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怀 《法学杂志》2007,28(3):29-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确定为我们党的治国方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必须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要求进一步加强劳动法制。现仅就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与健全劳动法制建设谈一些个人的看法。一、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奋斗纲领和目标自党的十六大响亮地提出“社会更加和谐”的口号  相似文献   

2.
和谐心理是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相对稳定和协调统一。和谐心理是一个系统,它由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个子系统组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构建完备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提高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达到经济、政治、文化等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和谐发展以及各子系统内部的和谐发展。政府公信力是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应该把提高政府公信力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认真研究、采取得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4.
劳动关系是人们在从事劳动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劳动关系和谐与否,不仅关系到劳动者和家庭的幸福安康,更关系到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因此,充分认识当前劳动关系的状况,科学分析和解决劳动关系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对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必要性,并以辽宁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的现状为突破口,分析老工业基地劳动关系不和谐的成因,在此基础上对老工业基地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劳动者的法律意识也明显提高,但劳动争议逐年增多,处理难度明显增大.同时,劳动争议处理周期过长,导致企业办案人员明显不足,一些劳动争议案件如果不能及时解决,极易引发事端,有些集体劳动争议事件处理不好,还会对社会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积极有效预防和及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切实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保持劳动关系的和谐和社会稳定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6.
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种"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而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稳定、自由、和谐的基础,没有教育的公平,就谈不上社会公平。本文探讨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的关系,分析教育不公现状并提出促进教育公平的路径选择,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劳动合同法是自劳动法颁布实施以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的又一个里程碑。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更好地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许毅 《公民与法治》2005,(10):16-17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其目的是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妥善协调社会结构变动过程中的利益关系,为改革发展创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要充分认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致性,努力构建和谐集体,争创一流业绩。  相似文献   

9.
劳动争议案件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保证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随着我国劳动关系向市场化转变,劳动争议案件逐年增多。为充分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经济和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必须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纠纷。以下根据上海、广东、天津和新疆高院对当地法院近年来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调查,结合最高法院的统计数据和中国劳动保障报社提供的资料,对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案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0.
陈雁 《法制与社会》2010,(20):130-131
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出台,对于确保劳动争议案件得到公正及时处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加快建立一套独立的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