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李宗仁故居富有传奇色彩,其蕴藏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使之在桂林的历史文化中脱颖而出,具有吸引大量游人游览的独特条件。然而,故居的旅游现状并不理想,每年到故居参加的人数还不到10000人,不及台儿庄大战纪念馆一周的客流量。要改变这种旅游现状,应有故居保护与开发利用的新思路:改变观念,提高认识;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扩大李宗仁故居的知名度;转变经营理念,联运周边景点;争取涉台文物保护资金;进一步正确处理李宗仁故居保护和利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杨飞 《湘潮》2008,(8):49-50
李宗仁是国民党著名高级将领,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李宗仁流亡美国。 1965年,在周恩来等的精心安排下,思乡心切的李宗仁冲破重重阻扰,由美国辗转回到祖国。归国后,李宗仁受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1998,(1)
1965年春,周恩来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后,果断地提出:李宗仁回国的时机已经成熟。这一信息,通过秘密渠道迅速传往美国新泽西州李宗仁的住处。李宗仁心领神会,以最快的速度于4月22日到美国移民局办妥去欧洲的护照。美国移民局以为李宗仁夫妇是去欧洲旅行,故未向联邦调查局报告。6月13日,李宗仁离美飞瑞士。周恩来获悉了这一消息后,立即向程思远转告了有关安排。7月12日,周恩来得到消息:台湾国民党方面可能已经知道了李宗仁的行动。他立即通知在瑞士苏黎世的有关人员:李宗仁一行务必在13日下午2时离开苏黎世,前往卡扭奇。李宗仁按…  相似文献   

4.
1963年7月的一天,意大利女记者奥古期托·玛塞丽采访李宗仁先生。当她问道,李先生,作为中国当年的代总统,请你谈谈你在14年前那场战争中失败的感想好吗时,李宗仁先生想了想,  相似文献   

5.
赵玫 《党课》2011,(5):119-121
不曾来过遥远的韶关。只记得写《胡蝶》时第一次听到韶关这个地方。那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1942年8月。战乱中胡蝶一家逃离香港,辗转内地,曾暂居韶关。  相似文献   

6.
2006年9月9日上午10时,我们应邀参加了在毛主席纪念堂纪念毛泽东逝世30周年的活动,在活动中我们有幸相识了李宗仁最小的孩子李玉珠女士。退休前她任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文献情报研究室研究馆员(教授)。李玉珠女士气质非凡,高鼻梁,标志的嘴唇涂了口红,棕色齐肩的卷发,修长笔直的体形,穿紫色套装、高跟皮鞋,看上去不足60岁,她灿烂的微笑,委婉的点头,自然的表露出高贵、典雅、智慧和大气。其实她已经70岁了。  相似文献   

7.
她,10岁亡母,16岁丧父,却以乐观的心态面对一次次灾难; 她,清贫如洗,却怀着美好的憧憬和远大的理想走进大学校园; 她,历经磨难,收获着坚毅、乐观和感恩。  相似文献   

8.
她是中国第一代获得学士学位的女大学生,在年仅35岁之时就担任赫赫有名的金陵女子大学第一位中国校长;她也是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并连续执掌该校长达23年;她又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  相似文献   

9.
1949年1月,国民党政权风雨飘摇。至1月21日,蒋介石在一片质疑声中无奈宣布下野,并有文告称:“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其职权。”而在这一时期上台的李宗仁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一个“象征“罢了,和蒋介石共事多年,他深谙蒋介石“虚让实控”的政治伎俩。于是,李宗仁后来借口体恙就医,远走美国。5年后(即1954年),李宗仁被蒋介石免去副总统职务,成为一介平民。  相似文献   

10.
何士龙 《党课》2012,(20):102-107
她被普遍认为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她曾经被票选为100位影响世界的历史人物之一;她25岁登基,掌管王权45年,为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她美丽聪慧,拥有数不清的追求者,却最终选择了孑然一身,孤独一生。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一生     
《党课》2010,(2):80-81
当你1岁的时候,她喂你吃奶并给你洗澡;而作为报答,你整晚整晚地哭;当你3岁的时候,她变着花样给你做菜;而作为报答,你任性地将一整盘不爱吃的菜拨在地上;  相似文献   

12.
1925年7月15日,她出生在美国阿肯色州的一个农民家庭;13岁时,她第一次从作家斯诺的《西行漫记》中认识了中国;20岁时,她嫁给了中国农业部特派留学生黄元波;21岁时,她随丈夫来到了中国;28岁时,她来到了七朝古都开封,走上三尺讲台,成为河南大学的一位外籍教师;50岁时,在周恩来总理的专门批示下,她如愿以偿地加入了中国国籍。在中国的62年,她在国外报刊发表文章1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5本,成为一名孜孜不倦向西方传递中国声音的文化交流“红娘”;在河南大学执教的55年,她培养出数千名本科生、300多名硕士生和2名博士生。如今已年逾八旬的她仍在为发展河南的教育事业而奔走呼号。这一切,都源于一个简单的信念:“我爱这个伟大的国家,我爱这里的人民”。她就是Shidey-wood(中文名:吴雪莉),河南大学外语系名誉主任,博士生导师,教授,河南省政协委员。从她的讲述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一个外国人眼中的改革开放30年。  相似文献   

13.
蔡锷,湖南邵阳人。他师从梁启超、潭嗣同,早年接受维新思想,曾担任云南军政府都督,与云南唐继尧等人发动护国战争;李宗仁,广西人。国民党政府的代总统,陆军一级上将,先后参加护国战争、护法战争、北伐战争、抗日战争。1949年1月蒋介石“引退”后,任代总统。曾派代表团到北平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和平谈判,国民党败退后前往美国。1965年,李宗仁夫妇在周恩来总理安排下回国。  相似文献   

14.
布迪·德维的家位于海拔3000多米的印度西北边陲喜马偕尔邦马朗村。她今年70岁,是一个丈夫依然在世的“寡妇”。14岁时,她和一个比自己小两岁的男孩结婚;与此同时,她又被许配给丈夫的弟弟。半个多世纪后,其中的一个丈夫已经病逝,剩下的那个跟她相依为命。  相似文献   

15.
晓良 《党建文汇》2002,(12):5-5
有两件事让人们的眼光集中到这个叫冯珏的女子身上,一是她从搜狐的广告销售做起,28岁就成为搜狐的副总裁;另一件是她出身书香门第,她的外公是哲学家冯友兰,母亲是女作家宗璞。  相似文献   

16.
她是一位68岁的家庭妇女,有着48年的党龄;她为了祝福祖国体育健儿勇创佳绩,坚持6年多默默绣荷包。  相似文献   

17.
1965年,李宗仁回国,对于在台湾的白崇禧来说是致命的一击。李宗仁一回大陆,白崇禧牵制李宗仁的价值消失,白崇禧也就自身难保了。果真如此,李宗仁回大陆后,蒋介石迁怒于白崇禧,命令毛人凤对白氏直接采取制裁行动。毛人凤将这一任务交给谷正文办理。  相似文献   

18.
何士龙 《党课》2010,(2):100-104
33岁以前,她还是个孤独的、被欺侮的可冷女子;33岁以后,她却成了一位“集一切尊贵、幸福和威严于一身”的女皇。是机缘巧合还是命罩注定?是幸运女神的眷顾还是自我努力的回报?  相似文献   

19.
<正>1996年8月,在北京的一处住所内,几个人正与一位老人交谈,一句"台儿庄就是你的娘家",怦然打开了这位老人闭锁的心窗,两行清泪泉涌而出。那么,这位老人是谁,她与台儿庄又有怎样的情结?要了解这位老人,先了解一下与这位老人的一生有密切关系的两个人。一位是她的丈夫李宗仁,中国国民党"桂系"首领,曾任"中华民国"首任"副总统"、"代总统"。抗日战争爆发,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取得台儿庄大捷,这是对日抗战爆发后中国军队首次于正面  相似文献   

20.
著名湘剧表演艺术家彭俐侬以之她,从不满12岁进田汉领导的中兴湘剧团,到54岁谢世,在艺术舞台上驰骋了整整42年;她,1956年3月30日在鲜红的党旗下宣誓,成为湖南省戏曲界第一名共产党员,为党的戏剧事业奋斗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她,曾经12次为毛主席演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