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0 毫秒
1.
协商民主在我国经历了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日趋科学和理性化:参与主体由政治精英趋向于社会各阶层的多元化;参与方式由政治机构的商讨趋向于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多样化;参与领域由政治决策的磋商趋向于覆盖社会民生各个方面;参与制度由政治制度趋向于社会生活和管理方面的各项制度.虽然如此,但是人民政协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不够;参与民主协商的各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民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完善;协商民主的组织管理模式尚待进一步创新.这些问题较严重地制约着我国协商民主的全面发展.要促进我国协商民主的健康发展,必须建立体系化的协商民主的各项制度,确保各协商民主参与主体的地位平等,扩大和务实协商民主的参与方式和途径,引导协商民主深入社会生活,促进社会发展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孟大志 《学理论》2009,(5):65-66
协商民主为多元权力主体间提供了一种有效、稳妥妁博弈方式。以制约行政权力的膨胀,从而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有效实现,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一种有益的思考路径。市场经济的发展、党对发展基层民主的高度重视等因素有利于我国基层协商民主政治的发展。目前.发展基层协商民主仍需要加强主体平等性、民主程序等方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一些西方政党在现代民主政治进程中,为了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党内民主建设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尤其突出的是把公共政治生活中的竞争性民主和协商性民主引入到党内,进一步拓展了党内民主发展路径;一方面加强党内竞争性民主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注重党内协商性民主制度建设.以协商性民主弥补竞争性民主制度的某些缺失,坚持走竞争性与协商性兼容之路,延伸和更新党内民主的传统功能,以提高政党的竞争力、生存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4.
民主既是一种政治理念,又是一套政治制度。在借鉴西方民主理论成果和开发中国传统政治资源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协商民主作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新路径。中国共产党对协商民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确定了协商民主的社会主义规定性,明确了协商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二是将协商民主视为群众路线在政治领域内的体现,谋求协商民主广泛化、多层次、制度化的实现机制。在实践层面,协商民主制度表现为不同的形态,增强了公众有序政治参与的有效性以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以协商促进民主已经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改革时期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5.
依据"实践发展-法律与政策指向-理论回应"的三维分析框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进程大体上经历了"选举民主主导""协商民主后来居上""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协同发展"三个发展阶段。未来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需要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协同发展的框架下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是通过强化制度设计,在坚持协商无果必经投票表决、投票表决前充分协商沟通和重要决策投票表决与一般抉择诉诸协商相结合等原则下建立和完善协商与投票表决衔接机制,致力于促进协商与投票表决机制的有序衔接转换;另一方面是立足于基层民主自治,通过法治、问责、便利化民主参与平台建设和公民教育等途径,致力于提高农村基层民主质量。  相似文献   

6.
协商性民主是与竞争性民主、非竞争性民主相对应的一种民主形式,是在经济高速增长条件下化解冲突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是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政治选择。现阶段我国也具备发展协商性民主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等多方面基础和条件。发展协商性民主的关键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建设,引领和创设和谐的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而实现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7.
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民主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论断,既表明党领导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同时也表明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将是党进一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前进方向.要有效地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还必须着力破解体制上存在的参与渠道不畅、表达机会失衡、协商主体地位不够平等、协商程序不够规范、协商民主监督机制不够健全等诸多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性安排,努力在推进协商渠道多样化、协商主体平等化、协商程序制度化、协商制度法律化等方面下功夫,进而保障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达成具有合法性的共识.  相似文献   

8.
协商民主理论倡导公民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审议等方式,参与公共决策和政治生活,其对于缓解各个群体之间的矛盾冲突,营造社会互信具有积极作用.以协商民主理论为指导,完善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机制,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发展党内民主,优化政府决策,推进社会组织和公民社会建设,是不断化解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增进社会和谐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把"协商民主制度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一项基本建设,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是当代中国政治生活和政治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任务。特色鲜明的政治创造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各协商主体通过充分、民主、平等、真诚的对话、讨论达成一致,共同参与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从而最大程度地缩小政治差  相似文献   

10.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农民的民主意识与参政议政能力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实践形式多样化发展,这些都使农民想要表达政治诉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当前我国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缺陷,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夯实农村物质基础;培养农村基层协商民主协商主体的民主意识,提高农民参与政治的能力;转变政府职能;创新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实践形式,开拓农民政治参与的渠道;促进农村基层协商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发展等路径来解决。  相似文献   

11.
12.
直接民主与间接民主是民主的两种实现形式。在现代性的语境中,大规模的直接民主在政治上缺乏现实性,间接民主成为民主政体中的主流方式。间接民主作为一种治理模式本身也存在着由“代表权”与“科层制”引发的内在矛盾,这使得其运作往往会产生反民主的结果,对此可以从政府制度的完善与成熟市民社会的培育两个方面着手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於华 《学理论》2010,(14):9-11
民主既是普适的又是特殊的,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自己的中国特色:其本质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政治原则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基本保障是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在内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14.
15.

Critical theoretical models usually aim to explain complex sociopolitical realities and open some space for constructive change. The "ethnic democracy model," developed by the Israeli sociologist Sammy Smooha, comes to justify the existing state structure in Israel in which democracy is selective and differential vis-à-vis the various social groups in Israeli society. A systematic critique of this model demonstrates the attempts made by Israeli political sociologists to turn the ethnic nature of Israeli democracy into a stagnant ideal-type in a time where regime dynam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s considered an ideal in world politics. In order to pinpoint the deficiencies in the ethnic democracy model, multiculturalism is utilized as a normative theory that better explains the sociopolitical reality in Israel. This paper concludes by suggesting searching for state recognition of the political benefits of differentiated citizenship and group rights to reduce the rising ethno-cultural conflict in Israeli society.  相似文献   

16.
In the intellectual confusion prevailing since the demise of Marxism and "marxism", the attempt is made to define democracy as a matter of pure procedure, explicitly avoiding and condemning any reference to substantive objectives. It can easily be shown, however, that the idea of a purely procedural "democracy" is incoherent and self-contradictory. No legal system whatsoever and no government can exist in the absence of substantive conditions which cannot be left to chance or to the workings of the "market" but must be posited as objectives of political activity. The confusion results from a deficient understanding of what makes a society and an empty idea of "freedom". The objective of politics is not happiness, an affair to be left to the individuals, but it certainly is liberty understood as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polity; it is also the pursuit of the common good, defined as the sum of the prerequisites and facilitations of individual autonomy depending on collective action, and as the realization of commonly agreed collective goals.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以党内民主推进社会民主,应看作是中国进行渐进性政治体制改革的合理路径选择,是符合中国实际情况,代价最小收益最大,最能获得各方面认同而形成最大共识的改革方案。但如何发展党内民主,目前仍有不少问题,如党内民主的可能性问题,党内民主建设的顺序问题,对民主集中制的理解问题,如何有效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问题,我们都需要进行认真地讨论,其中一些错误的观念也需要澄清。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