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茶壶     
多年来我苦苦寻觅一样在平常人看来微不足道、甚至是嗤之以鼻的东西,是为了圆我父亲多年来一个简单而纯朴的愿望:拥有一件他渴望拥有的东西。当这一切都变成现实时,我惊异地发现伴我走过春夏秋冬的不仅有父亲对我的爱,也有我对他的爱。父亲很喜欢喝茶。但他喝茶却有季...  相似文献   

2.
一凡 《党政论坛》2009,(22):29-29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做爱地巴的人,他每次一和人争执。就会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上三圈。爱地巴工作非常勤奋努力,他的房子越来越大,土地也越来越广。但不管他的房子和地有多大,只要与人争执,他还是会绕着房子和土地跑三圈。  相似文献   

3.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2):22-22
有一位国王,最近一病不起。纵使他一生占领了很多土地,拥有数不清的金银珠宝,还是难逃一死。 这一天,他将所有大臣集中到自己病榻前,他说:“不久,我将离开这个世界,死前,我有三个心愿。第一个愿望是,灵棺必须由我的医生亲自运送。”国王大喘了口气.继续说,“第二,送葬时,通往墓园的道路要撒满国库里的金子、银子和宝石。”他裹了裹毛毯,  相似文献   

4.
今年32岁的易玛,现任西班牙驻中国大使馆文化专员。从少女时代起,她便向往古老的东方、古老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她作为西班牙第一批到北京语言学院学习汉语的留学生,踏上中国的土地。从爱中国,爱中国人,到爱上一位有才气的乐队鼓手刘效松,她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归宿。她说:“我喜欢中国,我感到非常幸福。”  相似文献   

5.
爱的遐想     
爱的遐想黄德局皓月当空,情歌四起。"爱你没商量"的悠悠歌声,夺窗入室,使我插翅的思绪飞越了爱的空间......我不是诗人,但我有诗人憧憬爱情的情怀。爱情是无言之美,人的心灵中有许多东西,均非寻常语言所能传达,一经言语道破,如同嚼蜡,索然无味。一位哲人...  相似文献   

6.
王丰 《党政论坛》2008,(24):46-46
“梅兰梅兰我爱你……”,“你像兰花着人迷,你像梅花年年绿,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千万别误以为这是情书里的句子,上世纪80年代,这首叫《梅兰梅兰我爱你》的歌曲在台湾大街小巷流行。这首曲子当中的“梅、兰”两字,在岛内暗喻为钱,所以这首曲子也被笑称有“钞票、钞票我爱你”的意思。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09,(12):27-27
有一个年轻人,活得叫苦连天。他有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有疼他的父母,他不愁吃,不愁穿,也不缺乏爱。然而.他总觉得自己有无穷无尽的烦恼纠缠在心里,挣不脱,逃避不掉。  相似文献   

8.
父亲爱的教育 父亲有一颗善良的心.他爱世间一切有生之物,他爱人类,更爱儿童.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是孩子".孩子做事认真,心地纯洁,对世间毫无成见,对万物一视同仁.孩子好比一张白纸,最初在这白纸上涂色的,便是自己的父母亲.我生长在一个多子女的家庭中.我们的母亲是一个善良而懦弱的人.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所有的老师都爱他的学生,他的每一个学生;我梦想所有的学生都爱他的老师,不是害怕,不是崇拜,不是感恩,也不是迎合和奉承,而只是爱,单纯的爱。  相似文献   

10.
毛启邠 《民主》2012,(9):47-48
我在广西的挚友贺祥麟兄走了.他遽尔作古,我是在时隔一个多月后,他的外甥女贺康发来电邮才知道的。噩耗传来,令人悲痛良深,又颇感突然。这几年我们亦是网友,经常在因特网上交流心声,互通信息。  相似文献   

11.
沈宝祥 《党政论坛》2009,(20):20-21
耀邦嗜书。他爱读书,勤读书,善读书。 胡耀邦同志在指导我们办《理论动态》的过程中,经常谈读书学习,既对我们提出读书要求,也谈他自己读节的体会,更多的是谈领导干部的读书,使我深受敦益。他论读书的一些精辟之言,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2.
高伟民 《团结》2009,(4):59-60
一个傍晚.我偶然看到一个动物节目.节目里真实地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德国,有一只黑天鹅深深地爱上了一只天鹅船。每天它都依偎在天鹅船旁边.天鹅船主人把船划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始终不离不弃。它挥动着翅膀抚摸天鹅船的船翼.它兴奋地拍打清波,让美丽的浪花溅湿天鹅船的“脸”。就这样.它一如既往地爱着这只天鹅船。这一特殊的现象招来了诸多游客前来观赏.有关专家称:这是动物的一种印痕现象。  相似文献   

13.
刘绪贻  余坦坦 《各界》2013,(4):90-92
关于吴先生的婚恋故事,评说的人很多。一知半解的人,往往予以同情;了解详情的人,则认为他自诩“殉情”乃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他和毛彦文的苦恋,我在清华、西南联大读书时是同情他的,认为是毛彦文爱虚荣,背叛了他,  相似文献   

14.
鲍世远 《党政论坛》2009,(24):58-58
心情,是相当宝贵的。“天的心情好了,天就晴朗了;水的心情好了,水就流淌了;花的心情好了,花就开放了;鸟的心情好了,鸟就飞翔了。打开心灵的天窗,让阳光漫步;做个阳光的人,把爱付出。你的心情好了,你就微笑了;我的心情好了,我就快乐了;他的心情好了,他就歌唱了:大家的心情好了,世界就祥和了.”  相似文献   

15.
古时候,有个人一生气就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圈。有人问他原因,他说:“我一边跑一边想:自己的房子这么小,土地这么少,哪有时间和精力去跟人家生气呢?一想到这里,我的气就消了,然后拿出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干活。”到了晚年,他的房子变大了,地也增多了,可一遇到生气的事,  相似文献   

16.
叶小沫  叶永和 《民主》2009,(12):44-46
在爸爸叶至善留下的1986年的剪报里,有爷爷叶圣陶写的一篇散文《诗话》,后面附着爸爸写的一段文字,他写到: 记得1946年,在马叙伦先生等上海人民代表在下关车站被特务打伤之后.在李公朴、闻一多两位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之后.父亲写过一首诗。这是一首咬牙切齿的诗.父亲没有留下底稿,我各处找.找了几年也没找到。昨天商金林同志来看我,给我捎来了父亲的一篇散文,题目叫《诗话》,这首咬牙切齿的诗.原来在这篇散文中……  相似文献   

17.
吴思 《各界》2013,(9):80-83
一 《明史》上记载了皇帝和监察官员之间的一个你攻我守的故事。 崇祯元年(1628年),朱由检刚刚当皇帝。当时他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一心想把国家治理好。朱由检经常召见群臣讨论国事,发出了“文官不爱钱”的号召。“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这是宋朝传下来的一句名言,国民党垮台前也被提起过。据说,如此就可以保证天下太平。  相似文献   

18.
王晓军 《团结》2010,(3):10-13
2007年7月.在民革陕西省第十次代表大会上.李晓东当选为新一届民革陕西省委会主委。在当选感言中.他一次次的致谢,感谢组织和大家的信任。他说,“信任是一种重托和责任,我们将努力工作。担负起这种责任”。在采访中,李晓东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古巴著名运动员罗伯斯在一场生死际遇的沙漠经历之后.面对闻讯而来的媒体说:“这10天比我20年的收获还要多,因为我学会了一步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严隽琪 《民主》2008,(8):5-5
我眼中的朱永新同志,对工作勤奋认真、热情似火.无论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还是一名地方政府官员,都是如此。更难得的是他一直保持着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锐气,因此工作业绩斐然。刚过去的五年中,他又多了一重身份——全国政协委员,他同样尽职尽责干得有声有色。现在,永新同志要我为他的新书《我在政协这五年》写个序,作为民进会员,他积极履行民主党派成员的职责,取得的成果和所做的理性思考令人感到高兴,所以我欣然奉命。  相似文献   

20.
德国慕尼黑郊区的创意农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雪梅 《团结》2009,(1):41-43
慕尼黑位于德国南部,面积310平方公里.人口126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277人.所辖25个区,是德国的第三大城市.仅次于柏林和汉堡。与其他世界级大城市相比,无论是从人口数量上看还是从土地面积上看。慕尼黑都像是一个小村庄,但是这丝毫也没有减弱慕尼黑作为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性.相反.被许多人称为“百万村庄”的慕尼黑不仅在战后迅速发展成为德国南部重要的政治、经济、交通和文化中心.而且以其独特的人文景观和田园风格在国际大都市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