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燕 《理论学刊》2012,(2):43-45
胡乔木在多年的党史研究和宣传工作中,确立了党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他主张党史工作应坚持实事求是、历史主义、四面八方、普遍联系等原则;他强调党史编撰应坚持史论结合法、热情式解读法、开放式接纳法、科学客观严谨法等基本方法.胡乔木不但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党史思想,而且在实践上端正了党的文献注释工作以及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党史理论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2.
龚育之在多年的中共党史研究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原则、理论和方法。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原则,龚育之认为应坚持党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理论,龚育之强调要发挥党史资政育人的功能、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党史学界内外互动、学术讨论要百家争鸣;关于中共党史研究的方法,龚育之提出要注意加强理论研究、注重运用历史主义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8)
胡乔木是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理论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特别是在党史研究领域,胡乔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胡乔木坚持"站在党的立场上,叙述党的历史",提倡写党史"要有政治上的观察和把握"。他不但掌握了翔实的党史资料,注重运用科学方法来研究党史,同时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切身感悟,将中国共产党历史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相似文献   

4.
杜玉芳 《世纪桥》2011,(6):19-23
党史编撰理论一直是党史学科体系建设中相对薄弱的一个环节,胡乔木对这一薄弱环节较旱地给予了重视和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原则和方法,形成了丰富而深邃的党史编撰思想,在这方面做出了开路者的贡献。胡乔木本人并未对其党史编撰思想进行系统的总结和阐述,  相似文献   

5.
胡乔木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治家、社会科学家。他在关于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及毛泽东思想、如何分析“文化大革命” 的性质及产生的原因、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阶级斗争和党内斗争、如何进一步加深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等一系列党史领域重大问题上,提出了许多有深度、有新意、有影响、有价值的见解,对党史研究做出了重大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是历史科学的一个新领域,邓小平同志十分重视这一时期的党史研究,对研究的基本原则作了大量深刻而有见地的论述。其中,坚持“宜粗不宜细”的原则,对党的历史、特别是社会主义时期的党史研究有着极为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然而,对这一重要原则,目前在党史理论研究界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荣获国家社会科学图书奖的时候,我想起了为指导本书写作付出大量心血的胡乔本同志,想起了他为党史的研究和编撰提出的许多精辟见解。 胡乔木认为,党史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着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而斗争的”。因此,“不能把党史工作看成是平静的、书斋里的事业,它是在思想斗争最前线的一项战斗性的工作”。为了使党史工作有效地发挥自己的战斗作用,他认为,需要用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科学的论证来阐明有关我们党的历史的各种根本问题。他反复说明,党史不能是一个封闭的体系,党史工作也要改革。  相似文献   

8.
加强党史研究的科学性 彻底地贯彻唯物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胡乔木同志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强调党史研究要加强战斗性和科学性。这正确地反映了党史学科的性质与特点,切中党史研究的时弊,为党史研究的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战斗性和科学性是党史研究的两个根本特性,也是党史研究的基本价值标准。就两者的关系来说,  相似文献   

9.
根据江泽民、杨尚昆、薄一波、胡乔木等同志关于要重视党史工作,要加强党史的研究、宣传和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沙健孙同志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党史工作的意见,我们认为,我省党史部门的当务之急是加深对党史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的认识,加快党史研究机构的职能转变,以适应加强党史工作的新形势的需要。中央党史研究室的负责同志曾专门解释过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性质、职能问题。他  相似文献   

10.
全国党史工作会议重申.中共党史研究是一门科学.并把“进一步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作为新形势下党史工作的重要指导思想.强调要“坚持党性原则和科学精神的统一”.党史研究是党史工作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只有扎实推进党史研究科学化.才能为提高党史工作科学化水平提供可靠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1.
胡乔木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我们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在长达60余年的革命生涯中,胡乔木同志对党的理论工作、宣传工作、文化工作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他卓有建树和广为人知的是党史研究工作。他在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主任委员时,填写学术职务用的是"党史学者",这足以说明,在他的心目中,党史研究在毕生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2.
胡绳关于党史学理论和方法的科学阐释,对党史研究和党史学科建设影响深远。其逻辑基础是基于他对党史学科性质和党史研究视野的阐述,其主体内容包括党史研究的指导思想、党史研究的史学范式、党史研究的历史主义和党史研究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其深远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党史学理论和方法内容的丰富与对党史研究"中介理论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党史学理论对于研究他本身和进行党史研究都有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党史学理论是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共党史形成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毛泽东非常重视党史研究对于指导革命实践活动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提出和论述党史中所体现的辩证分析法、古今中外法、阶级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和史论结合法等,是党史学的宝贵财富.  相似文献   

14.
关于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的一些具体问题,因为几位同志还要具体讲,为了避免重复,我就不讲了,想结合胡乔木、胡绳、龚育之关于编写党史的一些指导思想,从宏观的角度,从总体上,谈一谈编写社会主义时期地方党史的有关问题。胡乔木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卷时,作了很多谈话,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有的收入了人民出版社去年出版的《乔木文丛》中的《胡乔木谈中共党史》一书中,但有很多没有收入。胡绳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龚育之在指导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卷时,也提出了很多指导性的意见。龚育之的这些指导意见已收…  相似文献   

15.
胡乔木研究中共党史的思想发展进程,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每个阶段又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以论带史、按照两条路线斗争的思路研究党史等;第二阶段的主要特点是思想大解放、注重理论反思等;第三阶段的主要特点是视野更开阔、观点更新颖、学术更有深度等。探讨胡乔木在三个历史阶段研究中共党史的不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对于深化胡乔木思想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试论科学人才观的理论创新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人才观作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关于人才问题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具有巨大的理论创新意义。科学人才观坚持科学发展观,形成了“以人为本”的人才观体系;科学人才观指导人才强国战略实践,体现了鲜明的实践性和时代性;科学人才观破除“四唯”,提出了科学的人才概念与人才标准;科学人才观强调“四个尊重”,体现了人才工作理念的创新;科学人才观强调党管人才原则,体现了党的人才工作指导原则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7.
怀念乔木     
此文是胡乔木夫人谷雨女士于1994年胡乔木逝世两周年时所作的一篇纪念文章。今年6月1日是胡乔木百年诞辰,本刊谨以此文献给我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和中央党史工作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  相似文献   

18.
本期刊登的胡乔木同志的文章《中国共产党怎样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为纪念建党70周年作》,对70年来中国共产党成功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了全面论述,概括出党在十二个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其中,关于“成功地开创了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关于“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原则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关于“保卫改革开放的中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受腐蚀和颠覆”等问题,可以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实践经验的总结,尤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9.
<正>5月20日,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曲青山莅临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亲切看望广东省委党史工作者,并为同志们作了题为"理论学习与党史工作"的专题报告。曲青山主任围绕"理论学习与党史工作"主题,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是强调认真学习、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对党史工作的特殊重要性;二是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的根本在于把握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三是以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20.
任何学科,都是以一定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作指导的。广大党史研究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应该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和方法为指导,遵循党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尊重社会历史发展独特性的原则和树立科学历史观的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