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女性主义的后现代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西方妇女运动的发展,女性主义理论也日益成熟和丰富,它已不再局限于关注性别问题和妇女状况,而是对整个西方文化进行重新审视。近几十年来,女性主义这一典型的现代文化的产物,已逐渐走向反面,以批判者的姿态出现在后现代文化的景观中。本文试图考察女性主义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哲学经历、女性主义理论的内在冲突以及向后现代的转向,并探讨这一转向对女性主义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9)
赛珍珠常常以中西方双重文化视角审视笔下的中国女性形象,尤其是中西方文化交汇中的女性命运。然而从身体空间政治学角度看,她笔下的中国女性是困在"形式上"的中国女性。为了尊重所要表达的作品主题,她无意识地将西方女性或是西方女性主义者的平等自由的一些观念赋予中国女性。所以她笔下的女性形象不是中国所特有的,是理想中的中西文化相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3.
18世纪法国大革命后,西方女性主义逐渐兴起,经过近3个世纪的发展,女性主义研究的成果对全世界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作为发展中国家之一的中国也受其影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女性主义迅速发展起来.从比较中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基础、内容等方面,浅谈中西方女性主义研究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进而说明女性主义研究产生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育对于人的社会性别形成关系重大,一些女性主义者相信教育可以在消除性别不平等上发挥重要作用,因此从最初的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关注的两性平等到后现代女性主义致力于女性的话语权,教育成为女性主义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后现代女性主义教育对西方国家的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也具有指导作用和借鉴意义,既可以营造公平的思维模式,也为当今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观念上的支持。本文旨在运用后现代女性主义的理论分析我国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与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王卫华 《学理论》2010,(4):149-150
盖尔·奥斯丁认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戏剧有诸多优势。可用于戏剧分析的女性主义理论来自四个研究领域:文学批评,人类学,心理学,以及电影理论。她对女性主义人类学中盖尔·鲁宾、卡尔·马克思、列维一斯特劳斯和西蒙·弗洛伊德的理论进行了论述,并运用盖尔·鲁宾的“妇女交易”理论、塞基威克的“男性同性交际欲望”理论以及吉纳尔的“色情三角”理论分析了阿瑟·米勒的《推销员之死》,证明女性主义人类学运用于戏剧领域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伊丽佳蕾作为当代女性主义的典型代表,她以差异为基点展开的性别平等问题论述,形成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理论。这一理论深刻批判"男权""女权"两个极端,揭示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内涵,阐述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追求方式,彰显伊丽佳蕾性别平等理论的主旨和主张。这一理论在女性主义发展中独树一帜,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形成了较大影响,我国的女性问题研究也应予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5)
作为西方生态哲学的新兴理论,生态女性主义与深层生态学之间在哲学层面发生了深刻的思想"碰撞",二者的争论一直是生态哲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生态女性主义拒斥二元论的态度与深层生态学具有同一性,但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深层生态学"生态自我"这一概念包含父权观念。由于二者在根本问题上立场一致,因此彼此的争论有助于二者之间找到相互发展完善的良好契机,这对现代生态哲学的发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伊丽佳蕾作为当代女性主义的典型代表,她以差异为基点展开的性别平等问题论述,形成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理论。这一理论深刻批判"男权""女权"两个极端,揭示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内涵,阐述肯定差异的性别平等追求方式,彰显伊丽佳蕾性别平等理论的主旨和主张。这一理论在女性主义发展中独树一帜,在欧洲和世界范围形成了较大影响,我国的女性问题研究也应予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张妮妮 《学理论》2013,(7):52-54
20世纪70年代中期,生态女性主义把环境主义关心的问题和女性主义第二次浪潮关心的问题结合在一起,探讨了西方文化中对自然的统治和对女性的统治之间的关联性,这就把社会性别视角带到了生态思潮中来。通过分析当代生态思潮中社会性别缺失的情形和女性主义对自然的态度转变,考察了社会性别视角进入生态思想的理论条件,并试图得出这样的结论:历史唯物主义反对抽象人性论的立场、女性主义者对妇女解放事业的关注以及当代环境问题的凸显,是生态女性主义产生的条件,也是环境生态视角和社会性别视角交叠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2,(2):47-53
20世纪80年代,政治学、行政学学科在中国大地恢复发展以来,中国特色政府理论话语建构取得了丰硕成果。检视既有的话语,学者更多的是揭示当下、规划未来,存在对历史向度重视不够的问题。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政府理论话语创新进入关键时期,迫切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独立自主和反思批判,在历史向度下对政府的基础理论、问题和概念进行解构与重构。历史地看,当前的政府理论话语创新首先需要科学认识“两个政府”的历史生成问题,防范西方现代性政府理论话语中蕴含的“西方中心主义”带来的危害,进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和五千年延绵不断的中华文明史的意义上规划好“以中国为中心”的政府理论话语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1.
束佳 《各界》2006,(12):13-14
该文章对自由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生态女性主义、第三世界女性主义的理论观点给予剖析,认为它们在探讨妇女解放的理论和实践上各具特色,相互补充,但均存在着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2.
德里达的解构主义语言学以延异、播散、书写文字、踪迹、补替等概念为工具,对西方的语义学传统进行了解构,这种解构颠覆了西方的形而上学传统"语音中心主义"及"逻各斯中心主义"。对语言的解构使他的哲学摆脱并超越传统形而上学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将差异作为新思维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周梅  盛玉同 《学理论》2013,(6):155-156
美国华裔女作家汤亭亭自幼受中西文化的双重熏陶,华裔女性的身份背景,中西文化在她身上的交汇使得她的处女作《女勇士》成为一部十分优秀的女性主义作品。将从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从而帮助理解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  相似文献   

14.
女性主义翻译理论是将女性主义运动与翻译理论结合起来,该理论改变了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身份被隐藏的现象,开始彰显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身份,选择和翻译策略方面分析女性主义翻译理论中译者主体性的凸显,对翻译理论研究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西方政治文明实践的合法性话语是西方话语的根基,肇始于“西强东弱”的历史时代。伴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来到,东西方“攻守势易”的萌芽初现,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日益显露出无可比拟的优势。在这一优势的基础上,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所负载的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作为全新的民主形态的角度,完成了对西方传统选举民主的去蔽;另一方面,从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本身作为全新的政党制度形态,也意味着对西方竞争型政党制度的超越。正是这种去蔽与超越的双重努力使得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得以深深扎根于中国土壤,有机融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理论与实践体系的本土建构进程中,进而推动实现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对于整个西方话语垄断的解构以及对于本土阵地的复归。  相似文献   

16.
谢兆树 《学理论》2010,(20):282-283
在西方文论的教学中,重要概念的阐释对于学生们掌握西方文论家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本雅明的辩证意象建基于历史碎片,它在实质上是一种单子历史观,辩证意象的目的和任务在于彻底打破和解构历史进步的幻象。  相似文献   

17.
作为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威廉.莱斯的理论贡献在于他较为充分地解剖了控制自然意识形态的虚假表象,在于他积极探索和挖掘了生态伦理实践的意义。但是,威廉.莱斯的理论也存在一定的理论局限。这其中不仅包含其生态危机解构的空想性,而且包含其理论对马克思实践自然观的误读。  相似文献   

18.
杨宏秀 《学理论》2009,(4):21-23
解构主义缘起于法国,德里达是其领先人物。我国入文学者中也曾出现一种消解逻辑的理论,有的学者将其称为逻辑解构主义,认为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本文试图通过对德里达的解构与逻辑学家奎因对综合/分析这一二元对立的解构的比较,澄清逻辑解构主义并不是德里达解构主义的应用,逻辑是不可能被解构的。相反,逻辑力度极大地影响着解构的力量,并引申出概念的辩证本性是解构能够进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发展——女性的全面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静 《学理论》2010,(19):71-72
马克思主义的异化理论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异化理论对西方女性主义者产生重要影响,她们将异化概念作为理论分析的核心内容,具体描述了女性在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异化现象,阐发了她们关于女性异化思想,提出女性不幸福的真正根源就在于女性的全面异化,女性摆脱压迫的道路和途径就是要消除异化,消除人们传统的性别观念,女性解放要同全人类的解放相结合,实现全人类全面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查芳灵 《学理论》2009,(17):60-61
尼采关于理想人格的思想是其批判西方基督教世界观的重要一环。在批判基督教文化设置的“偶像”——上帝及其理想人格的基础上,解构了基督教的道德价值体系。以“强力意志”理论为本体论依据,建构起新型理想人格,“超人”是此理想人格的范型,即将强力意志充分发扬和实现了的人,是强力意志、新的价值观念和酒神——狄俄尼索斯精神的理想化和人格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