建委对新拟定的《北京市经济适用住房管理办法(试行)》、《北京市廉租住房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新政策不仅首次界定了买房人的年龄,而且规定经济适用房不得上市转让,而应由政府回购。  相似文献   

3.
资讯与服务     
在京投资或就业台胞可享受便利服务 为鼓励台湾地区高级人才参与北京现代化建设,经市政府同意,在北京被用人单位聘用到重要工作岗位上任职的台湾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可以申请《北京市工作居住证》。持此证的台湾同胞均可在北京市行政区内享受以下方面市民待遇: 1、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批准上市的已购公房。市、区房地产交易和权属发证部门给持  相似文献   

4.
国家建设部负责人在全国危改及房地产工作座谈会上明确表示,经济适用房不能向社会敞开供应。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1999年经济适用房建设进展顺利,年初下达90%的项目已开工建设,投资完成计划的50%左右。截至去年11月底,全国经济适用住房竣工面积增长了近300%。  相似文献   

5.
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较为普遍。前一段时间,很多城市为了支持当地房地产业的发展,尽快改善城镇居民居住条件,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对“安居解困房”、“经济适用房”类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给予政策支持,即经政府批准,可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以经济适用房开发为代表的以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进行房地产开发项目,在房地产开发管理不规范的地区所占比例很大,有些县、市超过了50%。“划拨”对房产的影响划拨是用地者无偿或部分安置、补偿后从国家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划…  相似文献   

6.
如果经济适用房能够实现封闭式的内循环退出机制,则可以不断增加经济适用房的供给,改变住房的供应结构,进而对调控房价起到一定作用。经济适用房制度是住房保障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制度安排。我国经济适用房制度的建立,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经济适用房的退出机制却很不完  相似文献   

7.
武汉市房地产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必须加强土地管理、规范经济适用房管理、推动二手房市场管理、完善住房消费制度和培育房地产市场.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经历了公房私住、公房变私房、私房私住三个阶段;还存在部分居民买不起房、廉租房量少质差、经济适用房建设缓慢三个问题,现阶段应进一步加大住房建设力度,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规范物业管理,加快建设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前一时期广州、武汉、重庆、长沙等城市推出经济适用房遇冷,受到冷落的经济适用房大多存在“价格偏高、位置偏远、配套偏缺”的“三偏”问题,导致市民购买欲望下降。就全国范围看,经济适用房仍广受欢迎。房地产业界有专家认为,政府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在数量、规模及非市场性特征上都将越来越强,进一步实现产业化和标准化是保障性住房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温家宝总理在新加坡考察期间提出了中国住房政策上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观点,就是"经济适用房大多数是面向中产阶级的"。从经济适用房被异  相似文献   

11.
秦海霞 《小康》2007,(3):55-57
在建设、交易过程中,政府税、费收入,占到整个房地产价格的50%~80%。国家应该从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上面下功夫,让多数中低收入者有房住,而不是对整个房地产业进行打压。  相似文献   

12.
武汉经济适用房摇号出现6连号事件,又一次把经济适用房制度推到了风尖浪口上。这些在经济适用房制度各个环节频频出现的腐败事件令许多人认为,经济适用房制度实施的现状已经背离了建立这一制度的初衷。因此,许多专家建议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认为,既然经济适用房制度在立项、审批、建设、出售、监管等多个环节都很容易诱发腐败,甚至形成一条腐败链条,不如把这项制度取消。  相似文献   

13.
中国住房制度的历史演变及住房保障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8年以来中国的住房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市场运作中以经济适用房为主体变为大户型商品房为主体,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被边缘化。因此,导致市场结构失衡,住房炒作量过大,拉动了房价的快速上扬,加之经济适用房运作设计的缺陷,运作中出现很多问题。有中国特色的住房供给结构应为:为改善居住环境而需要购买的高档商品房总量不应该超过20%;另一部分是90m2以下的小户型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共有产权房”,这应成为中国商品房市场供给体系的主体,要占到房地产市场总量的75%;廉租房占住房建设总量的5%左右,以满足收入最低的困难户的需求。  相似文献   

14.
关于经济适用房政策的几点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适用房与一般商品房是有区别的,其建设目的是为了改善城市中低收入阶层居民住房条件。但经济适用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购买主体界定不清、价格并没有明显降下去、对经济适用房供应政策的长期性缺乏足够认识等问题。要完善经济适用房政策,必须建立准入制度,合理划分受益主体,合理定位经济适用房的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15.
2002年,宁夏实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招标拍卖土地;清理房地产乱收费项目,加大经济适用房建设力度,全面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进程。这些政策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半月时政     
《今日浙江》2011,(1):4-7
2010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市考察民生工作,看望慰问基层干部群众。这是胡锦涛在朝阳区管庄路保障性住房常营项目丽景园小区,同经济适用房住户亲切交谈。  相似文献   

17.
《时事资料手册》2005,(4):50-51
近期,有关经济适用房严重变味的消息频频曝光.经济适用房建设和销售环节出现的诸多怪现象,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百姓对经济适用房的需求旺盛,而经济适用房投资比重却一直趋于减小;成都的经济适用房由于位置偏远,交通不便,出现卖不动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经济适用房是由政府组织建设,面向中低收入家庭出售、价格适中、具有社会保障性质的微利普通住宅。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购买经济适用房,只有中低收入家庭能够购买经济适用房(目前,有关收入界限的确定仍在讨论之中)。另外还有几种身份可以购买:政府公务员、教师、由政府组织的重点工程须拆迁的拆迁户等。为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发展经济适用房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各国对经济适用房的概念叫法不同,实质上大致相近。考察其他国家的先进做法,对促进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有积极的参考意义。一、美国、新加坡发展经济适用房的做法。美…  相似文献   

19.
秦海霞 《小康》2007,(4):30-31
在开发商和地方政府利益驱使的房地产市场里,住房保障体系从诞生开始便被一些专家形容为“戴着镣铐的跳舞”,生存、发展的难度不小。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单位自建房、个人合作建房等方式纷纷登场,但就目前来说,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蔡继明 《新东方》2009,(10):63-64
最近,媒体频繁曝光经济适用房出现的问题,特别是经济适用房用于出租,这无疑为停建经济适用房、大力发展廉租房提供了越来越充分的理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