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镕基总理访美期间与克林顿总统举行会谈,并发表了关於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联合声明。台湾舆论称赞这是朱镕基美国之行取得的重要成果,对发展中美两国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将对台湾当局坚持的“戒急用忍”政策带来冲击。 《中国时报》在评价朱镕基访美成就的社论中说,在克林顿与朱镕基的联合声明中,双方宣告就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已达致重大进  相似文献   

2.
问:你如何评价朱总理访美成果?答:朱镕基总理应克林顿总统的邀请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中美两国元首成功实现互访后,中美关系中的又一件大事。访问期间,朱总理与克林顿总统及美国其他领导人就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地区问题广泛、深入地交换了意见。双方表示将继续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台湾问题上,朱总理阐明了中方的一贯立场,克林顿总统重申了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和有关承诺。朱总理和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 WTO 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方承诺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 WTO。朱总理还阐明了中方在科索沃  相似文献   

3.
朱基总理今年4月份访问美国,与克林顿总统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问题发表了联合声明。美国在联合声明中表示坚定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世贸组织。这意味着中国走近世界贸易组织的门槛,将于下半年加入世贸组织。世界贸易组织的英文简称是"WTO"。它成立于1995年,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目前已有134个成员国家和地区。它是全球惟一的一个国际性贸易组织,负责处理国与国之间贸易往来和协定及知识产权。投资措施、服务贸易的管理。这个组织成立的目的是促进各国的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  相似文献   

4.
健康到老     
4月10日中美双方就《中美农业合作协议》达成一致。在随后发表的联合声明中,克林顿总统承诺“坚定地支持中国在1999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进入冲刺阶段。16日,朱基总理与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发表联合声明:加方希望中国在今年底前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澳门九人参选特别行政区第一任行政长官,23日将投票产生候选人。庆祝建国50周年,要隆重热烈、规模适度、注重效果、注意节俭。据悉,10月1日上午,约50万人将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盛大的阅兵式和群众游行。16名青年荣获中国青年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相似文献   

5.
1997年和1998年中美两国首脑的成功互访是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从此中美关系进人了一个新阶段。4月6日至14日朱基总理对美国进行的正式访问,是首脑互访之后中美关系的又一重大事件,对维护和推动近两年以来中美关系发展所出现的积极势头具有关键的意义。朱基总理此次访美是在中美关系再一次遇到麻烦的情况下进行的,按照朱总理本人在人大记者招待会上的话说就是“在美国出现了一股反对中国的潮流”O这与去年6月克林顿成功访华后两国不少人士对中美关系发展所抱的乐观估计相比,的确存在着不小的反差。那么,如…  相似文献   

6.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1月 15日 ,经过六天的夜以继日的艰苦工作 ,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本着互谅互让、平等协商的精神 ,以双赢的原则 ,终于达成了双方满意的协议。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称 ,协议签署 ,标志着中美之间关于中国加入全球最大贸易组织的双边谈判正式结束 ,从而为中国入世扫清了最大障碍。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已成定局 ,由此而引发的法律问题也较广泛而尖锐 ,无法回避。其中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问题相对更显得集中而急迫。在世界贸易组织 ( WTO)文件中 ,有一份《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简称 Trips)。这个协议是《世界贸易组…  相似文献   

7.
要闻点击     
《两岸关系》2002,(6):17-17
4月3日,朱鎔基总理在会见美国加州联邦参议员黛安·法因斯坦夫妇时强调,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问题,台湾问题的解决、中国的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人民的利益,对美国也有利;希望中美两国有识之士能够维护来之不易的中美关系和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4月3日,钱其琛副总理在会见菲律宾中国  相似文献   

8.
谈判前,江主席与克林顿通了电话 1999年11月8日,美国一位官员透露,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和美国总统克林顿6日举行了一次电话会谈,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两位领导下周六的电话,为美国代表团赴北京谈判打下了基础。”紧接着,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和白宫头号经济顾问斯珀林飞赴北京,恢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 11目10日双方进行了一次技术性的谈判,并且彻夜持续到11日。10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希望双方的会谈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进行,也希望有关各方在与中国举行谈判的时候能持发展、现买…  相似文献   

9.
一 优化知识结构是应对WTO的需要随着中美两国达成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定 ,标志着长达 13年之久的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谈判取得了根本性突破。中国正式加入WTO ,机遇如何 ?冲击如何 ?可以说是当今每一个中国人 ,上至中央决策层 ,下至普通老百姓 ,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加入WTO以后到底对我国的经济文化法制建设等会有什么影响 ,我们应采取哪些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特别是对我国的意识形态方面 ,现行宣传思想工作的政策方针上影响如何 ?这是作为每一名党的政治思想工作者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1 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是一个无法回…  相似文献   

10.
时事学习     
江泽民主席赴美访问刘汉报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江泽民主席10月26日离京赴美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期间,两国元首就国际形势、中美关系以及两国面临现重要机遇和挑战进行了深入的、富有成果的会谈。两国元首决定,中美两国通过增进合作,对付国际上的挑战,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为实现这一目标,双方同意,从长远的观点出发,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基础上处理两国关系。中方强调,格守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原则,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美方重申,美国坚持一个中国的…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国在加入WTO谈判中作出的承诺,我们建立了两个一般均衡(CGE)模型,以分析“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世界经济及其自身的影响”。这两个模型对工业品的关税削减、工业部门非关税壁垒的逐步取消、农业贸易自由化、分阶段取消对中国到发达国家的纺织品和服装出口的多纤维协定配额等四个有关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政策进行了模拟研究,现将主要结论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12.
科技外交与中美关系30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的同时,我们即’将迎来全方位影响20世纪下半叶中国走向与世界格局的另一个重要历史事件:中美建交30周年,这两件事或许有其内在的历史逻辑。也就在那个时刻,1979年1月31日,中美两国领导人签署了两国恢复邦交后的第一个政府间合作协定:《中美政府间科学技术合作协定》,这不仅意味着科技合作率先实现了中美两国政府间关系的突破,更进一步表明,自建交之日起,双方都深刻体会到科技合作或科技外交在两国关系中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3.
11月15日,中美两国在经过长达六天的谈判后,终于就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达成协议,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和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签署了协议。此次谈判成果,使中国在加入世贸组织道路上取得了关键性的进展。中美谈判协议的签署,引起世界的关注,美、日、澳、韩、欧盟及东南业各国政府对此表示欢迎,国际媒体也发表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述,普遍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将进一步促进中国的改革开放和世界经济。  相似文献   

14.
每月要闻     
江泽民主席访问美国 应美国总统克林顿的邀请,江泽民主席于1O月26日至11月2日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江主席同克林顿总统和其他美国领导人进行了会谈,就中美关系和双方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深入交换意见,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决定,为了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国应加强合作,努力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同意建立两国元首定期会晤制度,并签定了一些贸易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千年回合”开始之前,中美双方历经13年的关贸谈判终于在最后的“冲刺”中告罄。双方达成的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双边协议,具  相似文献   

16.
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这是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对于这件大事究竟应作如何评估,以及其对海峡两岸的影响如何?这是各方比较关注的。关于克林顿总统访华的背景和意义克林顿访华,是对去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美的一次回访,其意义自然远不只是一种礼节性的。他的来访是在中美两国关系已经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双方宣布要“建立建设性的战略伙伴关系”、并且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证明愈加需要加强这种伙伴关系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的。中美两国,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一个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理应加强接触和合作,而不是相…  相似文献   

17.
今年4月13日晚,朱镕基总理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发表联合声明之后,在纽约发表演讲时说:“我们非常接近于(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达成最终协议。某些观察家说,我们已走了95%的路程。我自己认为,差不多是99%了。”中国“入世”似乎已迫在眉睫,尽管经历了13年漫长的等待和艰难曲折的谈判,在即将“入世”之际,仍然应当冷静地想一想:我们究竟准备的如何?  相似文献   

18.
自1999年上半年朱基总理访美之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取得重大进展,国内外对此反应热烈。《时事报告》去年第9期刊发了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和专家撰写的中国加入WTO的专题系列文章,详细介绍了WTO的基本情况。11月15日,中美两国在经过长达13年之久的谈判之后,终于就中国加入WTO问题达成双边协议,中国“入世”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并成为举世瞩目的焦点,各行各业和各地干部群众更为关切这一问题。为进一步帮助大家了解中国加入WTO的情况,本刊特发表特约报告员文章,并在“改革与发展”等栏目集中刊发相关稿件,多角度、多侧面介绍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以及我国“入世”的利弊等问题,从而使读者正确认识我国“入世”问题,增强参与国际竞争、搞好改革与发展的信心和紧迫感  相似文献   

19.
问:你对克林顿总统宣布延长对华最惠国待遇有何评论?答:我们注意到克林顿总统的决定。中方一贯认为,中美在对等的基础上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是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互惠的安排,是两国进行正常经贸交往的基础,符  相似文献   

20.
中国走近WTO     
经过13年反反复复的申请和谈判,1999年,中国又一次站到了世界贸易组织(WTO)的门槛前。今年4月朱镕基总理访美,终于促成美中两国联合声明:美国坚定地支持中国于1999年加入WTO。在朱镕基访美前,中美双方都作了积极努力,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商务部长戴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