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黄代根 《世纪桥》2023,(8):91-93
随着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需求逐渐升高,思政元素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的融入势在必行,“三全育人”理念为高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了新思路,基于“三全育人”中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全员育人内容可以实现思政元素与计算机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入,从而实现学生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想意识塑造。从“三全育人”和课程思政的含义入手,对计算机专业思政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够构建起全员参与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2.
田竹 《山西青年》2023,(8):154-156
志愿服务及各类志愿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可以帮助大学生更直观、更深入地了解社会、服务社会,提升大学生的“社会属性”。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学生志愿服务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高职院校实现实践育人目标的重要环节。本文首先简要阐述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与实践育人的概念,并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随后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高职院校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体系构建的措施,以期为相关高职院校提供借鉴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高校育人工作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国际国内新形势和新变化,大学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都向高校育人工作提出新要求。为此,要树立“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的工作理念,提高育人工作的战略前瞻性;构建教育、管理、服务统一协调的工作格局,提高育人工作的运行实效性;完善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工作机制,提高育人工作的实际针对性;形成以专为主、全员参与的工作合力,提高育人工作的整体战斗力。  相似文献   

4.
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与制约作用。长期以来,学校一直强调"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却忽视了环境育人的重要作用。因此,对环境育人的构建及其评价进行研究,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对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要以育人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学生工作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作为学生工作干部,要树立育人的使命感,将时代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行管理的制度化,积极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关心学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6.
毛建平 《党史博采》2008,(10):31-32
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中要以育人为出发点和最后归宿,学生工作才会有生机和活力,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提高学生工作的质量.作为学生工作干部,要树立育人的使命感,将时代特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行管理的制度化,积极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努力关心学生生活,从而提高学生工作的成效.  相似文献   

7.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9):F0004-F0004
盐城师范学院是江苏省属高等师范本科院校。坐落在江苏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市市区。学校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21000余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8000人。有59个本科专业,其中师范类17个,非师范类42个。学校的学生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始终把“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放在首位。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落脚点,大力开展思想育人、美德育人、学风育人、关爱育人、实践育人等“五育人”工作,切实做到教育先行、管理跟进、服务到位,在提升育人内涵中彰显学生工作特色。  相似文献   

8.
在高校"三全育人"工作体系中,组织育人作用愈发凸显。学生社团作为高校群团组织中极为活跃的部分,是不可忽视的育人主体,具备重要的育人作用。明辨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功能,把握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原则,探究强化学生社团组织育人实施路径,是推进高校组织育人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是社会的柱石,是社会高知群体,肩负着祖国未来建设、文化传承的重大历史责任。文章在对河北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以河北省“善行河北,立德树人”主题道德实践活动和“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驱动、科学发展”大讨论活动为契机,从实现个性化教育、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等角度对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路径进行了探索,这对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谦 《世纪桥》2023,(7):65-67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的美育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基于美育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对大学生美育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实践探索进行分析。首先,阐述美育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并提出融合育人的理论依据。其次,分析大学生美育素养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育人的现状,包括当前实践成果和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再次,探讨教育内容融合、教育方式创新和教育资源整合的路径。最后,从以学生为中心关注个体发展、激发学生内驱力促进主体性建构等方面提出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1.
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必须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坚持以全面精准的教学孕育人,以健康高雅的文化涵育人,以丰厚多彩的实践培育人,以严格高效的管理训育人,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社会的发展改变了当代青年的成长轨迹和教育时空环境、教育主客体关系,"三全育人"的时代局限性逐渐暴露,需以全环境育人理念作为完善和补充。在实践中发展和应用全环境育人理念,要求坚持青年主体性原则,以四项基本能力的培养为着力点,以形成不同场域的育人合力为发力点,使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特征、青年实际成长相适应。  相似文献   

13.
“三全育人”是新时代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三全育人”的核心是“人”,出发点是培养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中心在“育”,重心在“全”,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将雷锋精神全员协同、全过程贯通、全方位融合到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对雷锋精神一体化“三全育人”展开研究,既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创新举措,也是对凝聚民族复兴伟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4.
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总体要求。确立"全程育人"的大德育模式,就是要求在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社会生活世俗化、精神领域多元化以及信息技术自媒体化等冲击下,坚持以德为先,通过强化责任管理、提升理论、改革课程、创新方式、加强校园文化等途径,建构起有效的意识形态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5.
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呈现出日益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局面。采取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和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每一个家庭、每一所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构建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整体育人机制,既是时代的要求,又是德育工作内在规律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地方院校工科学生工程伦理教育薄弱导致工程伦理意识相对缺失的问题,分析了地方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高等教育现状,构建了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理论和实践育人体系,探索和实践了以工程伦理为核心的多学科融合“四阶段”实践育人模式,充分发挥工程伦理课程育人的桥梁作用。实践结果表明,课程体系和育人模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参与率,强化了学生的中心地位,培养了学生的工程伦理意识。  相似文献   

17.
邵玉萍 《山西青年》2023,(1):166-168
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养,结合“三全育人”理念归纳总结高职学生问题行为的现状,从问题行为的称赞的要求、引起关注、权利争斗、复仇、证明无能这五个阶段来剖析高职学生发生问题行为背后隐藏的原因,并提出明确教育目的,提升道德素养;探寻教育办法,亲子共同进步;重视家校协作,提升教育合力;开展心理健康活动,构筑心理健康防线等具有可实施性的教育对策,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以达到教育使人自立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核心素养培育是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高职大学生核心素养的遴选及培育要符合高职院校特色及高职学生特点,在道德人培育的基础上突出职业人培养,在社会人培养的前提下重视全面个人的培养,以培养"德能双馨,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全程覆盖为实践育人周期,以全员参与为实践育人主体,以全方位联动为实践育人载体,实现实践育人工作机制"基地化、项目化、常态化、多样化",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效融合的创新路径,全面提升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心理育人是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开展心理育人工作,要不断夯实育人队伍建设,全员参与心理育人工作;推进育人工作的有效衔接,在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全过程融入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推进改革创新,实现各方有机联动,全方位落实心理育人。  相似文献   

20.
高校校园典礼不仅是大学特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重要平台。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参与高校校园典礼的创新实践,重点从注重凝练内涵、融入文化元素、注重情感教育、尊重学生主体性、注重互动参等方面,探索发挥高校校园典礼在仪式育人、文化育人、情感育人、三自教育、全员育人等方面的育人价值,以期能对完善高校校园典礼体系,增强教育感染力和针对性方面产生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