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连丰 《求索》2012,(11):49-50,184
1825年英国爆发了人类经济史上第一次经济危机,此后经济危机每隔一段时期就发生一次,宏观经济繁荣与萧条亦因此交替出现。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经济学家相继提出各种经济周期与经济波动理论以解释这种经济现象。本文拟以经济周期理论考察经济活动的固有规律及宏观经济运行机理,释解我国经济运行过程中各经济波动现象,并试图为我国当下社会有效需求不足、无效供给过多及企业员工下岗失业等现实经济问题提供可行解决之策。  相似文献   

2.
经济在繁荣与萧条中循环往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经济艰难时刻,格外需要政府、社会伸出温暖之手,建立社会安全制度,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3.
经济在繁荣与萧条中循环往复,是市场经济的常态。经济艰难时刻,格外需要政府、社会伸出温暖之手,建立社会安全制度,实现社会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4.
“泡沫文化”与“危险文化”伊洛有些经济学家,把经济活动中只顾眼前的和表面的繁荣,而不顾社会生产力的真正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形容为“泡沫经济”。我不知怎的,却把这种“泡沫经济”与当前社会文化生活联想起来了。在如今热火的“文化”声中,我觉得不但有一种“...  相似文献   

5.
高等教育改革不能丢了两个基本点复旦大学姜纬高等教育必须对合格的适龄青年具有吸引力大学文凭必须真正值得社会的尊重和获得较高的报酬在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的繁荣中,高等教育部门却陷入了相对的萧条和低谷;教师队伍因成了同年龄、同学历层次中的低收入组而大量...  相似文献   

6.
于莉娟 《小康》2008,(10):42-45
从华尔街扩散开来的金融危机让全球经济陷入下滑通道。更为严重的经济萧条也是很多人对美国经济的预测。“百年未遇的一次大危机,”格林斯潘如是评价美国的此次金融动荡。 事实上不仅是银行、金融机构,这是一次与房地产、与制造业、与整个产业市场相关度都非常高的一次危机,影响程度非常深远,而且也幅射到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我国入世以来加大了和国际市场的敲合,中国的金融市场开放让我们不能再像亚洲金融危机时那样独善其身。那么,中国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应对这一次冲击,本刊特邀经济学家专家和学者共同研讨,比较一致的意见是,应该将此次冲击作为调整和发展的契机。  相似文献   

7.
此报告主要依据的资料是在英国16—19岁的初涉世者中收集到的.这项研究报告包括了对英国四个劳动力市场中年龄分别为15—16岁和17—19岁的两组青年进行了为时两年的追踪研究的成果.四个劳动力市场是:斯温登(英格兰西南部一座繁荣的"新技术"城);谢菲尔德(英格兰北部曾一度著名的"钢城",现在正从传统工业的萧条中复苏);利物浦(英格兰北部的一个港市,深受本世纪中长时间经济萧条的冲击);柯科迪(位于邓迪与爱丁堡之间的一个苏格兰地区,一个由陈旧、萧条的工业、煤矿开采业和新兴技术业组成的混合体).资料的收集途径是邮寄问卷到6000名正值每年空暇的青年的住所.这些人的地址则是从学校档案中查到的.  相似文献   

8.
少儿图书市场:从萧条到繁荣李霞●一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熏陶了整整一代人,那已经是昨天的童话。●少儿读物出版空前繁荣,孩子们却发出一声声沉重的叹息,“我们没时间看书。”●出版业竞争激烈,少儿读物出版社却风景这边独好,缘何?●满书架装帧精美豪华的...  相似文献   

9.
2015年,巴西经济困难重重,创下了近年来多项最差纪录。过去五年内,巴西经济经历了繁荣、减速和停滞,而后陷入衰退,未来还面临着堕入萧条的风险。这一转变的触发因素是外部环境的逆转,根本原因却在于巴西政治经济结构的内部缺陷。  相似文献   

10.
全球房地产市场“软着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华 《观察与思考》2008,(12):46-49
目前全球房价正好印证了被称为“房地产业的凶事预言家”罗伯特·希勒作出的预言。7年前,希勒教授在《非理性繁荣》一书中预言,在未来的20年内,不动产价格将会下跌40%。此外,房地产泡沫的破灭很可能会导致一场经济大萧条。  相似文献   

11.
雷良玉 《湖湘论坛》2001,14(1):41-43
“新经济”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的《商业周刊》,是用以描述美国经济自1991年3月从谷底持续攀升以来,至今已连续112个月高速增长的奇迹的。什么是“新经济”?目前国际国内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按通常的说法,“新经济”就是以高科技、信息、网络、知识为其重要构成部分和主要增长动力的经济。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呈现周期性,在一定时期内有繁荣、萧条、恢复的不同阶段。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是一对彼长此消的矛盾。要降低失业率,就要努力扩大投资和提高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样就会引起通货膨胀率的上升;而…  相似文献   

12.
近期,越南经济增长过热,可能陷入繁荣与萧条的循环,这可能需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出手援助。而此前,越南还是外国投资者青睐的好地方。去年,人们普遍称赞越南是亚洲第五小虎。但今年,越南通货膨胀率高达两位数,贸易逆差激增,股市暴跌,人们对货币和金融部门心存忧虑。越南经济遭受重创。  相似文献   

13.
一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是其选择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并制定相应政策的重要依据。正确判别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发展特点,提出与之相适应的发展对策,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一、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及其特点在西方经济发展思想史上,经济学家们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阶段,作过许多有益的分析和探讨,这对于分析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及其特点,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美国经济学家罗斯托吸收李斯特、罗雪尔、施穆勒、熊彼特等经济学家划分经济发展阶段的方法,从世界经济发展史的角度,把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传统社…  相似文献   

14.
与处于经济衰退困境中的日本及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欧洲相比,美国正在“享受着均衡增长和低通货膨胀完美结合的快乐时光”。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革命化的进程中,美国迎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并将长久地持续下去,过去那种经济周期规律在美国已不复存在,这是美国主流经济学家的乐观看法。而另有一部分经济学家则认为,美国经济已产生严重的泡沫成份和崩溃隐患,目前的一些特征与本世纪20年代末世界经济大危机来临之前有着极其惊人的相似之处,高度繁荣正孕育着一场金融大风暴甚至经济大衰退。究竟如何评估美国经济的现状和未来,近年美国经济界展开了一场见仁见智的辩论,官方高层人士也发表了谨慎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许文彬 《台声》2011,(11):38-39
11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诞辰145周年纪念日,今年也是辛亥革命100周年。缅怀这位革命先行者,回顾两岸的历史沧桑,令人不禁有诗圣杜甫的“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的无限感触。放眼海峡风云际会,和平繁荣前景可期。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省经济增长速度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总量也跨入全国十强行列。然而,横览世界,无论在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经济运行都是有规律、有周期的。繁荣与萧条总是交替出现。作为政府,在经济繁荣的时候要想到萧条时应该怎么办。何况我省在大好形势下还有诸如产品质量、企业效益低下、资金短缺等一系列问题。作为人大代表,要想人民之所想,想政府之未想——从全省经济发展大局和长期稳定出发,我在去年的省八届人大五次会议上提出"推动我省经济高速、高效、持续、稳定运行应该实行消费启动"的建议,并在分团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向马忠臣省长当面提出了这个看法。马克思说:"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但是没有  相似文献   

17.
在营造“三个环境”的大讨论中 ,我的内心很不平静 ,一连几天 ,处在这样的回忆中 :1990年前后 ,一些强国对我们的国家实行全面经济封锁 ,几乎全世界知名经济学家都为我国捏一把汗 ,可是从这年之后的 13年里 ,我国的经济不但没有垮 ,还空前地繁荣起来了 !一些世界经济学家还预言2 1世纪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时代。是什么力量使我们的国家变得这样富强 ?回答很简单 :是改革造就出的民营企业这个新的社会阶层 ,帮助我们的祖国繁荣强大 ,并使人民富裕起来。从沿海发达省市的实践来看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 ,是增加地县财政收入 ,安排失业人员就业 ,…  相似文献   

18.
报刊文萃     
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认为:95股市重在“稳”字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日前说,今年股市应该稳定调整,不要人为哄抬使之火爆,债券可能成为今年证券市场的主角。 刘国光认为,理论界和地方部门以及企业界都有一些人希望通过通膨刺激经济高增长,这是不合适的。尤其不能利用放松银根的办法来刺激股市繁荣,这种作法只能对小部分人有利,它不是让股市真正发展和繁荣,而是给整个经济带来加剧  相似文献   

19.
钟迅 《政策》2000,(4):52-53
《来自竞争的繁荣》是德国经济学家路德维希·艾哈德(LudwigErhard,1897-1977)描述战后西德由计划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过程的总结性著作。作为战后联邦德国首任经济部长,艾哈德是这场改革的总导演。他成功地创立了“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使战败的德国摆脱了动乱和封建传统,一跃成为世界高生产率及高度繁荣与稳定的国家之一,艾哈德因此被称为“经济奇迹之父”和“社会市场经济之父”。  相似文献   

20.
刘彦伯 《求索》2013,(5):86-88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刺激下,美国农业在1914年到1920年间经历了史无前例的繁荣。同时,由于战争期间农业生产能力,尤其是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产能力过度膨胀,在战后造成了严重的生产过剩,并直接导致农业自1920夏天年开始陷入长期的萧条。在政策层面,美国政府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实行的一系列农业管制政策,一方面成为20年代美国农民寻求政府对农产品价格实行支持政策的事实依据,另一方面也为美国政府形成系统的应对农业萧条以及宏观调控政策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