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华北军区部队忠勇雄健,是一支与四大野战军齐名、由毛泽东和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威武仁义之师。它是由抗战时期八路军晋察冀军区部队主力和晋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整编而成。解放战争中,这支部队同样人才辈出,战绩辉煌。首战收复绥远重镇,围城打援二战涞水,三战进攻冀热察,以少胜多克晋中,绥察策应辽沈大战,聂荣臻、徐向前、罗瑞卿、萧克、杨得志、杨勇、  相似文献   

2.
正东北抗日联军不仅是一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了14年抗日战争的队伍,它还是一支具有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性质的国际军事联合组织。1940年至1945年,东北抗日联军主力部队进入到苏联远东地区,在坚持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的同时,进行政治军事整训,为最终反攻东北、战胜日本法西斯做准备。抗联移师苏联远东地区1938年后,在日伪的残酷"讨伐"和东北冬天严酷的自然条件下,东北抗联的斗争进入困难时期,部队减员严重。此时,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对日作战、条件最艰苦、历时最长的一支抗日武装,东北抗日联军为全民族抗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画家王利军笔下的《雪海国魂》艺术地再现了抗联英雄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同日本侵略者浴血奋战的场面。画面中,朔风怒号,一群近乎用匍匐的身躯在雪野中艰难前行的抗联战士,汇集成一支缓缓移动的铁流。沉重、阴郁的画面,反衬出抗联战士钢铁般的革命意志和坚如磐石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4.
《湘潮》1986,(8)
抗日战争中,肖克将军指挥着平西、平北、冀东三个地区的游击战争,工作相当繁重。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是,肖克将军写了一部以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二十万字的著作。但他很谦逊,不肯给别人看。他每天都要抽出部分时间去看小说。在他床上常放着《铁流》、《红楼梦》等小说,他对苏联的《铁流》赞不绝口,认为“那  相似文献   

5.
刊发在这里的一组文章,是本刊记者前不久到西沙群岛采访时,在守岛部队的意外收获,均选自部队官兵自写自编的诗文集《我是西沙人》。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们如铁如钢般的意志,是祖国的蓝色疆域牢不可破的坚强保障;这是一支"文化"的部队,官兵们在咸风、苦水、骄阳下练就的黑铁塔般粗犷的外表下,是柔情浓郁、诗情画意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守岛巡海之余,用质朴的笔,记录了艰难环境下"诗意的栖居";这也是一支充满大爱的部队,官兵们倾诉给西沙的爱,正是倾诉给祖国的爱、部队的爱、战友的爱、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6.
刊发在这里的一组文章,是本刊记者前不久到西沙群岛采访时,在守岛部队的意外收获,均选自部队官兵自写自编的诗文集《我是西沙人》。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们如铁如钢般的意志,是祖国的蓝色疆域牢不可破的坚强保障;这是一支"文化"的部队,官兵们在咸风、苦水、骄阳下练就的黑铁塔般粗犷的外表下,是柔情浓郁、诗情画意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守岛巡海之余,用质朴的笔,记录了艰难环境下"诗意的栖居";这也是一支充满大爱的部队,官兵们倾诉给西沙的爱,正是倾诉给祖国的爱、部队的爱、战友的爱、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7.
刊发在这里的一组文章,是本刊记者前不久到西沙群岛采访时,在守岛部队的意外收获,均选自部队官兵自写自编的诗文集《我是西沙人》。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们如铁如钢般的意志,是祖国的蓝色疆域牢不可破的坚强保障;这是一支"文化"的部队,官兵们在咸风、苦水、骄阳下练就的黑铁塔般粗犷的外表下,是柔情浓郁、诗情画意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守岛巡海之余,用质朴的笔,记录了艰难环境下"诗意的栖居";这也是一支充满大爱的部队,官兵们倾诉给西沙的爱,正是倾诉给祖国的爱、部队的爱、战友的爱、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8.
爱妻西沙行     
刊发在这里的一组文章,是本刊记者前不久到西沙群岛采访时,在守岛部队的意外收获,均选自部队官兵自写自编的诗文集《我是西沙人》。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们如铁如钢般的意志,是祖国的蓝色疆域牢不可破的坚强保障;这是一支"文化"的部队,官兵们在咸风、苦水、骄阳下练就的黑铁塔般粗犷的外表下,是柔情浓郁、诗情画意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守岛巡海之余,用质朴的笔,记录了艰难环境下"诗意的栖居";这也是一支充满大爱的部队,官兵们倾诉给西沙的爱,正是倾诉给祖国的爱、部队的爱、战友的爱、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9.
西沙趣闻     
刊发在这里的一组文章,是本刊记者前不久到西沙群岛采访时,在守岛部队的意外收获,均选自部队官兵自写自编的诗文集《我是西沙人》。这是一支英雄的部队,官兵们如铁如钢般的意志,是祖国的蓝色疆域牢不可破的坚强保障;这是一支"文化"的部队,官兵们在咸风、苦水、骄阳下练就的黑铁塔般粗犷的外表下,是柔情浓郁、诗情画意的内心世界,他们在守岛巡海之余,用质朴的笔,记录了艰难环境下"诗意的栖居";这也是一支充满大爱的部队,官兵们倾诉给西沙的爱,正是倾诉给祖国的爱、部队的爱、战友的爱、亲人的爱……  相似文献   

10.
<正>秘密队伍在长沙组建1955年3月,一支秘密队伍进驻了长沙市窑岭的一座新建楼房。这个部队全称是中央地质部309队。全国有两支这样的秘密队伍,另外一支在新疆。湖南这支秘密队伍的性质、任务,据说只有当时的湖南省委书记周小舟一个人知道。队员们的主要任务是接受苏联专家的培训,学习地质普查方法和各种仪器的使用。当时有4位苏联专家,队员们要在他们的教导下  相似文献   

11.
卢德峰 《世纪桥》2009,(12):27-29
1942年8月,东北抗联主力转移苏联成立抗联教导旅。在国内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支抗联小部队坚持战斗。于天放带领的这一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944年12月19日在绥棱被捕,成为在国内坚持抗战的最后一支小部队。而杜希刚就是这支小部队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2.
50载写成一部书——上将萧克创作《浴血罗霄》始末 我刚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当编辑的时候,就听老同志说,萧克手里有一部长篇小说。我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直接找到了萧克家里。得到的回答是:首长现在还很忙,等空下来再和你们联系。过了不久,我就接到萧克秘书的电话,说可以去谈一谈。  相似文献   

13.
1942年8月,东北抗联主力转移苏联成立抗联教导旅.在国内只留下为数不多的几支抗联小部队坚持战斗.于天放带领的这一支部队,一直坚持到1944年12月19日在绥棱被捕,成为在国内坚持抗战的最后一支小部队.而杜希刚就是这支小部队的重要一员.  相似文献   

14.
在党、国家、军队的重要领导者中,萧克是目前唯一健在的南昌起义亲历者。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和萧克100岁寿辰之际,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再次拜读了萧克创作的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浴血罗霄》,备感亲切。由于工作的原因,我有幸近距离地接触到萧克及其家人,从中也了解到《浴血罗霄》这部小说在经过风风雨雨后,终于出版的曲折经历。其中故事,令人感叹。  相似文献   

15.
亮剑 《湘潮》2008,(12):16-18
2008年10月24日,萧克在风和日丽的宁静中到达了人生的终点。从枪林弹雨中走出来的萧克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是惊涛骇浪的一生。本期特发《萧克与西方传教士》、《“大树将军”萧克》,以缅怀萧克的不朽功绩。  相似文献   

16.
卢德峰 《世纪桥》2010,(2):51-54
<正>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曾有一支抗联部队从东北抗日战场辗转来到西部边陲——新疆。这支来自白山黑水的部队主要由原东北抗联第3军1师、9师和第6军4师28团、保安团组成,总数约500余人。1938年2月肇兴镇战斗失利后,他们暂时转移到苏联境内。苏联政府没有同意他们继续回到东北抗日战场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追随朱德上井冈山萧克(1907—2008),湖南嘉禾人。1927年初,萧克到叶挺部任连政治指导员、连长。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8月,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失利后,起义部队向广东潮汕地区撤退。9月28日下午,部队来到了汤坑附近,一场恶战立即展开,战场血流成河。南昌起义军牺牲了2000多人。10月3日,从汤  相似文献   

18.
记者:在抗日战争中,我军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冀热察挺进军的编制.您担任过这个部队的司令员,请您谈谈这支部队是什么时候,在什么情况下组建的? 萧克:冀热察挺进军,是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根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抗日战争的形势,在1939年初成立的一支部队.编制序列直属八路军总部,由晋察冀军区代管.  相似文献   

19.
小说《铁道游击队》是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创作出来的。铁道游击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诞生在枣庄的一支抗日武装。它和兄弟部队一起开辟和保护了华东经鲁南过微山湖到延安的秘密交通线,安全护送了刘少奇、陈毅、罗荣恒等过往干部千余职,为抗日战争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肖华将军誉为游击队的“一面鲜明旗帜”,“怀里利剑,袖中匕首”。  相似文献   

20.
邓学东  刘云翔  阙翰香 《湘潮》2013,(10):50-50
1935年12月22日,红六军团军团长萧克率红六军团从武冈花园、桥头(两地今属洞口县)等地出发,进入绥宁县境内,23日到达庙湾的皇帝岭时,天色已晚。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部队经过一天一夜的急行军,指战员们大都疲惫不堪。这时,红军侦察员前来报告,说山下有小股国民党部队驻守,红军只好在山上按兵不动,萧克命令警卫员立即通知各连队,除安排好警卫人员外,其余战士就地宿营,不要损坏群众庄稼,不要进入群众的茅草屋,以免惊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