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当奥运经济的符号意义随着奥运赛程的结束渐成远去的记忆,楼市的外衣便又少了一层。能改变楼市的,还是经济本身,而不是一两个人造符号  相似文献   

2.
港本地生产总值首季增长3%据港府不久前公布的经济报告显示,今年首季香港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增长率为3%,通胀率为6.4%。但港府仍维持全年经济增长5%及通胀率7.5%的预测。报告指出,首季香港经济虽然放缓,但香港内部需求已有见底迹象,股市及楼市回升,服务输出亦显著增长。港常住人口为621万据港府统计处6月中旬的公布显示,到1996年3月15日止,香港常住人口数目为621万。其中港岛有130万,占人口总数的21%;九龙有200万,占32%;新界有290万,占47%;同时,香港仍有约1万名水上居民。而较早前港府曾发布1995年底人口数为631万,…  相似文献   

3.
香港经济复苏和转型对深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特别是第三季度以后,受到亚洲金融风暴强烈冲击而出现严重衰退的香港经济显现了全面复苏的迹象。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加快,股市大幅攀升,房地产、对外贸易等支柱性行业也全面回暖。与此同时,以发展创新科技产业为目标的经济转型也显现出良好的开端,国际投资者对香港的信心逐渐恢复和增强。香港经济的复苏及转型对与之毗邻的深圳经济影响重大。下面拟对调研情况作系统分析。一、1999年香港经济出现强劲反弹,呈现复苏和转型的良好开端1经济增长加快,股市大幅攀升,楼市及主要行业全面回暖。受亚洲金融危机冲击,香港经济自1997年下半年起持…  相似文献   

4.
香港经济周期性调整见底回升最新一期港澳经济月刊载文表示,今年以来香港经济周期性调整见底回升,楼市和股市由淡静转趋活跃,市场零售改善,服务消费增加,饮食业也有好转,内部投资需求保持蓬勃,全年本地生产总值实质升幅可望接近5%。4~6月港失业率降至3.1%动态信息港府统计处7月16日公布1996年4~6月经季节性调整的失业率临时数字为3.回%,就业不足率临时数字则为1.8%。与今年的3~5月份比较,上述两项数字均下跌0.回%。另外,香港总劳动人口的增长持续高于总就业人口的增长。截至今年5月为止的3个月,与去年同期比较,总就…  相似文献   

5.
就 整体经济而言 ,澳门应当属于世界上富裕的地区之一 ,至少在亚洲的范围内是如此。亚洲金融风暴刮起前夕 ,澳门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增长期。在这段时期 ,年均增长7.5% ,属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近几年 ,经济大气候全面逆转 ,随着楼市的崩盘 ,澳门各行各业也备受重创 ,出现了经济低迷和市场萧条 ,失业率一直高居在6 %—7 %的令人忧虑的水平上。尽管如此 ,去年本地生产总值仍达498亿澳门元 ,人均本地生产总值为113847澳门元(103澳门元约合100港元) ,取得了4 .6%的实质增长 ,结束了自1996年以来连续4年的负增…  相似文献   

6.
经济结构调整的紧迫性经济结构不合理是长期困扰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顽症。建国40多年来,我国总体经济增长速度并不低,但并没有出现速度与效益比翼齐飞的盛况,而是呈现“高增长低效益”的格局,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的经济结构没有随着经济快速增长而不断调整和优化。当经济增长处在以数量扩张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阶段时,结构性矛盾往往被掩盖起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也极易被淡化。而当经济进入到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阶段时,结构性矛盾也随之凸现出来,结构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也日益强…  相似文献   

7.
《党政论坛》2011,(6):5-5
经济进入新成长阶段 发展模式亟待转变当危机从金融领域扩散到实体经济领域后,过去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严重制约,暴露出经济总量较大,而经济结构和经济效率不高的粗放型增长,以及内需长期难以拉动的问题,过度依赖出口也加剧了我国和其他国家在贸易方面的矛盾与摩擦。  相似文献   

8.
邓波 《学理论》2009,(4):50-51
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在阐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指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缓解环境压力,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陆铭 《党政论坛》2009,(22):34-34
从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来看,人口红利期即将结束,劳动力供给增长将放缓,而人口的老龄化也会带来国内储蓄率的下降,长期的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通常情况下,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教育,而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劳动生产率还有一个不应忽视的来源,那就是城市化和区域格局的调整。  相似文献   

10.
范平 《学理论》2009,(7):19-19
实践证明,发展房地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之一。通河的房地产业从1994开始起步,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建设力度不断加大,房地产开发步伐不断加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人居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建设和房地产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成为通河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但是,目前通河县楼市还存在市场开拓不足、物业管理服务不到位、冬季供热难以保障等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如何破解这三个难题,笔者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1.
张立群 《党政论坛》2008,(18):19-19
首先是美国经济走弱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 针对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近两年对出口增长采取了较多抑制措施。包括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部分出口产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此外,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资金成本上升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也对出口形成越来越大压力。而今年又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其经济走弱,并使国际经济和市场出现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杨忠民 《理论视野》2013,(12):26-28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强调全面改革的同时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对其他领域改革的牵引作用。而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指明了方向。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保持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仍然是发展的基础,经济的增长是关系人民福祉的头等大事,也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然而随着30多年经济的高速增长,资本、劳动、土地等的要素红利逐渐消退,并出现“边际收益率递减”的现象,这样的经济增长是不可持续的,依靠技术创新推动的现代经济增长成为必然选择。实现现代经济增长需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临近“九七”回归,香港经济在消除了各种不明朗因素之后,呈现出兴旺景象,股市交投畅旺,楼市买卖活跃,零售市场复苏,失业率和通胀率都维持在较低水平,新机场等大型基建工程继续为经济增长提供动力。各种调查、统计数字以及商界人士的预测均显示,香港经济稳步回升,“九七”之后经济前景相当看好。港人以投资行动显示对前途的信心  相似文献   

14.
美国的金融危机只是触发中国经济危机的表观事件。真正的要害是,即使没有金融危机,中国经济也存在着需要变革的严重的结构问题。如果经济复苏是指恢复经济增长的“应对”之策,而不管发展模式是否转型、内在结构是否优化,那么要维持8%的中国经济增长,就不是一个天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除了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能引起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外,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政府片面追求GDP而有意无意地忽视了就业问题的解决也是导致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不一致性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由于地方政府领导人的考核体制而导致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目标取向的不完全一致更是加剧了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不一致性。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促进就业的增长,除继续重视劳动力市场在配置劳动力资源和调节劳动力市场的供求方面的基础性作用外,中央政府也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并选择把扩大就业作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16.
在从非均衡增长走向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均衡增长是必经的阶段。均衡增长提高了潜在产出的上限,改善了实际产出的效率和结构,还有利于维持社会结构的稳定,并通过结构优化机制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与此同时,均衡增长有效限制了不合理差距的持续扩大,提高了落后地区(行业)的发展能力,还注重发展成果的共享,并通过协同普惠机制来促进共同富裕的实现。尽管数字经济可以通过产业分散效应、市场整合效应和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来促进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均衡增长,但是其也会由于结构性失业和就业困境、数字鸿沟困境和数字经济平台垄断困境而阻碍均衡增长和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应从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消除数字鸿沟、规范数字经济平台监管和构建统一数据市场等四个方面入手,更好地发挥数字经济对于均衡增长和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伴随西方经济学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其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关系的分析也在演进。对于经济中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古典学派从经济增长的角度论证了其“合理性”,而凯恩斯学派则相反。新的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人力资本作用,由此,可以认为,收入分配的平等化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振祥 《求知》2006,(1):23-2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所谓经济增长方式,通俗地说就是为了实现经济增长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具体做法。从国情、市情、区情来看,国民经济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合法性应当建立在什么基础上,是一个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本文从利益分析方法入手,就经济增长与政治合法性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政治合法性基础在于民众利益(既包含现实利益又包含预期利益,既包含经济利益又包含非经济利益)的满足和实现,而利益需求是不断前进和上升的,因而政治合法性基础也应随着社会发展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单纯的经济增长只能满足人们在特定时期的经济利益需求,而且经济增长是有周期的,把经济增长作为政治合法性的根本基础,是不稳固的,也是十分危险的。同时,政治合法性对经济增长也提出了要求:即可持续性、公平性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为了实现“九五”时期的奋斗目标,必须实行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住转变。“这两个转变是密切相关的,而经济体制的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要前提条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必然性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的物质产品和服务的持续增加,是增加社会总供给的基本来源。由于不同国家或同一国家不同时期的主客观社会经济条件不同,因此,采取的经济增长方式也不同。不同的增长方式对社会经济的结构和资源的分配使用,对经济增长的结果会产生很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