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政府绩效管理是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现由内部控制向外部责任转变是我国政府绩效管理变革的未来方向。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面临信息不对称、动力不足、渠道单一、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削弱了公众评价的有效性。进一步推动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需要强化政务信息在政府绩效管理的全过程公开,培育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双向动力机制,丰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形式方法,完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操作细则。通过在政府治理中积极贯彻公民导向与结果导向原则,努力构建效能政府和责任政府,实现政府公信力与合法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唯GDP主义”导向的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估模式走到了尽头.在新时期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亟待加强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和考评制度创新,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社会现实发展要求的新型地方政府绩效治理体系和考评模式.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树立正确的政府绩效观,为地方政府绩效治理创新提供基础;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发展和完善成果考核评价体系;加强制度机制设计,确保政府绩效治理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强化公众参与,构建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3.
我国政府在公众参与绩效管理存在一定问题。因此,完善公众参与我国政府绩效管理的策略,要转变政府对公众参与的观念意识,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并且拓宽公众需求表达的途径;政府要进一步推行政务公开,建立科学完备的绩效信息系统;要进一步明确公众是政府绩效评估的最重要主体,构建公众参与的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进一步拓宽公众绩效评估多元渠道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实现绩效评估科学有效、确保评估公正、公平的重要条件,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内在要求。由于公众参与评估的目的异化、过程缺乏规范保障、责任机制残缺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弱化了评估的有效性和科学性。因此,改进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必须建立畅通、有效的参与渠道,建立评估反馈和责任机制,完善有效的评估申诉制度。  相似文献   

5.
价值、难点与路径: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已经成为衡量和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机制,而公众参与是当今行政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必要保障。因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成为政府治理目标和价值重新定位与推进政府效能革命相结合的发展要求和必然趋向。制度缺失、观念僵化、技术落后、操作复杂是当前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难点所在,只有建立起科学、可行的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系统体系,才能进一步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行政民主化的进程,提升我国政府的绩效。  相似文献   

6.
当前我国在政治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中面临着两个突出问题。其一是公众政治参与度低的问题,另一个是地方政府绩效低的问题。而公众有序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既可以满足公众的政治诉求并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程度,同时又能提高政府绩效并加速服务型政府与廉洁型政府的建设。但当前我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尚处于起步阶段,在实践中还存在着诸多函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实践并借鉴西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先进经验,对这些问题进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期找出解决这些障碍性因素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政府绩效管理:当前的实践与未来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管理改革的绩效化取向已经成为各国政府治理的一个必然趋势,中国的实践在地方层面取得较多的突破和经验:绩效评估开始转向绩效管理,向统一规范的方向发展、强调公共服务和责任履行等等。但由于重评估轻管理、法制技术文化组织上的不足、相关体制改革的制约等问题,阻碍了政府绩效管理的推进与改善。鉴于此,应通过更多的实践,从地方入手提供法制保障、同步推进行政和财税体制改革等措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政府绩效管理。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杭州市“三位一体“综合考评机制的个案剖析,提出强化公众参与是政府绩效评估的发展方向,并分析了杭州市综合考评机制中公众参与的状况,参与的成效,并对“三位一体“考评机制中的公众参与进行评估与展望,提出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明晰政府职责,同时建立以绩效导向的公民全过程参与的绩效评估体制.  相似文献   

9.
整体性治理理论以公共行政责任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强调协调与整合为政府治理手段,来提高政府治理绩效,实现公共行政的目标.整体性治理理论对我国地方政府治理转型提供了启示.本文以浙江省湖州市建设生态型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整体性治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建设生态型城市的治理方式与成效,及其困境;探讨了地方政府在构建生态信息公开平台,培育公民生态意识,引导部门间合作,借助多元参与主体,建立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评价体系等方面治理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合作治理视域下的政府转型与职能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中后期,社会风险度的骤增和危机事件的频发,预示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呼唤着建立起一种基于合作的社会治理模式。相较于以控制导向和集权导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传统治理模式,合作治理要求多元治理主体平等地参与到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在合作治理中,政府类型将会实现从"管理"到"服务"的深刻转型,服务型政府在社会治理中将不会沿用管理主义的控制导向,而是建立起引导型政府职能模式,引导社会力量合作地参与社会治理。政府引导合作的实现依赖于政府治理工具的创新,尤其是有效地运用平台建设和服务支持等新型治理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为保证政府绩效评估的客观有效,必须发挥政府内部评估与外部评估的双重作用。通过进一步比较分析我国公众评估主体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优势和劣势,发现并解决目前公众作为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主体的流程中存在的问题,明确公众主体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公众主体在政府绩效系统中的积极作用是发挥外部评估作用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环境群体性事件的频发折射出政府环境责任的缺失。这一缺失表现在传统政府管理理念上政府缺乏环境责任意识;压力型政府促使政府唯经济发展论;政府环境责任问责机制不健全。努力实现政府环境责任,应完善对政府环境责任的法律规制,提高法律的实效性;建立健全政府内部约束机制;构筑公众对政府环境责任的有效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3.
孙萍  王秋菊 《求实》2012,(4):60-62
网络时代的来临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对我国传统的政府治理模式提出了挑战.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公民意识的提升以及政府提升政策合法性的需要成为政府治理模式转变的推动力.在网络时代,“参与—协商”型治理模式成为必然选择.这一模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公众被动参与阶段、公众主动参与阶段、合作治理阶段.同时要解决好几个关键问题:确立以公众为中心的政府治理理念;网络参与制度化,与传统协商制度互补;重视公众参与结果,提升政府的回应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八大“美丽中国”、“五位一体”的提出,如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在一个战略的高层被突显,它也将成为我国政府今后治理历程中极为重要的关切维度.现实图景中,地方政府的发展冲动与公众的环境顾虑之间的不可通约性在增强,地方政府的生态管理面临着路径转型.因此,基于近年来公众对于环境项目落地的参与事件分析,建构一个生态管理的二维模式,实现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个体共同合作的生态善治,是解决生态管理困境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魏礼群 《前线》2013,(9):37-38
建设服务型政府,是现代政府制度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公共行政变革的普遍趋势。所谓服务型政府,一般是指能够以人为本,务实、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社会提供既多又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政府,体现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建设服务型政府对行政理念、行政能力、行政方式、行政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实施和健全政府绩效管理和评估制度。探索绩效评估制度建设我国政府十分重视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服务型政府和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雾霾污染现象频发,雾霾天气不仅给人们的出行造成了不便,而且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雾霾治理不仅需要企业、公众的多方参与配合,更主要的是作为公共管理的主导者政府来说,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从我国雾霾治理中政府责任的缺失着手,通过转变政府治理理念,完善和建立相关法律制度,使政府在雾霾治理中做好引导者的角色,发挥政府的责任和作用,加快我国雾霾治理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由于公共事务面临高度复杂及不确定性的挑战,行政环境发生了巨大改变,政府管理的管理理念、参与主体、业务流程、管理目标、治理能力都呈现出多元化样态,提升政府整体性绩效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迫切要求。为此,本文介绍了整体性绩效管理的时代背景与理论发展,厘清了实施整体性绩效管理的前提基础与主要内容,以兰州市A部门为例,阐释了整体性绩效管理的实践步骤与具体措施,以期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社区存在治理“行政化”的情况,导致社区治理绩效的边际递减,甚至影响社区治理相关工作的完成。推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是解决社区治理中的行政化问题,提高社区治理绩效的根本之道,而如何更好地推动社区治理的制度变革则是解决社区治理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本文在借鉴奥斯特罗姆制度分析框架基础上,提出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分析与发展框架,并在S省D村进行了案例分析和应用。研究提出推动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关键在于实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合法性、有效性、公平合理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要从顶层设计明确公众参与社区治理工作的合法性,即明确社区治理的主客体。二是要提升党建引领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有效性,即解决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角色划分。三是要以村规民约和信用制度体系等制度规则为依托,实现公众参与社区治理的公平合理性、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9.
协同治理视野下我国政府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协同治理是一个新的政府治理理论,要求在公共生活过程中,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个人等子系统构成开放的整体系统,从而实现多元主体的共同治理。但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形成了“全能主义政府”、“无限责任政府”的管理模式,使得公共服务多元治理程度过低。我国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协同治理的实现路径是:强化公众服务导向的协同治理理念: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协同治理方式;培育社会自治力量的协同治理组织;确立政府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的协同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可增强政府治理能力,强化政府治理的责任感,提升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能。实践中,我国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还存在一些不足,如政府与公众的协商合作理念尚未成熟、公众监督行政机关的体制机制不完善、政府治理中的思辨式公众参与效能评价体系不健全等。为此,政府治理主体应协调行政组织意识和公众个人利益认知间的关系,从立法层面规范思辨式公众参与公共政策制定的相关规则,建立健全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效能评价体系,以提升思辨式公众参与政府治理的效率和效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