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7日龄健康肉用仔鸡气囊接种鸡毒霉形体(MG)HS2心株,3~5d后出现典型的MG感染症状,其呼吸系统(主要为气管、肺及气囊)发生一系列病理组织学变化。采集感染鸡及对照鸡的气管经固定、脱水、临界点干燥、镀金后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可见感染鸡气管粘膜明显水肿,纤毛部分或全部脱落等,而对照组鸡气管则无任何病变;光镜下可见感染鸡的气管粘膜水肿增厚1~2倍,粘膜下层单核白细胞聚集,其间有数量不等的淋巴细胞集团,粘液细胞减少或消失;气囊粘膜水肿增厚,有淋巴细胞增生而形成的串珠样结构;肺组织中有淋巴细胞增生形成的结节病灶,而对照鸡呼吸系统的组织切片在光镜下无任何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某养鸡户用笼养方式饲养来航鸡 80 0余只 ,2 0 0 0年 1月 ,部分鸡出现流鼻液 ,流泪 ,颜面、下颌、垂肉水肿 ,以后鼻液增多并变粘稠 ,排绿色粪便 ,产蛋量明显下降。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鸡 ,鼻腔、眶下窦内充满水样乃至灰白色粘稠粘液。鼻腔、眶下窦及气管粘膜呈现卡他性炎症 ,下颌皮下组织浆液性浸润。病原检查和人工感染试验 无菌取病鸡眶下窦的渗出物 ,涂片、瑞特氏液染色、镜检 ,见病料中有两端浓染的小杆菌。将上述病料接种于鸡血清鸡肉汤琼脂、鸡肉汤琼脂和普通琼脂平…  相似文献   

3.
目前,有些鸡场采取气雾免疫方法对幼雏进行免疫,这种方法有很多优点,但是,据国外报道,在气雾免疫中如果混入鸡败血性支原体,可以造成幼雏的大批死亡。我们经过实验证明,鸡败血性支原体污染鸡群的雏鸡,在进行鸡新城疫Ⅱ系疫苗气雾免疫时,可引起30%以上的死亡。雏鸡在气雾免疫后3~5大出现呼吸困难,扬脖喘息,导致死亡。剖检可见到急性炎症病理变化,呼吸道充血水肿,气囊膜增厚水肿,有大量淡黄色浆液性渗出液;并从表现呼吸道症状的雏鸡分离到鸡败血性支原体,血检可检出抗体。这可能是活疫苗气雾进入呼吸道,损伤粘膜表面组织而使隐性感染的鸡败血性支原体侵入组织而致病。一般在正常情况下,存在于幼雏呼吸道的支原体是不易引起发病的,而当活疫苗气雾后由于诱发作用才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病(Infections coryya)是由鸡嗜血杆菌(简称HG)所引起的鸡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受害器官主要是鼻道和鼻窦。本病主要发生在中雏,开产鸡中有时也有发生,发病率较高,强毒株可引起高的死亡率,一般死亡率较低。潜伏期短,感染后1~3天即表现症状,鼻道和鼻窦有浆液性到粘液性的分泌物,睑部水肿,结膜炎,进而出现头部水肿,下呼吸道感染后可出现罗音。常伴有腹泻。发病后产卵率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表明,鹌鹑是贝氏隐孢子虫的新宿主。贝氏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和鸡体内的发育过程基本相同,潜在期均为3天,开放期分别为4~14天和4~24天,虫体的主要寄生部位为法氏囊、泄殖腔和呼吸道,发育的基本过程为3代裂殖生殖、配子生殖和孢子生殖,很少见到薄壁型卵囊。虫体形态大小在二者体内无差别,首次出现时间差别不大。经口感染,贝氏隐孢子虫可引起鹌鹑的发病与死亡,发病率为13.3%,病死率为100%,病程为2~3天。发病后主要表现为伸颈、张口呼吸和翅下垂。剖检可见气管粘膜水肿、粘液增多。H.E.染色可见气管粘膜表面有大量嗜碱性虫体,有时有大量细菌寄生;轻者粘膜上皮细胞纤毛消失,重者粘膜上皮脱落;固有层充血水肿。嗉囊注射接种表明,贝氏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不存在从消化道向气管的移行。  相似文献   

6.
鼻腔免疫禽流感灭活疫苗对鸡呼吸道肥大细胞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文  杨倩 《中国兽医科学》2006,36(10):837-841
用添加CpG的禽流感病毒(H5亚型)灭活疫苗对7日龄罗曼公鸡进行鼻腔免疫,14日龄加强免疫一次;分别于首免后第3、5、7周剖杀,取鼻腔、喉部、气管、气管叉及肺组织,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显示肥大细胞,观察呼吸道各部位肥大细胞的分布及数量变化。结果显示,首免后第3周气管和气管叉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第5周时喉部和气管叉黏膜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气管黏膜中肥大细胞数量也极显著增加(P<0.01),第7周肺中的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增加(P<0.05);肥大细胞的数量在喉部最多,气管叉次之,气管和肺较少。试验结果表明,局部黏膜免疫可增加呼吸道肥大细胞的数量,肥大细胞可能参与黏膜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7.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和病理学诊断、血清学检测、病原分离鉴定等,对8群流行性鸡白痢病和2群康复鸡群的研究表明,鸡白痢病对整个养鸡周期都具危害作用。通常表现为以拉白痢或呼吸困难为主征的急性败血型,有时表现关节炎型或神经型。育成鸡白痢病以滑膜炎为特征,以胫跖关节和胸骨滑液囊肿大为主要表现;成年鸡白痢病以隐性感染多见,在应激因素影响下,偶尔也可发生急性流行。  相似文献   

8.
在贵阳黔灵公园动物园从成都动物园来贵阳展出的黑豹发生疑似传染性肠炎而死亡(经剖检,未作病原确诊)。接着1只非洲雄狮发病死亡,经症状观察,剖检变化,组织学检查以及WBC计数、HA和HI试验,确诊为泛白细胞减少症。剖检变化 死狮尸僵不全,唇、齿龈、下颌水肿,手触有波动感,牙齿龇咧。①剥离胸部皮肤,皮下有淡黄色渗出液。②肺和气管充血和出血,气管呈红色,肺尖叶、心叶、膈叶等气肿,肺泡明显,肺门淋巴结出血。③脾萎缩,呈紫蓝色。④肾  相似文献   

9.
从临床防治效果、病理学和感染病原重分离等方面对中药制剂神草百毒散防治鸡慢性呼吸道病的效果进行了全面考核验证.结果,该方剂对本病的治愈率达93.75%,保护率达81.82%;病理损伤程度和病原重分离率比相应对照组轻和低,表明该制剂对鸡慢性呼吸道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并可提高机体对鸡毒霉形体感染的抗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为验证鸡胚传代对H3N8亚型马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影响,利用F3代马流感病毒经鼻腔感染2匹蒙古马,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对1例临床症状明显的马进行了病理组织学观察和抗原定位。结果表明,该人工感染马镜检病变明显,鼻黏膜、气管、肺、心肌、肝、肾和脾等组织器官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充血、淤血、水肿,并伴以各实质细胞的变性、坏死以及炎性细胞的渗出和增生。其中呼吸系统病变最为严重,肺表现为支气管性间质性肺炎。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病毒抗原主要存在于呼吸系统的黏膜上皮组织中,初步证明了马流感病毒F3代对马具有致病性。  相似文献   

11.
鸡大肠杆菌病在接种后48小时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是急性败血症和亚急性炎症变化。其主要特征是在各脏器均可见到细菌团块,组织发生充血、出血及水肿,大部分病鸡在脏器表面附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在接种后1周时,病理学变化由急性、亚急性转为慢性阶段。各脏器表面的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发生机化,并在肺、心及肝脏等组织内出现肉芽肿性结节。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鼻炎系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llinarum)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流水样鼻涕,面部水肿和流泪为主要特征。本病现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我国虽未见有本病的详细报道,但资料表明,一些地区曾有类似于本病的鸡病发生。为建立SPF鸡群的检测方法,我们对人工感染本病鸡只进行了病原学和血清学诊断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雏禽曲霉菌病及其防治阿尔孜古丽(山东省胶州市阜安兽医站266300)曲霉菌病是鸡、鸭、鹅常见的呼吸道真菌病,尤其雏禽常呈急性爆发,死亡率较高,孵化育雏阶段尤为多见。本病的特征是呼吸道(尤其是肺和气囊)发生曲霉菌性肺炎。1病原曲霉菌病的病原主要是烟曲霉...  相似文献   

14.
鸡毒霉形体 (Mycoplasmagallisepticum ,MG )是鸡慢性呼吸道病 (Chronicrespiratorydisease ,CRD)的病原。随着养鸡业集约化程度的提高 ,饲养方式的改变以及饲养密度的提高 ,在通风不良、空气中氨和灰尘增加或气温骤降等环境中极易诱发鸡慢性呼吸道病 ,甚至接种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和传染性喉气管炎弱毒疫苗后也都可能诱发本病。鸡感染MG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呼吸时发出罗音 ,严重时张口呼吸。MG分布于世界各国 ,可通过水平和垂直方式传播。因此 ,它在鸡群中可长期存在和蔓延。根据血清学调查 ,鸡群的感染率为 5 0 %…  相似文献   

15.
鸡败血性霉形体病免疫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败血性霉形体(Maycoplasma gallisepticum,简称MG)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的病原菌。本病多发生于1~2个月龄鸡,主要侵害呼吸道粘膜,附着于表层细胞,由于毒素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常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漏,窦炎,结膜炎,气管炎和气囊炎等。临床表现为气管罗音、流鼻汁、咳嗽、食欲减退、体重减轻、产卵量下降、孵化率及成活率降低等。带菌状态雏鸡常由于活苗气雾免疫而造成大批死亡,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本病可经卵传染,是不易清除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北京地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原的电镜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简称IBD)是鸡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率高等特点,死亡率约在5~30%。本病以法氏囊和其它淋巴组织细胞大量破坏为特征,感染后引起免疫机能不全,使正常疫苗免疫效果降低或无效,结果使鸡对外界多种病原抵抗力降低、易感性增强或使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鼻炎是一种由鸡嗜血杆菌所引起鸡的急性呼吸道疾病,广泛地流行于世界各国,近年来,我国的北京、陕西、云南、河南及山东等省市曾先后有本病发生。1988年11月,安徽省巢湖市某户饲养的良种罗曼蛋鸡父母代爆发了一种鼻腔与窦发炎、流鼻涕和脸部肿胀以及红眼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现场调查,结合临床解剖、病原涂片、动物接种、琼扩试验的结果,确诊为由鸡嗜血杆菌所致的传染性鼻炎。  相似文献   

18.
鸡毒支原体(MG)、鸡滑液囊支原体(MS)、副鸡禽杆菌(APG)三重PCR诊断对于鸡呼吸道疾病的鉴别诊断和防控有着重要意义。本次试验首先对三重PCR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之后对多种病原的DNA进行扩增以确定本方法的特异性,调整MG、MS和APG的DNA浓度以确定本方法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利用优化后的反应条件,本试验建立的诊断方法能够同时扩增出长度为453 bp(MG)、328 bp(MS)和241 bp(APG)的特异性片段,而大肠杆菌、鸡白痢沙门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阴性对照样品在检测时则无条带产生。对三种病原的混合DNA进行10倍梯度稀释,确定MG、MS和APG的最低检出量为5×10^-3ng/μL。对37份临床样品的检测结果表明,三重PCR的检出率和单重PCR的检测结果一致,且可同时检测出两种或三种病原同时感染。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建立的MG、MS和APG三重PCR诊断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较高的灵敏性,可用于鸡呼吸道病的诊断和防控。  相似文献   

19.
鸡霉形体(MG、MS)是鸡慢性呼吸道病(CRD)及传染性滑液囊炎(MS)的病原菌。本病多发生在1~3个月龄鸡,主要侵害鸡呼吸系统及关节。病原体附着于表层细胞,由于毒素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变化。常出现浆液性、粘液性鼻漏、窦炎、结膜炎、气管炎、肺炎和气囊炎及关节炎。临床症状常表现流鼻汁,眼睛肿,甩头,咳嗽,气管罗音,呼吸困难,食欲减少,体重减轻,跛行,瘫痪,产卵量下降,孵化率及成活率降低等,造成的经济损失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些大鸡场,由于饲养理管不当,污染是严重的。据  相似文献   

20.
鸡毒霉形体(MG)感染通常称为鸡慢性呼吸道病(CRD)。目前,CRD已成为威胁我国养禽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在集约化养鸡场,尽管MG不一定引起明显症状,但给养鸡业带来一定经济损失。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鼻漏,呼吸道出现罗音,咳嗽,且病程较长;主要病变是鼻道、副鼻道、气管、支气管及气囊发生卡他性炎症并有多量渗出液。本病多爆发流行于冬春季节,对肉仔鸡、雏鸡的危害较为严重;常和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大肠杆菌病并发感染,危害更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