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阔盘吸虫(Eurytrema Looss,1907)分布广泛,对牛羊猪驼等家畜及人体危害严重。1983年进行全区牛羊寄生虫区系调查时,对部分地、县采集的虫体标本进行了整理和鉴定,初步认定寄生于广西牛羊胰脏胰管中的阔盘属吸虫有胰阔盘吸虫(E.pancrceatieum)、腔阔盘吸虫(E.coelomaticum)、枝睾阔盘吸虫、圆睾阔盘吸虫和广西阔盘吸虫新种共5种,前两种已有过名录  相似文献   

2.
吡喹酮治疗绵羊胰吸虫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吡喹酮(Praziguantel)是近几年来新合成的一种广谱抗蠕虫药。据有关资料报道,该药能够驱治人畜的吸虫、绦虫及绦虫蚴等几十种寄生虫;但未见应用于胰吸虫(Eurytrema)的报道。 我们于1980~1982年应用吡喹酮进行了治疗绵羊胰吸虫病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这不仅扩展了该药的驱虫谱,增加了驱虫种类,而且也为胰吸虫病的防治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吡喹酮比六氯对二甲苯(即血防846)治疗效果高,安全范围大,毒性反应低,应用方法简便,是当前治疗绵羊胰吸虫病比较理想的药物。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产新血防片,又名“血防846”,即六氯对二甲苯。该药已应用于治疗人的血吸虫病,对驱治家畜血吸虫、肝片吸虫、华枝睾吸虫、矛形双腔吸虫等病也有不同程度的效果。动物实验提示,本药可能通过原浆毒的作用,使虫体细胞变性,引起性腺萎缩,肌肉活动功能减弱等(上海寄生虫病研究所)。 目前,国内外对防治家畜胰吸虫病尚无可靠的方法和药物。报告者之一在黑龙江省参加了崔贵文同志主持进行的应用“血防846”等药物驱除羊只胰阔盘吸虫的试验工作。试验结果说  相似文献   

4.
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aticum)病是危害牛、羊比较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我们于1977年应用六氯对二甲苯植物油剂肌肉注射进行治疗绵羊胰吸虫病的研究,获得了较好的结果。一次注射就能彻底驱治,也比较安全。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一)试验药物 六氯对二甲苯应用植物油剂、粉剂和片剂三种。植物油剂包含有3O%六  相似文献   

5.
虫净康系黑龙江省兽医科学研究所寄生虫病研究室研制开发的新驱虫药,据初步试验该药对动物体内外寄生虫均有驱杀作用。为验证其对黄牛体内寄生虫的驱虫效果,我们应用此药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Familyhepatica)、前后盘吸虫(Paramphistomu...  相似文献   

6.
卤代水杨酰替苯胺化合物在兽医抗寄生虫中已被广泛应用,国外商品很多,并且大多对肝片吸虫有优良的驱杀作用。 三氯柳胺(肝三号)化学名称为:3,4',5-三氯水杨酰替苯胺。是我们在筛选牲畜抗肝片吸虫药物中发现的一种新药。其对肝片吸虫成虫作用显著,对童虫也有一定的驱杀效果,是一高效、低毒的抗肝片吸虫药物。其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较多,但疗效好而安全的药物却为数尚少。Boray氏和Happich氏(1968)曾用11种驱杀肝片吸虫的药物对绵羊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病做了效果比较试验,结果发现“拜耳9015”药物对牛羊使用,既安全,且又疗效高。国产“拜耳9015”是1971年武汉医药工业研究所合成的,兰州兽医研究所先后用该药进行了对绵羊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1),对黄牛肝片吸虫病的疗效和毒性观察(1972、1973),以及  相似文献   

8.
伊维菌素是驱线虫和体外寄生虫的新抗生素,属于大内环酯类药物,具有特殊的化学结构。在国外普遍应用于马、牛、羊、猪、犬等动物的线虫、蜱螨、虱、蝇蛆等寄生虫,驱虫效果甚好。国内也有用于牛、羊和猪寄生虫的研究报道。现将我们应用伊维菌素驱猪寄生虫的效果观察报告于后。 (一)材料与方法 1. 试验药物:伊维菌素(Ivermectin)为美国默克制药公司生产,商品名为伊弗默克  相似文献   

9.
解剖绵羊 69只 ,在 5 4只绵羊体检获寄生虫 2 4种 ,其中吸虫 6种 ,绦虫 (包括绦虫蚴 ) 6种 ,线虫 8种 ,羊狂蝇 1种 ,以及硬蜱、疥螨和球虫。当地的优势种是捻转血矛线虫、羊仰口线虫、哥伦比亚食道口线虫、粗纹食道口线虫、蛇形毛圆线虫、绵羊毛首线虫、肝片形吸虫、胰阔盘吸虫、前后盘吸虫、贝氏莫尼茨绦虫、羊狂蝇幼虫。腔阔盘吸虫、棘球蚴、丝状网尾线虫、硬蜱和疥螨为双城市首见虫种。丝状网尾线虫是黑龙江省绵羊寄生虫的新记录  相似文献   

10.
血防846,化学名称为六氯对二甲苯,又名海土尔,是一种有机氯制剂,本为驱吸虫药。用此药驱杀各种家畜的疥螨、蜱、虱等体表寄生虫,收到良好效果。共治疗285例,多数一次即愈,治愈率在95%。  相似文献   

11.
我国牛羊胰阔盘吸虫病的防治孙维东(吉林省兽医科学研究所长春130062)(一)分布与危害由于胰阔盘吸虫中间宿主蜗牛分布的局限性和终宿主接触疫原的机会等原因,牛羊胰阔盘吸虫病具有一定的地区性,我国仅有内蒙古、吉林、辽宁、黑龙江、贵州、四川、云南、福建、...  相似文献   

12.
印度列叶吸虫[Ogmocotyle indica(Bhalerao 1942)Ruiz1946]属背孔科Notoco-tylidae列叶属Ogmocotyle,为寄生于动物小肠内的小型吸虫。Price(1954)在美国动物园小熊猫体内发现印度列叶吸虫。邬捷(1959、1960、1982)在国内的小熊猫体内首先报告印度列叶吸虫及其病例。叶钟灼(1984)报告在对一小熊猫尸解中,收集印度对叶吸虫18600多条。我们对小熊猫寄生虫进行了研究发现印度列叶吸虫等6种寄生虫,均为主要致病性寄生虫,因此,我们对印度列叶吸虫用吡喹酮进行了驱虫试验。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兴安盟绵羊中华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chinensis)感染率高达64.8%,多年来未能得到彻底控制。我们于1990年在索伦牧场应用芬苯哒唑乳剂对自然感染中华双腔吸虫的绵羊进行驱治试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北京地区羊胰阔盘吸虫危害比较严重,特别是平谷县北部山区,有的羊群感染率高达40%,对发展养羊事业危害甚大。为此,笔者采用内服吡喹酮和注射7.5%吡喹酮以治疗胰阔盘吸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我国有些动物园对观赏动物的寄生虫作了初步调查,并进行药物驱虫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就部分驱虫药物在野生动物体的应用情况作一概述,谨供参考。 (一)抗吸虫药物 寄生于野生动物的吸虫种类很多,其中以片形吸虫、并殖吸虫和槽  相似文献   

16.
对铜仁地区5 个县( 印江、江口、松桃、沿河、思南) 的182 头役牛采用寄生虫学完全剖检法检查各类寄生虫,另采5 个县、35 个乡( 镇) 、87 个村的1537 头役牛粪便进行虫卵检查。检获的寄生虫经鉴定共计69 种,隶属于7 纲13 目25科37 属,其中吸虫32 种,绦虫3 种,线虫20 种,原虫8 种,蜘蛛昆虫6 种;粪便虫卵检查中共检出各类虫卵12 种。调查确定,肝片形吸虫等10 种寄生虫为本地区役牛寄生虫优势种;殖盘殖盘吸虫等8 种寄生虫为贵州省新记录。  相似文献   

17.
四氯苯磺酰替苯胺驱杀绵羊人工感染肝片吸虫童虫的效果观察已有报道。为了进一步观察对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驱杀效果,我们于1988~1989年进行了对绵羊自然感染肝片吸虫的驱杀效果试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稳定性效果观察和大面积防治试验,均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Closantel(译名伏基弗)是比利时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一种能杀多种家畜寄生虫的有效药物。该药对肝片形吸虫成虫有效已有记载,但对日本血吸虫是否有效尚未见报道。本试验拟以日本血吸虫成虫和4周龄肝片形吸虫人工感染黄牛,以观察该药对这两种寄生虫的杀灭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中华双腔吸虫(Dirocoelium chinesis Tang et Tang,1978)隶属于双腔科(Dicrocoelidae)双腔属(Dicrocoelium)。前作者报道该虫体寄生在牛羊的肝脏。但在狍体肝脏内寄生本虫种,尚为国内首次发现,野生狍为新宿主。标本保存在内蒙呼伦贝尔盟畜牧兽医研究所。 (一)虫体发现经过和自然条件 1.发现经过:1982年至1984年3月,我们对大兴安岭野生动物寄生虫调查,  相似文献   

20.
特敌克(Taktic)已被许多国家用于驱杀牛、羊、猪体外寄生虫,效果极佳,安全可靠,且对有机磷等药物已产生抗药性的虫种,也有较好的驱杀作用。近年来,我国广东、内蒙古等地也进行了对牛、羊、猪外寄生虫的驱杀试验,结果满意,但尚未见用于驱杀鸡体外寄生虫的报道。为此,我们于1986年8月进行了本试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