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竞合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把侵犯商业秘密与仿冒商品、服务和营业上标记列为不正当竞争行为加以禁止,这与专门保护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法必然发生竞合关系。理清反不正当竞争法与知识产权法的各种竞合关系,对于正确适用法律,对于严厉  相似文献   

2.
论商业外观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商业外观是指商品或者服务的外部特征,包括其形状、样式、装潢、颜色或者其他外观上的整体性特征。国外对于商业外观的保护有两种基本立法例,即一种是将商业外观纳入商业标识的保护范围,强调市场混淆等要求,美国、英国等采此例;另一种是将商业外观作为一种特种商业成果,作禁止他人侵害的商业成果保护,如大陆法系国家确立了以“原样模仿”或者“寄生竞争”为代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类似于英美法中商业外观的商业成果进行保护。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除以外观设计专利、注册商标和著作权等特殊方式保护商业外观外,可以将其纳入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保护范围,但应当受有关不正当竞争行为构成要件的约束。至于我国是否有必要将商业外观作为特殊的商业成果进行保护,那属于进一步完善立法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中模仿行为愈来愈烈。本文指出模仿行为有利有弊,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对其中的消极模仿进行规制。但面对现实中的模仿,尤其是网络的冲击,反不正当竞争法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4.
商业假冒混同行为是各国普遍禁止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虽然也对这种不法行为进行了规制,但从立法和司法实践来看,尚有不足之处。本文从商业假冒混同行为的概念、特征入手,通过对商业假冒混同行为的界定和分析,发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相关规定的不足,并提出了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理论界和司法界对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过错的地位众说纷纭。反不正当竞争法源于侵权法但又具有特殊性,其立法模式为行为规制法而非责任承担法,其保护对象为法益而非权利,这种特殊性决定了过错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梳理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过错地位的差异,可以发现过错的要求与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保护法益的成熟程度呈现反比关系:法益越成熟,过错要求越低。对各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过错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进行体系化解释:仿冒、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条款中的过错仅作为参考因素;商业秘密条款和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条款中的过错要求至少为一般过失;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中的过错要求为故意或重大过失。  相似文献   

6.
反不正当竞争法执法制度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智伦 《知识产权》1998,8(1):37-39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实施已有三年多时间。此间,部分省、直辖市又颁布了一些地方性反不正当竞争条例,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对仿冒知名商品、侵犯商业秘密、有奖销售、公用企业限制竞争行为、商业贿赂行为等也分别发布了五个禁止性行政规章。这些法规和规章,构成了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的依据,是在市场经济中规范市场行为的法律保障,它们和其他相关法规一起,构成了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执法制度是这一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一个好的执法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社会效益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几年来的实践证明,由于各级工商行政  相似文献   

7.
【裁判摘要】一、作家通过出售作品的出版发行权,从文化市场中获得自己的经济利益,是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经营。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三款的规定,作家属于文化市场中的商品经营者。二、知名作家在自己作品上的署名,具有商品标识作用。为推销自己的作品,采取借鉴、仿冒、攀附或淡化等手段,利用知名作家署名所具有的商品标识作用来误导消费者,属于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相似文献   

8.
实用艺术品的法律保护应当是综合性的。其主要的两种法律保护途径是著作权法对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和专利法对产品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商标法和制止商业外观仿冒的规则用于实用艺术品的保护比较困难。反不正当竞争法应增设关于产品形态模仿禁止的规定,以对实用艺术品提供一定时期的有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经营者为了获取竞争优势,有时会采取商业诋毁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其表现形式可以说是形形色色。在大多国家和地区,商业诋毁行为主要由反不正当竞争法进行规制,我国主要由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四条进行调整,法律条文简单而概括。在司法实践中,商业诋毁纠纷案件属于不正当竞争纠纷  相似文献   

10.
赵墅艳 《法制与经济》2011,(9):65-66,71
电子商务中商业竞争日益激烈,针对电子商务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建议尽快完善《反不正当竞争法》,在《反不正当竞争法》分则部分增加对电子商务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定,确立惩罚性赔偿的法律机制,允许受到损害的消费者提起消费者个人诉讼和集团诉讼,保护消费者权益实现实质公平,构建信用评价机制规制电子商务中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