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一国两制”构想中学习邓小平的哲学思想陈钧生“一国两制”的理论及其指导下的实践是邓小平同志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解决重大问题的典范。正如他在1984年12月所说,如果“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一个对国际上有意义的想法的话,那要归功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  相似文献   

2.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造性发展,同时也深深札根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中,继承并弘扬了中华民族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理论结晶。本文试从“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原则和理论出发,探索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在当代的伟大战略意  相似文献   

3.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邓小平为解决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两制”构想的理论依据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共产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与解决台湾问题、香港问题、澳门问题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体现了实现祖国  相似文献   

4.
“一国两制”的构想就是在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在台湾、香港、澳门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它是邓小平同志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一)从认识论角度看,“一国两制”构想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产物。 认识论是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是一定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路线的哲学依据。思想路线是认识论方法论一般原则的具体化和在实际工作中的  相似文献   

5.
“一国两制”构想,是邓小平的杰出贡献,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一构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在祖国统一思想上承前启后丰富发展的历史过程。“一国两制”构想,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是一个伟大的创造,不仅有利于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伴随着“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实施而产生、发展起来的一项重要统战工作。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既是“一国两制”构想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一国两制”构想的基础性工作。“一国两制”构想是海外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依据,海外统一战线工作是实现“一国两制”构想实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构想,是一个充满着辩证法思想的科学构想。邓小平创造性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规律--对立同一规律,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从而提出了"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一国两制"构想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即坚持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具体地分析具体的事物的产物。"一国两制"构想是在解决港澳台回归祖国、实现祖国统一问题上,对唯物辩证法关于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原理的创造性运用。"一国两制"构想的辩证法还体现在他关于"一国两制",政策"变"与"不变"问题的论述上。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与他所处的历史条件密切相关。从实践上来看,实现祖国统一大业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指导;从理论上来看,列宁和平共处思想为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提供了依据;从社会环境来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领导地位来看,邓小平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使他对解决祖国统一问题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成为他提出“一国两制”构想的动力。  相似文献   

9.
“一国两制”构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在解决国家统一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为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以对历史和民族高度负责的精神,以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基准,审时度势,适时而创造性地提出并丰富和发展了“一国两制”的战略方针,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政治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解放思想,贯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政治杰作,也是一个史无前例的科学创造,集中体现了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求实创新精神。 一、“一国两制”是解放思想的硕果 马克思创立了唯物辩证法,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11.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为解决祖国和平统一问题提出的一个独特构想。香港、澳门问题的解决 ,不仅使这一构想由理论转变为现实 ,而且使这一构想上升到理论化、系统化层次 ,形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导下 ,“港澳模式”的成功运作再次证明了这一构想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现实的可行性 ,为和平统一祖国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 ,它必将促进祖国大陆与台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伟大构想,是中国共产党凝聚大陆、港澳、台湾同胞,迈向和平统一祖国的重大方针政策。“一国两制”构想扎根于中华民族凝聚力之上,中华民族凝聚力是“一国两制”的自然基础和精神纽带。因此,实现“一国两制”、祖国统一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也必然发挥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关于“共同开发”的思想,这是邓小平同志在首创性地提出用“一国两制”的办法解决我国和平统一问题之后,又创造出来的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和平解决国际领土争端问题的新思路.它的提出,是对“一国两制”战略构想的重要补充,是我国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也是我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新贡献.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新构想是针对我国两岸四地区的分裂分治提出的政治整合方案,体现了国家主权的原则坚定性和国家区域结构的灵活性相结合,体现了国家权利维护经济发展的思想,特别是在国家结构理论上有新的突破,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  相似文献   

15.
1997年7月1日,中华民族将圆一个百余年的梦。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洗雪百余年耻辱的大事,普天下的中国人无不为是振奋。 香港回归,是“一国两制”构想的实现 “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创立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邓小平同志对祖国统一大业的历史性贡献。“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极富有创造性。撒切尔夫人称之为“天才性的构想”。它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把实现祖国统一作为新时期三大任务之一提上国家议事日程的历史背景下提出来的,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作为一位伟大的政治家的战略眼光、非凡胆识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一国两制"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探索解决中国统一的新构想,一国两制的提出,是 邓小平在运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正确处理一个国家统一问题的创造和发展,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它不仅赋予现实社会主义鲜明的中国特色,而且也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相似文献   

17.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及其成功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中国共产党解决当代中国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运用这一战略构想,我国成功地收回了香港、澳门的主权,彻底结束了外国殖民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港澳回归祖国并且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保持了繁荣、稳定和发展,为最终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树立了令人信服的典范。“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充分体现了“一国两制”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8.
今年12月20日,澳门正式回到祖国的怀抱,“一国两制”就要在澳门成为现实,这是澳门历史的一大盛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每一位中华儿女都为此感到无比欢欣与自豪。澳门的回归,开创了澳门历史新纪元,这是继香港回归后,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是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又一伟大胜利。 一、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指导了澳门问题的解决 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是从中国实际出发提出来的,是实事求是的产物;邓小平运用“一国两制”解决祖国统一问题,也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坚持实事求是的。本来“一国两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同志以博大胸怀,为解决香港、澳门和台湾问题,为实现国家统一和中华民族振兴而精心设计的政治构想。“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中华民族政治智慧的伟大创造,也是我们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一国两制”的形成及其实质内容“一国两制”构想,是由邓小平同志提出,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一国两制”的提出,首先是从台湾问题开始的。1978年11月,邓小平同志在接见一位外国记者时指出:“和平统一实现以后,台湾可以保持非社会主义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一国两制是邓小平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中国实际情况出发,为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所形成的伟大战略构想。用一国两制的方式来解决中国的统一问题,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理论的创新与发展。一国两制在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证明它是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最佳模式,为促进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进程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