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关于推进医卫体制改革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建议一、建立医疗风险分担机制。推行医疗风险保险,建立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既有利于提高单个医疗机构和单个医务人员的抗风险能力,也有利于维护受到医疗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一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对发挥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防灾减灾救灾中的作用高度重视。《“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提出,要“强化保险等市场机制在风险防范、损失补偿、恢复重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探索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风险分担机制,大力发展巨灾保险。”笔者通过对巨灾与民生保险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立多层次巨灾保险与民生保险机制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风险社会中的阶层:涉及面、应对力与分担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程启军 《学习与实践》2007,(10):136-139
在风险社会中,存在着普遍性风险与特殊性风险,普遍性风险是社会所有阶层都面临的风险,特殊性风险是某些阶层所面临的风险。以财富的多少与权势的大小所决定的风险分配的不平等逻辑,决定着阶层对风险的认知水平、阶层的风险承受力、阶层的风险应对力以及阶层面对风险时的行为取向等方面。无论是普遍性风险,还是特殊性风险,都存在着风险层层转嫁的可能。风险转嫁的后果,促使普遍性风险进一步恶化,特殊性风险转化为普遍性风险,最终使逃避与转嫁风险成为不可能。因此,强化风险分担意识,培育社会下层应对风险的能力,建立和健全以风险的预警机制、风险的应急机制、风险的强制分担机制、转嫁风险的惩罚机制等为内容的风险治理机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4.
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是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一项原则,旨在改变原来社会保险“单位管理”的现状,在较大范围内,打破不同所有制、不同职工身份之间的界限,均衡企业负担,增强社会保险基金统筹调剂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深化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加快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险制度发挥了积极作用。铁路企业职工的各项社会保险,自1998年基本养老保险按属地化管理原则移交地方省级统筹以后,先后按照国家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属地化管理改革。由于我国社会保险总体发展水平较低,各地进展不平衡等多方面原因,对铁路社会保险属地化管理也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5.
促进农村各类经济协会发展的三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在广大农村的进一步体现。本文就如何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作一些探索性的构想。一、推行社会保险制度,使农村广大老百姓增强抗御风险的能力。从目前和长远的目标出发,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重点应放在养老,医疗和灾害三大保险上。1.养老保险。从现在起,应着手在年轻一代劳动者中建立养老保障计划, 开展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通过以个人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予以政策扶持的原则,筹集养老保险资金,为广大农民进入老龄社会作准备,以减轻将来对社会和后一代的压力。2.医疗保险。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中关于“建立健全灾害保险制度,充分发挥保险在灾害风险转移中的作用,拓宽灾害风险转移渠道,推动建立规范合理的灾害风险分担机制”的精神,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政府应对灾害保障民生、拓展自然灾害风险转移渠道。  相似文献   

7.
海洋巨灾风险具有区域性、相关性和高损害性等特点,是制约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海洋巨灾保险作为运用市场机制分散海洋巨灾风险的金融工具,具有基本保障性、经济政策性和准公共产品属性等特点。对于我国而言,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是促进海洋产业健康发展、保障海洋巨灾受害者财产权益、矫正海洋巨灾保险市场失灵、转变政府海洋巨灾风险管理职能的必要选择。从现代保险理论发展、保险技术进步、域外实践经验和国内制度铺垫来看,建立海洋巨灾保险制度现已具备一定的可行性。为加快海洋强国建设,我国应当尽快制定海洋巨灾保险相关立法、完善海洋巨灾保险政策体系以及建立多层次海洋巨灾风险分担机制。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已经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识,它是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结果,但这不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走出治乱循环周期律、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考虑.因此,在社会分化的背景下,调整党的角色和地位、权力和利益,维护不同阶层的利益,协调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建立公平、合理的资源、机会配置制度以及不同阶层在表达、维护自身权益等方面的机制,显得尤为重要,这要求党增强自身权威的同时,整合不同阶层的利益,从而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9.
肖艳 《人民政坛》2009,(12):9-11
福建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由农村社会保险、农村社会救助、农村社会福利三部分构成。其中。社会保险是面向劳动暑的缴费型的基本保障制度,强调责任分担的原则,即个人、集体、政府都必须承担一份责任;社会救助是面向低收入或贫困阶层的维护底线公平的基础性保障制度,主要由财政负责供款;社会福利主要面向特定群体提供福利津贴、福利设施与社会服务,是需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0.
灾害风险管理与灾害保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大,防灾减灾形势越来越严峻。如何加强国家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减轻灾害风险措施、建立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等,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世界各国必须要面对和思考的问题。我国《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2011—2015年)》也将“加强自然灾害风险管理能力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正式明确。本刊特开辟“灾害与风险”专栏,向读者介绍灾害风险、灾害风险管理、灾害保险等方面的知识和国内外先进经验及经典案例分析等内容。推广最前沿的防灾减灾理念。  相似文献   

11.
建立坚固的社会保险大堤,提高社会保险的社会化程度和保障功能,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就必须夯实社会保险坝基,建立雄厚的社会保险基金。新中国建立后,由于受传统理论的影响和旧的经济体制的束缚,我国长期实行了完全由企业和单位出资的企业保险和单位保险。直至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始终未能实现国家、企业(单位)和个人三方出资的社会保险筹资模式,没有建立社会保险基金。因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因为缺乏足够的社会保险基金作后盾,只能在保留和延缓的社会保险制度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梁昊然 《求索》2013,(2):190-192
文章以我国推行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建构为切入点.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交易结构进行全面梳理,围绕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风险隔离机制的实现对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特点进行深入分析.并借镜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的制度推进应以试点探索为起点逐步展开.须在特殊目的再保险机构的设立、经营行为限制、治理结构的规范及信息披露义务方面针对既有制度进行适应性调整,为巨灾保险风险证券化在我国的推行提供制度条件。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劳动法》第七十条规定:“国家发展社会保险事业,建立社会保险制度,设立社会保险基金,使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获得帮助和补偿。”根据我国宪法和劳动法的规定及劳动保险制度改革的方向,我国社会保险制度是指劳动者因年老、伤病、残废、生育、死亡造成劳动能力丧失或者失去职业岗位等客观情况导致经济困难而从  相似文献   

14.
自主创新是中国保险业做大做强的保证,但保险企业创新动力不足是不争的事实。保险市场竞争不充分、创新行为欠保护、创新投入少、创新风险的转嫁和分担机制缺失、创新的内在激励与约束机制缺乏等原因使得保险企业创新乏力。因此,应从产权制度、市场制度、政府政策及保险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等四个方面,构建完整的保险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机制体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实行工伤差别费率的国家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口、经济、工伤保险制度目标、行政资源与能力等是影响国外工伤保险费率确定方式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为:经济越发达的国家其风险分类越细;人口数量较多的国家的风险分类往往较细;基金统筹层次高的国家其风险分类也越细.不同的费率方式对工伤保险制度功能特点影响巨大,特别影响到激励雇主做好工伤事故预防的有效性.结合我国工伤保险制度现状与环境条件,指出我国工伤保险费率确定采取更能体现工伤保险制度公平与效率的精算模式的条件还不成熟,主要原因是参保企业数量不足、参保职工人数比例偏低、工伤保险统筹层次过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能力较欠缺等.建立精算化差别费率,是未来我国提高工伤保险制度功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掀起的内卷热潮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从古至今,内卷都周期性存在。不过,随着社会变迁,内卷在不同阶层之间发生了阶层的传递,从社会底层逐渐蔓延至社会中上阶层,人们从为争夺生存权而“卷”发展到为争夺发展权而“卷”。这一改变导致中上阶层内部竞争加剧,而底层社会内部竞争缓解,最终阶层之间的总体收入差距有可能趋于减小。内卷是稳态社会的正常现象,并成为社会的一种强筛选机制,遵从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但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改善了内卷失败者的生活处境。适度内卷本身是社会活力的表现,但过度内卷引发的“全民焦虑”却亟待关注。要缓解内卷焦虑,在宏观层面,既要推动经济持续增长,力求做大增量,又要发展新技术,激活存量潜能;在微观层面,个体要批判性地审视关于内卷化的言论,适度降低个人欲望,在“卷”和“躺”之间寻找一种平衡。  相似文献   

17.
综合研究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企业收益、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之间的关系,确认社会保险是我国收入分配的重要环节.分别从社会保险覆盖率、企业职工工资收入差距、社会保险制度双轨制和现行偏低的工资水平等方面,深入分析现行企业职工社会保险制度中影响公平分配的深层次问题,为我国企业职工社会保险政策的公平性取向提供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保险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统筹发展越来越受到重视.改革带给商业保险机遇,使得商业保险可以在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农村保险领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商业保险也面临着社会保险发展带来的“替代效应”和企业经济条件限制的挑战.作为社会管理主体的政府应端正认识、做好宣传,注重顶层设计,加强监管,建立健全补充医疗保险制度,大力发展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降低替代率、减少企业缴费比例,从而促进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统筹发展,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保险服务及其公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立足于我国社会保险存在的问题,对社会保险的性质进行反思,认为社会保险本质上是一种服务,是国家向劳动者提供的分担相关风险的公共服务,不仅应当供应充足,满足每一个有权享受的社会劳动者的需求,而且应当以公平性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确保每一个社会劳动者都能公平地享受。而要衡量社会保险法规政策以及各级政府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工作是否符合公平性的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公平标准,从覆盖范围的广泛性、参与机会的均等性、义务履行的一致性和基本权利的保障性四个方面,明确社会保险应当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20.
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我国仍将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作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与突破口。以养老、医疗和失业三大保险为支柱的社会保险制度,将承担社会保障改革的重担。 社会保障制度是从社会救济制度发展来的。虽然其待遇标准不高,但却是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社会弱势群体的最有效的制度,因此被称为“最后一道保障线”。除了最低生活保障外,还要重视贫困家庭的医疗、教育、住房等方面救助制度的建设。 社会福利制度作为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内容应当受到足够的重视。应当打破部门限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福利事业,实行专业化管理,促进社会公平及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