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冲 《理论导刊》2012,(5):110-112
在全球化时代,风险和威胁已经跨国化甚至全球化。日本"3·11"大地震是一个伴随着海啸和核泄漏的复合灾难,并在一段时期内成为世界政治领域的全球性公共议题。回顾和透视"3·11"震灾,有助于进一步思考与深化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政治新思维。  相似文献   

2.
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不是在一个封闭的体系中实现的,恰恰相反,它是在现当代全球化的世界图景这一宏大叙事中不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从全球化的视角来看,传统社会主义模式是一种社会主义全球化攻略,是在资本主义主导的全球化挤压下被动回应的逻辑体现.与传统社会主义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传统社会主义模式的危机和全球化的挑战中兴起的,是逐步地、自觉地、全面地、深入地参与全球化进程的社会主义.用全球化视角省察从传统社会主义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流变,我们得到深刻的启示:在全球化面前的得与失与社会主义的兴衰存亡紧密相关.重新把社会主义置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大潮之中,使社会主义真正成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是社会主义从传统形态走向当代形态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3.
《行政论坛》2015,(5):88-91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化就被学者们热切地关注。全球化是世界范围内社会关系的强化,是世界不可逃避的命运。对于全球化的认识存在赞成全球化和反对的观点。鲍曼以后现代性为语境对全球化的负面进行了独特的研究:当代资本跨越国界的自由流动,使它可以逃避应有的责任和义务;时/空压缩使人们几乎可以忽略距离,但只有某些人享受到"史无前例的自由",并不是人人平等地分享它;福科"全景监狱"式生活情景使私人自由空间变得更小;消费者社会的经济成为消费主义的经济,它是一种欺骗、过度与浪费的经济;全球化也给世界带来了风险和恐惧;经济的全球化是全球化中最为深刻的变化。鲍曼对全球化的研究一直延伸到将"后现代性"概念为"流动的现代性"概念所替代,直至近年。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历史从民族历史走向世界历史的动因、进程及趋势,对人们认识全球化及其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目前"逆全球化"蔚然成风,西方全球化走向衰落,新型全球化初露端倪。中国从世界历史规律出发,支持捍卫全球化,并积极发挥引领作用,提出了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展开了重塑全球化的"一带一路"实践。中国的全球化理念与实践和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高度契合,突显了社会主义在解决全球化困境方面的独特价值,预示着新一轮全球化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学理论》2014,(35)
全球化的浪潮已经席卷了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借着全球化的契机,中国在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文化复兴的重任。在此背景下,儒学开始复兴,新儒家的学者们希望通过儒学来建立起中国在世界的话语权。但是儒学的复兴不能是简单的复活,想要真正建立其中国的话语和理论体系,实现从"西方中心"到"全球本土",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6.
"全球化"作为一种客观现实,是有其量和质的两重规定性.从质的规定性上看,今天的"全球化"与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前的那种"全球化"有着根本的不同.从量的规定性上看,今天的"全球化"因其运动的时空范围的不同,至少可以区分为三个相互连接、依次递进的阶段.正是在这个各种矛盾相互交错、对峙双方力量消长的过程中,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和正在发生着急剧而广泛的变革.立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对今天的"全球化"从质与量相统一的角度进行考察,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无所不在的话语,也是最惹争议的话题.在迄今的现代化和"全球化"进程中,人类生存环境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破坏,许多原来局部的地区性的问题,现在都变得普遍化、全球化了.已经发生的全球化进程并不限于经济领域.而由新自由主义所支配的经济全球化,给众多发展中国家所带来的与其说是福音,不如说更像一场"全球化颠峰状态"的车祸.以相互竞争的民族国家和现代世界体系为载体、以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为标志的"现代化"必将被超越,作为这种世界体系和现代化继续的"帝国"和"全球化"也必将被超越.  相似文献   

8.
张成豪 《学理论》2012,(5):13-14
全球化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在争论中得到了不断地发展。在这些争论中,关于全球化与民族国家的问题是一个焦点。全球化正日益从国家主权、国家认同等方面对民族国家发起巨大的挑战,一些学者认为民族国家将最终退出世界舞台,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世界政府、世界公民社会。尽管如此,认为民族国家将会终结的说法仍然显得为时过早,而"世界公民社会"还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9.
马恩关于全球化思想最初起源于他的世界历史和世界市场思想。这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中有较为集中的体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分工和交往的扩大是世界历史出现的根源,也是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的一个因素。最后,真正的全球化是共产主义的出现。马克思的关于对"世界历史"理论思想的研究,对于当今探索中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历史任务,必然在于追随世界现代化进程,实现现代化发展目标。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转移,为迎接全球化时代递出了一份答卷。正是在转移到现代化建设道路之后,中国在面对全球化形势时,有着从容的精神准备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而全球化趋势下中国现代化的基本立场是什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景如何,将是全球化语境下,对于当代社会主义历史命运问题的新的回答。  相似文献   

11.
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挑战和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源远流长,美国加州太平洋大学弗莱思教授认为,现代经济全球化始于1571年,这一年西班牙在菲律宾建立马尼拉城,后来这里成为欧洲国家从事欧洲、拉美和亚洲贸易的一个中继站。但是,经济全球化也是曲折的。经济全球化与相互影响的五个条件息息相关:第一,一些国家生产力发展到有能力输出商品和资本;第二,交通运输业不断拓展创造了进行经贸交往的条件;第三,科学技术大发展;第四,各国有进行经贸交流的需要和政策;第五,世界处于相对和平时期。19世纪中期以后,这些条件逐步具备,经济全球化得以较快发展。从1914年第一次世…  相似文献   

12.
印度洋海权之争--地缘政治视角下的美中印三角博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全球地缘政治发生了两个重要变化,一是印度洋成为世界海权的"心脏",二是中国和印度崛起为欧亚大陆上新的地缘权势中心.由此,美、中、印三国的安全战略都聚焦印度洋,在地缘政治视角下,围绕印度洋海权之争,三国在印度洋极力缔造均势,并为自己谋求最大的战略利益.  相似文献   

13.
全球化趋势对中国法制的双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霞 《理论导刊》2001,(10):21-22
一20世纪末,“全球化”一词自西方引入中国后,很快成为专家学者和社会大众普遍关注之时代课题,虽然人们对这一概念及相关问题的理解、认识见仁见智,但是在差异的背后,亦有不少共识:一全球化既是一种客观事实,也是一种发展趋势。“从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之所谓‘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实际上,这个过程从地理大发现的时候就开始了。美洲的发现,标志着两半球文明之间的隔绝的结束,地球真正成为一个世界。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化过程应该说是在本世纪尤其是二战后到来的。”谭君久:关于全球化的思考与讨论二战以来,在不断…  相似文献   

14.
我想从大历史的角度看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顺应全球化理念在全球化之前很久,人类有一个走向全球的过程。到一万多年前的时候,我们人类已经从一个地方走向全球所有适合人生存的地方。分割一万多年之后,也就是五百多年前开始,世界开始又相互联系起来了,开始了一个我们现在叫“全球化”的过程,这个全球化开始的标志就是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  相似文献   

15.
经济全球化是在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客观历史进程,研究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向性必须从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及其与生产关系的联系中去加以理解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绝不是"资本主义化",更不是"西方化"、"美国化",它的历史趋向并没有超越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早已阐明了的世界历史发展方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把坚持独立自主同参与经济全球化结合起来,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换种眼光看经济全球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是伴随世界经济发 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出现的一 种新趋势,是跨国公司发动,国际经济组织推波助澜的一场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浪潮,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的经济结构跨国调整和产业结构快速升级的崭新过程。 从总体上看,全球化有利于促进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并给所有国家提供发展的机会,有利于把世界经济“蛋糕”做大并给所有国家带来更多的福祉。但是,从局部来看,这种利益分配并不平衡,西方发达国家由于在资金、技术、人才、管理以及贸易、投资、金融等方面占有优势,它们主导着经济全球化进程,是最大的受益者。 首先,贸易自由化…  相似文献   

17.
最 近 ,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召开“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改革开放研讨会”。会议认真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给世界社会主义和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带来的深刻影响。一、经济全球化对社会主义的影响与会代表认为 ,社会主义运动在历经了挫折之后 ,痛定思痛 ,不难发现 ,全球化在向社会主义提出挑战的同时 ,也为其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是全球化为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全球化的发展推动了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普遍交往 ,增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赖 ,增加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发展的主题 ,从而将军事、政治上的…  相似文献   

18.
进入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日益成为人们的热门话题。何谓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由原来在一国范围内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迅速向世界范围内组织生产和开拓市场转变。随着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以及世界货物、资本、货币、科技、信息、劳务等在全球范围内交叉流动加速,各国经济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不断加深,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种趋势。那么,如何把握机遇,趋利弊害,这便成为中国发展战略中的跨世纪课题。一、经济全球化的特征冷战结束后,两大阵营对峙的意识形态弱化,两个…  相似文献   

19.
程世宝 《求知》2008,(3):43-44
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不可逆转的潮流.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已卷入其中。勿庸置疑,经济全球化大潮也将对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巨大影响。近年来,国内学者围绕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这一重大课题.对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前景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以下对当前学界较具代表性观点进行概括综述。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加快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文化的交流和交融,但并没有改变多元文化并存这一世界文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美国等西方国家以"文化全球化"为名进行文化扩张,宣扬未来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都将消失在单一的"全球化"文化中,其实质是推行文化帝国主义。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持文化的多元性与保持民族的独立性密切相关。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的"根"和"魂"的前提下,进行文化更新和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