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的功能之一,它主要针对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的舆论监督经历了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目前已成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舆论监督的主要形式之一.新闻舆论监督在深入揭露社会阴暗腐败面,批评谴责悖德败俗违法乱纪行为方面作用明显,但也经常造成公民个人的隐私侵权.新闻采访报道实践中,新闻媒体及从业人员应合理运用以下七种对策以切实避免频频发生的隐私侵权,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区分不同的民事主体;征得当事人同意;坚持正当的新闻舆论监督;采取合理的隐性采访的方式;引用权威消息来源;进行善意批评和公正评论;恪守新闻职业纪律和道德.  相似文献   

3.
田锋 《理论导报》2012,(5):26-26
媒体新闻舆论监督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群众监督一样,是我国社会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赋予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加大新闻舆论监督力度,对于进一步密切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加强党的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报的舆论监督,是我们国家整个监督体系中社会监督与群众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舆论监督不同于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行政监察监督,它是以党报为载体,代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舆论的威力来有力地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从而推动我们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在当今的新形势下,新闻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何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并不懈地强化这种监督的力度,便是摆在我们新闻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的新课题。所谓新闻舆论监督的力度,就是受众通过新闻媒介对社会公众事务、公众权力、公职行为进行监督的作用强度的体现。加强舆论监督,反映人民群众的呼声,激浊扬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六大报告把舆论监督从精神文明领域调整到政治文明范畴进行论述,提出要“加强组织监督和民主监督,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这是对舆论监督作用定位的历史性变化,标志着我们党对舆论监督作用的认识已经达到了新的高度。怎么认识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加强舆论监督在政治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这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值得思考和探讨。 一、舆论监督对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 十六大报告比以往历次党代会更加突出地提出了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问题,无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监督,都要借助于舆论监督的力量。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与时俱进精神在监督问题上的运用,也为舆论监督拓展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深刻表明了加强舆论监督对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  相似文献   

6.
舆论,是指公众的意见或群众的言论。舆论监督,广义上是指公民享有对国家和社会事务实行舆论监督的权利和自由。狭义的舆论监督是指新闻舆论监督,本文所述的就是新闻舆论监督,是指新闻媒体针对人们关注的社会问题,通过报道最新事态,对问题解决的情况进行监督,传播舆论,引导舆论,形成舆论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舆论监督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就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履行的重要职责之一。然而,由于我国新闻司法体制目前还不完善,一些记者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滑坡,社会监督力度不够等因素影响,媒体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同时,其公信力也遭到质疑。比如:有关部门三令五申抵制有偿新闻,传媒的“寻租”行为却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社会公众通过新闻媒体对社会不良现象以及从政工作人员中的不正之风、腐败行为进行揭露和评论,从而实行的一种社会监督活动。近年来,湘潭日报在坚持“正面宣传为主”的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舆论监督,及时揭露和批评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和某些公职人员中存在的不正之风,因而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广大读者的信任和支持。回顾这几年的成败得失,我们感到,要搞好党报的舆论监督,除了要遵循新闻报道的一般规律外,还必须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六个方面的问题。一要时宜。审时度势,选准适宜时机开展舆论监督,才会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从湘潭日报这几年的实践来看,因不切时宜而导致舆论监督失效的问  相似文献   

9.
一、新闻舆论监督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器新闻舆论监督,是指社会公众依据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民主权利,通过书刊、广播、电视等新闻传播渠道,从善治的角度对政府和社会机构以及个人的言行进行道义上的审视、评价和督促,显然,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评指责也是新闻舆论监督应有并且是重要的内容。新闻舆论监督之所以应该是廉政文化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能够成为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助推器,理由主要有如下三方面:第一,新闻舆论监督能有效地改善舆论生态,使廉政观念、廉政行为得到社会好评,通过其“奖励机制”引导官员们更加坚定廉政观念和廉政行为…  相似文献   

10.
舆论监督不是“第四种权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建》2001,(1)
舆论监督不是“第四种权力”舆论监督,同组织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一起,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人民群众的民主和法制意识,强化党和政府勤政廉政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健康有效的舆论监督不仅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肯定,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但是,前不久某报刊登一篇文章,认为“在现代社会,新闻舆论被当作除了立法、行政、司法三大权力之外的‘第四种权力’”。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这种观点是基于西方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上提出的。而我国的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舆论监督是处在党的领导下,它…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是通过新闻媒体及时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人民的意志和情绪,人民的意见和建议。是新闻媒介的基本功能之一。其实质是人民的监督,是人民群众通过新闻工具对党和政府工作的监督,是人民群众行使社会民主权利的有效形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新闻舆论监督可以起到法律起不到的威慑作用。县域新闻的舆论监督是通  相似文献   

12.
1、开展舆论监督是反腐败的重要手段。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反对腐败要标本兼治,教育是基础,法制是保证,监督是关键。”监督包括党内专门机构的监督、权力机关的监督、民主党派的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等,其中舆论监督在反腐败斗争中具有其他形式的监督不可替代的作用。舆论监督是一种社会公众监督。它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对党和国家有关反腐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对社会上清正廉洁的风气和典型,对已经出现的腐败现象和案例等进行公开传播,使之形成新闻舆论,并在社会舆论中占据主导地位,以…  相似文献   

13.
胡冬妮 《唯实》2000,(12):80-82
近年来 ,舆论监督的地位日渐凸现。据统计 ,全国省级以上电视台共开办热点报道和舆论监督等节目 6 0余个 ,31家省级党报都设有热点、焦点类栏目 ,形成了“舆论监督热”。舆论监督是一种信息型的“软监督”,虽然不具备法律监督、组织监督、行政监督的刚性特征 ,但这种“软监督”可以产生强大的无形力量 ,促使偏差行为主体强化自律 ,或者通过社会的有关硬性手段进行他律 ,以实现制衡与纠错。舆论监督具有缓和社会矛盾、整合社会关系的功能 ,可以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吸附力和亲和力。在舆论监督的各种形式中 ,目前运用最多的是批评报道。批评报…  相似文献   

14.
于忠斌  屈万日 《奋斗》2004,(7):27-27
舆论监督乃公众的言论监督,特指报纸、杂志、电台、电视等新闻媒体的监督。所谓“激浊扬清,嫉恶扬善”系舆论监督之要旨。舆论监督的目的是通过舆论的力量,破旧立新、兴利除弊,帮助政府改进工作,解决问题,增强人们对改革发展的信心,推动社会进步。因此,作为党的喉舌的党报党刊,舆论监督更是新闻报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充分利用和发挥新闻媒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作用,可以有效地弥补干部制度设计和干部制度建设上存在的某些天然缺陷。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加强对领导干部进行体制外的软监督,进一步强化领导干部“执政为民”的责任意识;领导干部要敢于主动承担失职的责任,学会利用新闻媒体坦诚地向群众道歉,切实履行领导干部“问责制”;建立新闻发布制度,利用新闻媒体通报、解释有关政策、情况或问题,满足大众的知情权,消除群众的疑虑和误解;上层领导既要乐于听取地方干部的正面汇报,又要善于深入到群众中间,尤其是新闻媒体(包括网络)内部,听取他们最真实的声音,甚至是“刺耳”的批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在目前我国社会转型期间,舆论监督越来越受到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成为新闻传媒在新时期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多年来,我们通过舆论监督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各领域存在的落后的、消极的阴暗的、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行为,进行了批评与揭露,并通过新闻传媒对那些不正之风不良倾向、不道德行为、不合理现象进行曝光,对推动我国的两个文明建设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然而也无庸讳言,在舆论监督中,由于一些同志对党的舆论导向,国家的政策法令,以及事实的调查研究等方面重视不够,加之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粗疏而严重影响了舆论监督的  相似文献   

17.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在中央电视台考察时强调,新闻舆论监督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至关重要……各级党委政府要重视和支持舆论监督。纪检和监察机关要支持新闻媒体搞好舆论,注意通过舆论监督发现问题,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对外交往增多,政治民主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党风廉政建设成为了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对权力加以监督,遏制腐败滋生,对民主政治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新闻舆论监督在反腐倡廉方面的作用进行一些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闻舆论监督,顾名思义,就是公众通过作为舆论载体的新闻媒体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监督。舆论监督作为广泛的社会监督的一部分,它在社会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是无可厚非的。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随着新闻舆论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各类新闻侵权诉讼也随之增多。据有关资料介绍,仅2001年一年中,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受理的新闻侵权诉讼就达一千多件。对此,不少新闻工作者忧心忡忡,认为现在搞舆论监督犹如走钢丝,一不留神就会惹上官司甚至掉下深渊。对于新闻侵权诉讼的增多,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是好事或是坏事。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它反映了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增强,其人格尊严不容侵犯  相似文献   

19.
《求贤》2011,(2)
“舆论监督”好理解.是指用公众的言论来监督社会成员的行为。舆论的监督作用通常要通过新闻传媒这一载体来实现。正因为舆论具有如此威力,一些人对它又恨又怕.所以.它反过来又成了监督的对象。对舆论的“监督”.集中体现在对某载体之一——新闻传媒的“监督”,尤其是对批评报道和言论的“监督”.  相似文献   

20.
深度批评报道,就是记者通过深入调查发掘出某些隐藏的违法事实、被歪曲了的真相、或一些尚未引起重视的问题的报道。其实质是对批评对象依法实施舆论监督。依据党的十六大精神,主要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当然也包括对一些非公权机关和人员的违法行为及违反公德行为进行监督。按照报道内容性质的不同,可分为三类:(一)揭露式:揭发违法乱纪行为和破坏和谐的丑事。主要对象是公权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和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重要人物或单位等。2002年6月22日,山西省繁峙县发生特大矿难事故,当地政府隐瞒不报。6月29日《中国青年报》发表《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