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与唯物史观的完整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恩格斯历史合力论的理论地位及逻辑安排的争议及其解决,需要唯物史观“科学—人文”完整逻辑模式的建构.其中,“矛盾→规律→动力→作用”的科学主导的逻辑线索是清晰成熟的,而人文逻辑清晰的线索至今有待具体建构.在相对区分“社会”与“历史”概念的前提下,可以发现“历史→社会→现实的个人”的线索,即“科学—人文”融贯的完整逻辑与理论境界.历史合力论不是简单的理论注脚和修辞“解喻”,它完整体现了“科学—人文”逻辑的张力与融贯,是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论的统一,是唯物史观元理论的逻辑完成与历史经验的理论化境和深刻解谜,运用时应注意其与历史观上的实用主义、经验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2.
谢海军 《理论探讨》2012,(4):135-138
毛泽东与黄炎培延安“窑洞对”中关于摆脱历史上执政者兴衰成败怪圈的问答,成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执政后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原点.尽管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但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升华为以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制度前提条件,以人民当家做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发展为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做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跳出“历史周期率”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形成了以“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为主题,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主线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新世纪党肩负的历史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中心内容是论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党在新世纪肩负的历史任务的关系。阐述了党要胜利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必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的要求。因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鲜明的时代特色进一步指明了党在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从指导思想上进一步明确了党完成新世纪历史任务的根本保证问题 ,为有力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干部问题指明了方向 ;党要胜利完成新世纪的历史任务 ,就要准确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这既包括对每一个“代表”涵义的准确理解 ,也包括要从“三个代表”的相互关系中把握其整体精神。全党以高度的自觉性当好“三个代表” ,是党胜利完成新世纪历史任务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王祥 《理论导刊》2023,(11):92-98
马克思“跨越”思想是马克思晚年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同东方国家特殊国情相结合的重大理论创新。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为马克思“跨越”思想提供了时代境遇。在“跨越”思想中,马克思以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作为基础转换理论视角,在“世界历史”语境下对东方社会问题进行整体性研究,将“世界历史”的方法运用于分析东方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从“世界历史”高度把握“跨越”式发展的价值意义。“世界历史”维度是把握马克思“跨越”思想创新本质的重要逻辑线索。深入研究与正确理解马克思“跨越”思想的“世界历史”维度具有重要当代启示,包括立足马克思关于时代性质判断来认清我们所处历史方位,坚持以科学态度对待科学社会主义原则和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奉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引领社会发展进步,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充分利用全球化加快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5.
“中国梦”,这个通俗形象的概括,既揭示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主题线索,又彰显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宏伟愿景;“中国梦”,就其价值和内涵而言,是历史与现实的统一,个体与集体的统一,中国与世界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角度 ,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大师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观进行了历史与逻辑进程的考察。指出 :从马恩的社会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到列宁的社会主义发展“非对抗矛盾动力论”、斯大林的“完全适合动力论”再到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发展“基本矛盾动力论”、邓小平的“改革动力论”、江泽民的“创新动力论” ,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推进 ,特别是我党第三代领导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 ,作出了重大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7.
谢海军 《理论导刊》2012,(4):47-49,53
追溯历史,中国共产党跳出“历史周期率”的实践模式呈现出变迁、丰富和发展的轨迹,总体上沿着三条脉络展开:一是在“民主”的基点上,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政治基石;二是在“人民监督政府”的基点上,以健全公民权利为主线来丰富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形式和渠道,解决执政者与人民之间权力的授予与监督的问题;三是从“民主”和“人民监督政府”两个基点逐步走向对党的执政规律的全面探索,并形成了丰富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从“历史实践”到“历史唯物”:马克思对人民主体思想的研究与探索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出发,从历史的实践到历史的唯物,认为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物质资料生产发展的历史,因而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者———人民群众的历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定论,使东方人掌握了研究人类社会主体性的“一把钥匙”。“人民群众”这一历史范畴,虽然在不同的国家和各个国家的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但是,不管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凡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人民,都是组成人民群众的主体,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历史主体…  相似文献   

9.
《瞭望》2006,(12)
为彰显城市魅力,山东蓬莱努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深度挖掘历史文化积淀,努力实现历史与现实的和谐。蓬莱市抓住最能体现蓬莱特色的文化精髓,围绕“八仙过海”、“海市蜃楼”、民族英雄戚继光以及蓬莱水城等最具吸引力的“城市名片”,先后投入5亿多元,恢复了戚继光故里、田横山古栈道,建设了登州博物馆,八仙渡雎塑,赋予了蓬莱城市历史文化新的时代发展内涵,进一步提升了城市魅力。  相似文献   

10.
罗子俊 《理论导刊》2006,1(10):43-45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基础。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剖析,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双重角度对“世界历史”的形成过程及其历史发展作了探讨。同时,马克思通过交往实践观的确立,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角度对“世界历史”之谜作了解答。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公共权力异化成因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共权力的腐败就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亦即公共权力的质变。权力质变的根据在于其自身内部固有的矛盾,它们使权力本身具有异化的内在可能性。因此,反腐败的实质就是通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和遏制权力异化由可能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9.
新帝国主义在21世纪是一个热门词。在美国的语境中新帝国主义被美化为一种仁慈动机,但是在西方左翼语境中,新帝国主义依然是以剥夺为本性的帝国主义。本文所说新帝国主义是指后者。在新帝国主义时代背景下,由于中国在应对金融危机表现出来的责任使西方学者尤其是左翼学者关注中国。在对中国的评价中非常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提法是"北京共识"和"淡色中国"。但是,中国发出自己的声音才是最重要的。中国对话语权的争夺应当重审西方对中国的评价,实现中国与世界的互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勇于自主创新,对自己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20.
罗俊 《学理论》2012,(17):213-214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教师的性格、气质、能力等个性特征的总和,是教师个人整体的精神风貌,它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促进学生人格的发展。教师要注意塑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发挥人格力量的独特魅力去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