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989年张学良90华诞大庆之后,曾给刘鸣久回过电报,问候刘及东北军其他将领.刘在青年时代,同张将军结下了相敬的深厚情谊.1刘鸣久先生和张学良将军都是海城人.刘先生生于1900年11月20日,在海城一直长到了19岁,经人介绍到了奉天(今沈阳)辽宁省实业厅,当上了一名自谋生路的小职员.  相似文献   

2.
洪学智,1913年生于安徽。1929 年参加革命,同年入党。长征中任红 四军政治部主任。抗战中曾任新四 军三师参谋长、副师长等。解放战争 时期,任东北野战军第六纵队司令 员、四野43军军长。 在人民解放军开国上将的序列 里,洪学智是一位传奇人物,他是中 国人民解放军上将中惟一曾两次被 授予上将军衔的人。今天,我们终于 有机会走近这样一位传奇名将的人 生。  相似文献   

3.
1936年8月,张学良将军在中国共产党的建议下,为改造和加强东北军,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以适应抗日救国形势的需要,逐决定成立东北军学兵队.该队从成立到解散历时不到一年,所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对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为我党培养了一批训练有素的指挥员和党的领导干部.1 1936年夏,张学良将军委托东北军卫队二营营长孙铭九筹建学兵队.张将军接受了宋黎同志关于“学兵队队员要从北平学生运动积极分子和民先队中挑选”的建议,并嘱  相似文献   

4.
张德良、周毅正、副会长致张学良将军书大意1990年12月28日,张德良、周毅以“张学良暨东北军史研究会”正、副会长的名义,致书在台湾的张学良将军:向阔别大陆和东北父老乡亲多年的张将军表示诚挚的问候;对张将军不久前公开露面与日本广播协会记者谈话,表示异常欣喜;对张将军戎马一生,为国家统一,为民族复兴矢志奋斗,甚至不惜牺牲  相似文献   

5.
作者自述:东北军是国民党军队的一支非嫡系部队,东北军地下党是我党在国民党军队中最强的力量之一。1936年,在我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感召和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统治阶级内部对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的误国政策日盖不满,要求抗日的人越来越多。国民党爱国将领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逼蒋抗日,率东北军、十七路军(通称西北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周恩来作为中共首席代表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进行工作,在政治风云瞬息万变的情况下,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难才大略,使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英明决策付诸实现。毛泽东同志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成了时局转换的枢纽:在新形势下的国内的合作形成了,全国的抗日战争发动了。”东北军、十七路军在抗日战场上做出了重要贡献。西安事变以独特的方式解决了中国从长期内战转向全民抗战,成为中国现代史上极其重要的一页。关于张学良将军、杨虎城将军这两位千古劝臣以及我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历史功绩,已经有口皆碑。但对东北军地下党和广大党员在这一伟大历史事变前后,忠实地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所进行的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尚未有详尽的记述。1982年中共中央党史资资征集委员会成立了东北军党史组,积极开展征集东北军党史资料工作。中国共产党东北军工作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刘澜波同志辞世后,我们健在的东北军地下党有关同志有责任和义务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了解的情况如实地撰写出来,以启迪后人,就教于更多的知情者。  相似文献   

6.
有一种荣誉……堪称罕见的最高荣誉,即: 为祖国的利益不怕危险、不惜捐躯。 (英)培根:《论荣誉》 当我们纪念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的时候,东北人民会深深地怀念着抗日救国的民族英雄王德泰将军。王德泰将军是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杨靖宇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之时,他担任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第二军军长。他所率领的东北抗联第二军扎根于三千万东北人民之中,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畔、镜泊湖滨,是抗联诸军当中骁勇善战、威震敌胆、特别能战斗的一支骨干队伍,给日本侵略者以巨大的打击,为抗日战争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7.
苗生 《党史博采》2000,(2):26-27
1955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授衔时,有57人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当中有一位曾经佩戴过国民党军的中将军衔。他——就是陈明仁将军。 一 关于陈明仁将军,《黄埔军校三百名将传》一书中有如下的表述:“1948年10月,陈明仁被重新起用,升任华中‘剿匪’副司令(总司令为白崇禧)兼武汉警备司令和二十九军军长。1949年6月,任华中军政长官署中将  相似文献   

8.
“九一八”事变后,在我国东北抗日战场上,英雄李红光的名字威震敌胆。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最早的东北抗日武装——南满游击队的创始人之一,是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和得力助手。历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教导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独立师参谋长、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一师师长等要职。他足智多谋,勇敢顽  相似文献   

9.
吕正操将军是张学良的老部下,两人都是辽宁海城人。吕1922年参加东北军,曾任张学良的少校副官、秘书。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蒋介石扣押,吕受中共华北局指示,率领东北军691团走上抗日之路。 1991年3月10日,张学良偕夫人赵一获赴美国探亲。其时吕正操正在北京301医院住院。3月11日晚,张闾蘅(张学良五弟张学森之女)和杨虎城将军之子、全国政协副秘书长杨拯民到医院看吕,告知张学良夫妇赴美探亲的消息。吕考虑他们刚刚离台,情况还不清楚,表示等等再说。  相似文献   

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率领东北军、西北军在西安发动兵谏,扣押前来布置"剿共"的蒋介石,迫使他停止反共内战,实行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由此爆发。由于"三位一体"的西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存在,在西安事变爆发的当天清晨,张、杨两将军联名打电报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邀请中共代表团去西安共商抗日救国大计,处理捉蒋的善后有关事宜。  相似文献   

11.
今年是杨靖宇将军诞辰一百周年。杨靖宇原名马尚德,1905年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21岁就参加了革命。 1929年,由于工作需要,被党组织派到东北。1936年, 党中央决定把东北抗联第二军与杨靖宇率  相似文献   

12.
报刊文摘     
丛德滋早在求学时期,就开始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丛德滋从东北大学毕业以后,被介绍到国民党政府军北平分会政训处工作。1934年,丛德滋发表文章揭露蒋介石卖国投降和内战行径,于当年6月被逮捕。直到9月,才由张学良将军亲自下令释放,安排在东北军总部办公厅任机要秘书。东北军被蒋介石调到西北围剿陕甘革命根据地后,丛德滋随军到了西安,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西安事变后,成立了抗日联军临时西北军事委员会联合办公厅,丛德滋负责特种宣传组工作,并创办了《解放日报》。张学良将军被蒋介石囚禁后,丛德滋…  相似文献   

13.
正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实行军衔制授衔时,被授予少将军衔以上的将军绝大多数为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南方人,因为中国革命发起于南方,参加红军的多为南方几省的人。这些将军序列中,有一位被授予中将军衔的人,他身材高大、操东北口音,没有参加过红军,这位将军就是万毅,来自于大连金州,曾被誉为"不死的吉鸿昌。"东北军中最年轻的团长万毅,原名万允和,字倾波。1907年8月8日出生于辽宁金县(今大连市金州  相似文献   

14.
血战喜峰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3年1月,日本关东军侵占山海关后兵分3路进攻热河。3月4日,热河省省会承德失陷,日军逼近长城。 当时,我在第二个九军三十七师任——○旅少将旅长,部队驻防通县。我们部队原是冯玉祥将军的部队。中原大战讨蒋失败后,被张学良收编为东北军第二十九军,我也由原三十七师师长降为——○旅旅长。面  相似文献   

15.
中共南满省委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第一军政治部主任、人民英雄杨靖宇将军的亲密战友宋铁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子。 1 宋铁岩同志,原名孙肃先,字晓天。曾用名宋占祥、铁坚、铁英、孙铿、孙克敏。1909年12月6日,生于吉林省永吉县大绥河区前搜登河村一个大户族农民家庭里。8岁那年,进本村姜家店私塾馆读书。14岁大绥河高等小学毕业,考入吉林省第一师范附属高等(初中),而后进入长春第二师范  相似文献   

16.
1948年11月8日,在淮海战役的中心城市徐州东北不到40公里的贾汪爆发了声势浩大的起义,国民党第三绥靖区五十九军、七十七军三个半师23000多官兵向人民解放军投诚。起义领导者之一就是被人们称为佩剑将军的张克侠,他当时的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军中将,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而秘密身份则是中国共产党的特别党员。 重返西北军 张克侠1900年10月7日出生在河北献县。1923年夏,毕业于河北保定军官学校,后加入到冯玉祥将军麾下的西北军。张克侠1918年结婚,他的夫人李英(李德璞)是冯玉祥夫人李德全的妹妹。1927年,冯玉祥在苏联考察,经过李德全的联系和安排,张克侠奔赴苏联莫斯科中  相似文献   

17.
白天,原名魏巍,1906年12月3日生,湖南省隆回县(原属邵阳县)人,1940年6月参加八路军,1973年11月18日病逝于北京。他少年胸怀壮志,投笔从戎,曾任国民党军九十三军副军长、参谋长,解放后被授予少军军衔。他文武兼备,学识渊博,曾在彭德怀麾下任过八路军前总参谋处长,又任过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所长由郭沫若兼任)。将军的前半生戎马倥偬,经历坎坷,一直在黑暗中彷徨。终于,将军在民族抗战的枪声中惊醒,并开始追求真理,寻找光明……  相似文献   

18.
正黄连秋少将是1928年9月在国民党新八军三师八团二营营长毕占云(1955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的领导下,举行起义的126位战士之一,其参加过井冈山斗争,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许多重大战役、战斗。建国后先后担任过志愿军师政委、解放军军政治部主任、华北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由于各种原因其余124位起义战士在建国前均已离世,致使毕占云、黄连秋两位将军成为建  相似文献   

19.
正苗可秀,原名苗克秀,又名景墨,字尔农,1906年生于辽宁省本溪县苗家堡子(现本溪市南芬区下马塘镇)一个贫苦农民家里,1926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被推荐到东北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习。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撤至北平,苗可秀也随着学校进驻到北京大学读中文系。就读北大期间,苗可秀经常为抗日救国四处奔波。1931年9月,"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在北平成立了东北学生军,苗可秀出任东北学生军的大队长。11月15  相似文献   

20.
战功赫赫,伤痕累累。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将军中有两位独臂将军——彭绍辉和贺炳炎。两个人都只有一只手臂,前者右,后者左。两人还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人民解放军的首任军长,前者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后者是第一军首任军长。本文讲述的,是第七军首任军长彭绍辉的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