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近现代革命经历最全面在1946年朱德60寿辰时,中共中央致他的祝词说:“你是中国人民六十年伟大奋斗的化身”;周恩来的祝词说:“你的革命历史,己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2.
李春敏 《理论视野》2008,(12):52-54
马克思把资本主义历史条件下的知识分子归之为“总体工人”的一部分,恩格斯则把其称之为“脑力劳动无产阶级”,并认为“他们负有使命同自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兄弟在一个队伍里,并肩地在即将来临的革命中发挥巨大作用,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时期,知识分子始终是一支重要依靠力量,“工农没有革命知识分子静肚,不会提高自己。工作没有知识分子,不能治国、治党、治军。政府中,党部中,民众运动中,也要吸收革命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3.
傅国涌 《各界》2010,(12):79-82
读书和“革命学” “读书不忘革命,革命不忘读书”,是孙中山一生的信条之一。他曾对日本友人说过,“我一生除革命外,唯一的嗜好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便不能生活。”自香港西医书院完成学业以来,哪怕是在颠沛流离的流亡岁月,或者政务繁忙的从政时期,他也不忘读书,可以说,读书伴随着他一辈子,尤其革命受挫之际,读书更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主要部分。他认为,如果一个人不读书便会跟不上时代,变成一个落伍者。  相似文献   

4.
才伟峰 《党政论坛》2010,(16):34-35
曾被称为新华社“首席记者”的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始终把新闻作为指导革命运动、教育人民、打击敌人的重要工具和武器。他指出:“报纸的作用和力量,就在它能使党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工作任务和工作方法,最迅速最广泛地同群众见面。”“报纸是指导工作教育群众的武器。”他的革命生涯始终与新闻实践紧密相联,并从来没有脱离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5.
党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植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革命理论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目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其目标是引领伟大的社会革命,推进社会革命符合历史规律地向前发展,又不断在社会革命中推进自我革命,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具有深厚的理论逻辑、政治逻辑和实践逻辑。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始终坚守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为人类进步事业做贡献的革命情怀,凸显了党以自我革命精神破解“历史周期率”的坚定决心和制胜秘诀,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勇于以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政治品质。  相似文献   

6.
反腐倡廉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应有之义,其内涵包括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赢得民心的重要法宝、反腐倡廉的本质是我们党的深刻自我革命、伟大建党精神蕴含着反腐倡廉自我革命品质三个方面。建党百年来,反腐倡廉构成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鲜明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进行了“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探索实践”、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进行了“群众运动式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行了“法制化、制度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正在进行“立体化反腐倡廉的探索实践”。新时代新征程,应以伟大的自我革命精神推进党的反腐倡廉建设,即以自我革命精神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教育、加强党的领导和自身建设、进行反腐倡廉的系统治理。  相似文献   

7.
在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中,有一位被授予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将军。他就是我军唯一的外籍将军洪水。洪水,原名武元博,早年追随胡志明去法国,从事革命活动。1924年,胡志明作为共产国际东方部代表来到广州,他号召国内以及旅居国外的越南爱国青年到广州来。洪水响应号召,放弃了优裕的家庭生活,于1925年初到达广州。他和黄文欢、范文同等一起参加了胡志明主办的越南革命青年训练班,并参加了胡志明的越南革命青年同志会(越南共产党的前身),成为早期的越南共产党人之一。经蔡畅介绍…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重要论述体系完整、内涵丰富:从“是什么”维度,阐明了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涵义特征;从“为什么”维度,分析了新时代坚持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战略考量;从“怎么办”维度,提供了新时代推进中国共产党自我革命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使孙黄两位杰出人士走到一起 宫崎的师傅犬养毅说:“(宫崎)滔天实在是一个微妙有趣的男儿。外务省本来是派他去调查中国革命的秘密结社的,他却变成了中国革命党的同路人,忘记了自己本来的任务,与孙文意气相投……”  相似文献   

10.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完整提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概念,概念分解法具有逻辑上的严谨性和方法上的科学性,是对其进行概念阐释的一种可行方法,由概念拆解和概念合取构成。从概念拆解看,“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由“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组成,“党的自我革命”指向党的革命性锻造,在其限定之下“制度”“规范”特指党的自我革命制度和党的自我革命规范,两者刚柔并济、动静相宜,“体系”则是两者走向系统集成、协同高效的标志。从概念合取看,作为全面从严治党和全面依法治国共同作用的产物,“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是中国共产党和国家立法机关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自我革命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制定的、规范各级党组织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活动和全体党员在党的自我革命中的行为、由党的纪律和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和法律规范体系的总称。其外延用公式表述为:“党的自我革命制度规范体系=党的自我革命党内法规制度体系+党的自我革命法律规范体系+两者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次“伟大革命”理论,是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纪念大会的报告中提出的。第一次伟大革命是辛亥革命;第二次伟大革命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第三次伟大革命是以改革开放为特征的新的“伟大革命”。以往,我国学界注重讨论的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探寻唯物史观的理论根据。现在,我们上溯到鸦片战争时期,从历史的宏阔视野,继续探讨跨越“卡夫丁峡谷”理论,对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革命话语在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中的最新阐述和实践表达。党的革命话语体系中的“自我革命”虽不属于“政党革命”和“社会革命”的范畴,但不是孤立在社会革命之外的。党的自我革命与社会革命之间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呈现出辩证立体的关系,在互动关系上党的自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重要引领、社会革命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有效动能。中国共产党肩负着勇于自我革命和推进社会革命的双重使命,这是由党的革命属性和使命追求所决定的,同时也是自身百年奋斗历史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以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新征程上,只有永葆自我革命精神,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把党建成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才能成功回应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的重大命题。  相似文献   

13.
建党前后,李大钊曾经七次抵达黄浦江畔进行革命活动。 1916年1月底,正在日本留学的李大钊从横滨搭乘法轮赴上海。他这次到申城,是为了声援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云南“护国军”。他四处奔走,竭力呼吁,虽然逗沪时间不长,却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翌年,他撰写的《哭沈汉卿君》一文提及:“吾去岁首,即往上海一次,兼周而归东京。”  相似文献   

14.
刘玉霞 《团结》2006,(2):61-64
“在我的生命的历程中,有过很长的一段时期,追随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中山先生的革命风范和声音笑貌,在我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记忆,它鞭策着我紧紧地跟随着人民革命的步伐前进。”——程潜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确认社会主义改革是“一种革命”,称之为“第二次革命”。因为他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统称为“一个伟大的革命”,即“第一次革命”。作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创新,“第一次革命论”改变了以往把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看作两次独立的革命的传统观念。两次“革命论”的提出与确立,有助于人们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角度进一步深入认识“第二次革命”发生的原因,揭示和把握社会主义社会改革与革命的一般规律,从而提高参与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16.
赵文品 《学理论》2011,(17):213-214
季米特洛夫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工人运动的著名活动家,他对中国革命十分关心,也注重吸收中国革命的有益经验,他的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的革命实践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对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党政论坛》2009,(8):35-35
在国家经济陷入10年来的首次衰退之际,俄罗斯总理普京清醒地认识到,抗议活动获得了空前的机会。但这位曾经带领俄罗斯经济走出阴霾的硬汉日前明确表示,批评政府是可以的,但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他还警告称,绝不允许“颜色革命”。  相似文献   

18.
黎安 《各界》2013,(4):1-1
朱家骅(1893—1963)是位奇人,奇就奇在他拥有常人少有的复杂人生。读张昌华先生《一言难尽朱家骅》一文,大抵可以概览朱家骅亦官亦儒的多彩人生。他是“反革命”,曾担任国民党中统“头子”,被中共列为国民党战犯,位列第二十。他亦曾“革命”,民国初年带领“中国敢死团”响应辛亥革命,声援“五卅”惨案后的北京学生运动。  相似文献   

19.
李杨 《各界》2013,(2):74-75
“帝国主义”是列宁的表述,原意指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1922年1月,为对抗华盛顿会议,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远东劳动者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对中国革命运动最主要的影响,就是“确立了中国革命的反帝国主义的性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是实践论与 认识论的辩证统一,它认 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而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来说,实践则既是一个获得中国社会发展的真理性认识的过程,又是要实现中国社会发展的目标的过程。按照邓小平同志的说法:“改革开放是很大的试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30页),它是发展观与认识论的统一。一、“试验”及其认识论特点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曾对实践的形式作出过划分。他在《实践论》中指出:“人的社会实践,不限于生产活动一种形式,还有多种其他的形式,阶级斗争、政治生活、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