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尽管东南亚国家联盟(Asean)在1967年就已经成立,但在70年代中期以前,由于国际形势的影响,中国同东盟国家和东盟组织基本上没有来往。7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以及东南亚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关系逐步得到改善。中国开始公开赞扬东盟的促进地区和平与繁荣作出的巨大努力,支持东盟的地区中立化主张,明确地将东盟视为维护地区和平与稳定的重要力量,并且注意加强同东盟的关系。80年代期间,中国同东盟在一系列涉及地区安全的国际政治问题上加强了合作。同时,在相互交往中也各自程度不同地增加了经济方面的份量。  相似文献   

2.
务实推进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定位、定性中越"两廊一圈"经贸合作 东盟国家都是我国的友好近邻,历史上与我国一直有着传统的友好往来.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与东盟所有国家都建立或恢复了外交关系.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1997年12月,江泽民主席出席了首次中国-东盟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的讲话.2002年11月,朱镕基总理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正式启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2003年10月,中国率先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与东盟建立了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1月,温家宝总理和东盟国家领导人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和<中国-东盟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等文件.  相似文献   

3.
网络环境下东盟信息资源及数据库建设浅析和对策建议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2001年11月 ,在文莱举行的第5次东盟与中国领导人(10 +1)会议上 ,中国—东盟双方领导人达成共识 ,一致同意在10年内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3年10月 ,中国与东盟又签署了《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宣言》 ,旨在培育睦邻友好 ,加强互利合作 ,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1月 ,中国在广西南宁举办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这一系列的举动表明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合作正向着更实际、更广泛的方向发展 ,因此 ,开展网络环境下中国—东盟信息资源和数据库建设 ,将符合双方日益增长的交流需要。一、网络环境下东盟信息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下半个世纪以来,东盟国家与日本建立了联系紧密的经济关系。但自2000年以来,随着东盟与中国经济关系的迅速发展,特别是2002年东盟与中国签订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以后,东盟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急剧增长,与此同时,中国对东盟国家投资也在不断地扩大与深化(如2005年以后中国成为对老挝投资的最大国)。  相似文献   

5.
自1997年7月东南亚金融危机首先在泰国爆发以后,中国不仅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经济上对东盟国家特别是对受危机影响较为严重的泰国、印尼等国给予力所能及的援助.而且始终坚持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因此深受东盟国家的欢迎和赞赏,东盟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一、金融危机对东盟与中国经贸关系的影响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与新加坡、印尼等更多的东盟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也进一步发展。实际上,东盟已成为继日本、美国和欧盟之后的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但是,1997年…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东南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自冷战结束以来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发展迅速,可以说一年上一个台阶。政治上,中国与东盟关系从冷战结束之初的“部分对话伙伴国”发展到“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国成为第一个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的区域外国家。经济上,中国与东盟2002年  相似文献   

7.
在世纪之交,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呈现出面向新世纪的绚丽图景:1997年12月,中国与东盟最高领导人首次会晤,确立了中国与东盟建立面向21世纪的睦邻互信伙伴关系;从1999年2月到2000年12月不到2年的时间里,中国与东盟所有的10个成员国均签署了面向新世纪双边合作的框架协议;2001年11月双方决定在10年内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2002年11月正式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2003年10月,中国与东盟签署了了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宣言,这是当代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新的重要里程碑。进入21世纪,中国与东…  相似文献   

8.
建设中国南宁-新加坡旅游通道,不仅有助于中国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而且对维护中国与东盟国家长期和平发展,促进沿途各国各民族繁荣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广西和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似,旅游资源丰富,各方以大通道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开辟旅游精品路线,强化保障措施,可使其成为东亚旅游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9.
邢瑞利 《和平与发展》2023,(6):105-133+158
东盟在美国“印太经济框架”中占据重要地位,是美国开展对华战略竞争重点争取和拉拢的对象之一。东盟国家对“印太经济框架”总体上持积极认知,并采用了“借力”与“平衡”的双重应对策略,东盟与美国在该框架下围绕数字经济、供应链韧性、清洁能源等核心议题领域的合作呈明显升温态势。美国“印太经济框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影响具有两面性,形成了分化双方关系的压力,但由于该框架与东盟主导的区域合作机制在本质上存在竞争,因此也为中国—东盟关系的发展提供了契机。鉴于此,中国应理性看待东盟国家与美国的经济合作,通过加强战略对接和提升制度合作来深化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尽可能降低“印太经济框架”对中国—东盟关系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东盟国家(本文不包括文莱和越南)与西欧国家,尤其是英、荷、西、德等国,长期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自80年代以来,东盟国家普遍采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西欧国家更是成了东盟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和外资来源地。 东盟国家积极发展与西欧国家的经济关系 欧共体是与东盟最早建立对话关系的区域外组织。为了减少对美国和日本的依赖,早在70年代初东盟就决定加强与欧共体的关系,并成立了特别协调委员会和东盟—布鲁塞尔委员会(包括东盟驻欧共体的大使)。1974年东盟一欧共体联合研究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两个组织正式建立关系。1980年东盟和欧共体签署了《东盟-欧洲共同体合作协议》,成立了东盟—欧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