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1.教育人民尤其是青少年,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我们要大力在青少年中提倡勤奋学习、遵守纪律、热爱劳动、助人为乐、艰苦奋斗、英勇对敌的革命风尚,把青...  相似文献   

2.
六中全会《决议》的八个突出一是突出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决议》自始至终贯穿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第一次把邓小平同志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概括为“八个强调”。二是突出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特别强调精神文明建设要服从于党的基本路线。三是突出提高全民族素质,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培养“四有”人民、“四有”干部,是邓小平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一个纲、一条主线。四是突出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时代特点。五是突出了江泽民总书记关于“讲政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3.
“有理想”与精神文明建设傅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要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是其中的首要一项。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大报告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即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并指出,“这个纲领,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同时指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精神文明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文化是相对经济、政…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要把社会发展放在重要战略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干部和人民;坚持不懈地加强道德建设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今后15年的战略任务。按照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依靠法制的力量,而且要加强道德建设,依靠道德的力量。坚持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共同进步,实现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当前,我国道德建设总的情况是比较好的,但也存在着一…  相似文献   

6.
加强思想工作;培养“四有”新人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江泽民主席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讲话中指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目标。要围绕这个目标,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加强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开展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教育,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的教育,基本国情的教育和普及法律基本知识教育。善于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提高群众的觉悟,激励群众为实现自己的根本利益而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任何时候都不能丢。近年来,群众性的思想工作…  相似文献   

7.
谈新形势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强调“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目前高校在校的青年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21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能否把他们培养成为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决定着我们民族的未来,关系着国家的兴衰,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思想道德建设的重点所在。高校作为国家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基地和科技文化发展传播基地,在全面提高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方面,肩负着特殊重要…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同志早在1987年就明确提出:"要教育人民成为'四有'人民,教育干部成为'四有'干部.'四有'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中共中央在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强调指出,各行各业都要加大职业道德建设;在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中又强调,要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再次说到: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对于(民政)公务员来说,其职业道德就是政德,即从政的道德.有人把政德叫做官德,我认为还是称政德为好.因为公务员包括官员,但不完全等于官员.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指出,“爱国主义历来是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同社会主义有机地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鼓舞全国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动力”。这一精辟论述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感和针对性。对于进一步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此,我们要有深刻的认识。一方面,要从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和实现民族振兴的强大精神动力的高度,深刻认识爱国主义精神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当代中国,国家的…  相似文献   

10.
把青少年造就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也是各级各类学校的整体要求和必须始终坚持的培养目标。当前,市场经济的社会大背景对青少年“四有”教育提出了一系列新课题,迫切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加以解决。课题之一,在强调物质利益原则、社会价  相似文献   

11.
<正>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对海南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高度重视,2022年4月在海南考察时,他强调,越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越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并提出,“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为海南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2.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邓小平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他多次强调,越是集中力量发展经济,越是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就越需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供强有力的保证。遵照小平同志的一贯思想,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决议,党的十五大又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和政治的任务并列在一起,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  相似文献   

13.
新知识信息     
邓小平精神文明十大新论一、“两手抓论”。邓小平多次对不讲物质利益、鼓吹精神万能的唯心主义加以痛斥,强调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二、协调发展论。他把精神文明区分为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两方面,二者互为条件,协调发展。三、“四有”新人论。他提出精神又明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真正优势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往往不平衡,社会主义国家要发挥精神文明的优势。五、大胆借鉴论。在国际共运史上,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入第一次明确提出向资本主义国家供鉴精神文明方面的经验。六…  相似文献   

14.
“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这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如何减少市场经济的负面效应,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生和蔓延,如何形成健康有序的社会生活规范,树立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如何处理好经济建设和科教文化建设投入的关系,使科教文化事业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如何在扩大开放的同时,防止资本主义腐朽的东西乘虚而人;如何针对我国人口总体文化水平偏低的现状,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的文明意识等等。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应当…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培育“四有”新人,这不单单是提高人的素质问题,更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将由什么样一代人来接班的问题.因此,精神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开放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因而,这是个政治问题.所以,抓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讲政治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关键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邓小平同志在谈到精神文明建设时.曾有过精辟的论断,指出搞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是我们共产党内部要搞好”,“关键要以身作则”,“关键”是“端正党风”.这几个关键真正道出了问题的关键,就是精神文明建设的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要做﹃四有﹄的表率吴广才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根本意义的目标。领导干部要做精神文明建设的表率,必须做“四有”的表率。一、带头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坚定...  相似文献   

17.
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一、加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要求爱国主义精神是贯穿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凝聚中华民族、推动中国发展的伟大精神动力。江泽民同志也多次强调,要在全体人民中,特别是在广大青少年中,坚持广泛深入地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C和历史使命感,培养和造就一代“四有”新人。他指出:“要对小学生(甚至幼)L国孩子)…  相似文献   

18.
从现在起到本世纪末,只有短短几年时间,世纪之交的历史大演进,正使此时此刻的湖北处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要想抓住九十年代最后的机遇,把湖北建设成为我国内地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发展水平高,综合效益好的经济强省,为迈向21世纪奠定坚实的基础,这就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在新的形势下推进我省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持久的发展,应考虑把着力点放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核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四有”新人。邓小平同志指出,搞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教育全国…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文明既包括物质文明也包括精神文明,缺少任何一个方面,社会就是畸型的,不可能健康地向前发展。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物质文明是基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必须牢牢把握,毫不动摇,但是精神文明搞不好,物质文明也要受破坏,甚至杜会也会变质。”这说明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紧密联系、互相制约、…  相似文献   

20.
当前,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精神是摆在全党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首要而紧迫的任务。如何把六中全会的精神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我体会,重要的是要在“六新”上狠下功夫。一、认识要登上新高度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和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全局的高度,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个事业的大局中来考察,放到整个世界大局中来考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战略地位作了系统、深刻的阐述。明确指出,在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仅是全党和全国人民一项艰巨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