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罪犯刑满释放后做保安,而保安的招聘条件中对是否有犯罪记录没有任何设定,导致保安队伍的素质参差不齐,保安犯罪情况屡见不鲜,本文对如何完善保安制度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鑫 《行政与法》2006,(3):99-101
网络金融诈骗是金融诈骗与网络相结合的产物,其特点表现为犯罪主体智能化,犯罪工具高科技化,犯罪手段多样化,犯罪方式虚拟化,犯罪后果严重化。要防范网络金融诈骗犯罪,必须加强对网络金融从业人员及相关人员的管理,加强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的建设,加强技术防范措施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对网络金融诈骗犯罪的打击。  相似文献   

3.
试论环境犯罪保安处分制度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环境犯罪的特殊性,传统的"犯罪——刑罚"责任追究机制难以产生良好的刑法效果。顺应目前刑法刑事政策化的发展趋势,借鉴西方国家保安处分理论,建构契合环境犯罪特征的环境犯罪保安处分制度作为目前应对环境危机的有效刑事举措。  相似文献   

4.
北苑家园的保安杀业主案、百度公司保安奸杀女员工案、一名保安以约见网友为名抢劫杀人案……本应该是人民利益守护者的保安连续犯罪事件,让人忧心不已。  相似文献   

5.
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保安处分的基本理论入手 ,通过考察国外有关保安处分的立法与实践 ,论述了保安处分在防治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适用情况。同时 ,联系我国的法制实践 ,侧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治 ,阐释了我国保护性处分措施的独特效能  相似文献   

6.
浅谈我国对吸毒行为刑事政策的应有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对吸毒人员一贯采取治病救人、教育改造的刑事政策,惩罚色彩很弱。至今为止,我国法律对吸毒行为的最严厉措施仅限于劳动教养。然而,走私、贩卖毒品等犯罪的愈演愈烈与对吸毒行为的控制不力是有密切关系的。鉴于吸毒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性以及现有保安措施的缺陷,《刑法》应对某些严重的吸毒行为增设吸毒罪予以刑罚规制。与此同时,其他法律法规中对吸毒人员所制定的保安处分措施也应加以完善。只有打防并举、多管齐下,才能遏制日益严重的毒品违法犯罪。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我国证券(股票)市场发展很快,涉股犯罪也相伴产生,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是其中一类发案较多的严重犯罪。如何界定这类犯罪,怎样适用法律惩治这类犯罪是摆在立法、司法工作者面前亟待解决的新课题。一、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的行为分析证券从业人员透支炒股,是指证券交易机构中的  相似文献   

8.
保安处分制度是对传统刑罚理念的重大创新,是刑罚的重要补充。保安处分与刑罚结合,才能有效预防和减少犯罪,防卫社会安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建立了保安处分制度,我国尚未建立保安处分制度,现有的法律对保安措施的规定也是混乱无序,因此建立一套完整的保安处分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一、保安处分的由来保安处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的保安处分是,为防止犯罪通过国家实行的刑罚以外的强制措施。狭义上的保安处分是,由法院宣告的,对特定人的犯罪行为或为防止其将来犯罪的危险,在刑罚之外予以补充或代替实行的剥夺、限制或改善等处分。通常说的保安处分指的是狭义的保安处分。保安处分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是十分曲折的。由于古代、中世纪的刑罚体系,死刑占据了中心地位,身体刑、放逐等也占有重要位置。这些刑罚方法基本上对犯罪者是采取排斥于社会之外的,所以保安处分已经没有存在的余地。其后,在加洛林纳刑法典  相似文献   

10.
张晓 《法制与社会》2012,(21):48-49
保安处分制度是德日等大陆法系国家及英美法系国家普遍适用的刑罚之一,或与一般刑罚并列,或单列成文,都期许在社会矫正和预防二次犯罪中发挥功能。近年来,我国学界讨论保安处分制度较多,不仅在刑法学领域,更多的也涉及到青少年司法、艾滋病领域及环境犯罪领域。目前保安处分制度的研究状况已经不再局限于探讨我国是否存在保安处分制度,而扩展为保安处分制度的改革或者立法化。研究这一制度本身和我国特殊的劳动教养制度,二者的结合探讨对我国刑法理论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犯罪附随后果制度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即作为隔离型保安处分措施的有限适用阶段,以及作为独立于刑罚、保安处分之外附加制裁措施的泛化适用阶段。功能异化后的犯罪附随后果在实践中引发了激烈争议。犯罪附随后果作为犯罪控制手段之一,其功能定位应与当代犯罪控制策略转变相适应。以惩罚为核心的传统犯罪控制策略与以矫治为重点的多元应对犯罪控制策略,本质上都是具有规训性质的强制性控制策略。轻罪时代的犯罪控制策略应当是规范性的,采取多元化且合比例的应对措施,以实现合理规范宣吁。犯罪附随后果的存在有客观现实需要,但应进一步将其限定在以特殊社会预防为目的的保安处分功能之下。据此,犯罪附随后果制度的优化,应着力于以法定原则为导向确定合理规范化路径,以社会危险性为核心构建适用标准,以关联性原则为指导构建相应司法裁量适用机制,并科层式地适用前科消灭制度和复权制度以契合比例原则要求。  相似文献   

12.
《法庭内外》2011,(6):55-55
北京市朝阳区法院日前对2009年以来审结的近60件被告人职业为保安的犯罪案件进行调研,发现当前保安犯罪主要呈现“四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13.
朱得旭 《刑警与科技》2014,(23):142-146
欧洲保安服务联合会(CoESS)于1989年成立,主要由欧洲26个全国性私人保安业协会组成,是唯一保护私人保安服务行业利益的有代表性的欧洲业主总体性组织,代表24个国家(其中19个欧盟成员国)的60000个私人保安公司的220万保安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14.
保安处分是国家为预防犯罪从而达到控制犯罪、维护社会秩序的目的,通过立法形式加以规定的措施。它独立于刑罚之外,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除犯罪人和有犯罪危险性的人的犯罪危险性。  相似文献   

15.
劳动教养的强制性质不足以表达教育的真谛;短期隔离式保安处分也未能实现预防再犯的目的;由公安机关聆询程序改为司法控制,确实有可能大幅减少被处分对象的数量,但这却引出了有无改制和立法必要的重大议题.改写历史的另一手法是:将收容教养、强制医疗、强制戒毒各自归属刑法、刑事诉讼法以及禁毒法调整,同时借刑法修正之势,通过有限犯罪化,分流那些处于犯罪边缘的原劳教人员.  相似文献   

16.
罗翔 《政法论坛》2023,(5):24-35
作为一种隐性的惩罚措施,连坐仍然以犯罪附随后果的形式广泛存在。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缺乏合法性与合理性。它是一种保安处分制度,应当受制于罪刑法定原则。犯罪附随性制裁制度源于法家的重刑主义,它不符合一般预防的需要,也无特殊预防的可能。它对职业的限制没有考虑职业的关联性,违反比例原则。因此,有必要对该制度进行系统性的清理。在上游领域限缩犯罪圈,推行法定犯初犯不罚原则;在中游领域压缩前科制度,变《无犯罪记录证明》为《未受刑罚处罚证明》;在下游领域禁止非法查询个人信息,依法严格限制查询相关人员的犯罪记录。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保安处分是现代刑法中一项重要制度,各国刑法几乎都确立了这项制度。但是,究竟什么是保安处分,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一般认为保安处分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保安处分,是对犯罪者或显然具有犯罪危险性者,采取防止其实施犯罪行为的社会措施,对犯罪者代替刑  相似文献   

18.
朱得旭 《刑警与科技》2007,(9A):144-150
1901年6月15日,德国第一家私人保安公司在汉诺威成立,迄今德国保安服务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其发展过程,曾经历过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近年的犯罪率攀升期等三个重要阶段。德国保安服务业市场发达。目前全德国保安服务行业年营业额达40多亿欧元(不包括调查服务领域),保安行业从业人员达500万人。在其保安服务产品结构中,技防、押运等保安服务占的比重较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正> 本世纪以来,英国广泛采取保安处分制度,即针对犯罪人或可能犯罪的人采取一定的强制手段,达到消灭其反社会的危险性,以补充刑罚之不足,保卫社会安全。其法律根据,是一九○七年的“保护观察法”,一九○八年的“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同年的“预防犯罪法”。根据以上诸法,可以用保安处分代替刑罚,也可以两者同时适用。保安处分主要有: 一、对成年常习犯的预防拘禁对于被确认为犯重罪者,当法院认定其为常习犯时,除适用刑法条文判处惩役外,还要宣布对其处以五年至十年的预防拘禁,在惩役执行期满后执行。所谓常习犯,是指犯罪在三次以上,沉湎于犯罪生涯,可能重新犯罪的人。对构成常习犯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保安业的法律困境与出路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保安服务业在经济发展、协助公安机关稳定社会治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立法滞后、管理落后、从业人员素质较低、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社会公共安全需求迅速增大,保安市场需求随之扩大,以及将面临的行业之间的竞争,都对我国保安服务业提出更高的要求。通过对国内外保安业制度的比较分析,探讨我国保安服务业规范化、职业化、法制化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