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省是全国著名的商品粮大省。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省在解决中国粮食问题上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成为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地之一。从“六五”期间成为我国第一批建设国家商品粮基地的省份起,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我省就以粮食商品率、人均粮食占有率、粮食调出量、玉米出口量等多项指标连续多年居全国首位,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2,(21):51-51
在第32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国家粮食局倡议粮食行业干部职工自愿参加“24小时饥饿体验”。这一倡议得到了湖南省粮食局长等官员的响应,却也遭到不少网友的质疑,认为这是“作秀”。  相似文献   

3.
作为全国13个粮食主产区之一,今年辽宁粮食总产量实现"十连丰"已成定局,从去年开始实施的"节水增粮行动"功不可没。辽宁省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之一。2011年12月,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决定支持东北四省区实施"节水增粮行动",计划到"十二五"期末,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800万亩,其中辽宁是600万亩。2012年辽宁已完成120  相似文献   

4.
青海从国内外调入粮食的比例已由上世纪90年代的25%左右扩大到现在的56%;广西的粮食产销缺口从2001年的36亿斤扩大到2005年的60多亿斤;其他一些省、自治区也开始从产销平衡区向粮食销区转化。据预测,“十一五”末期我国粮食总需求将达到10600亿斤,而2005年我国粮食总供给为9680亿斤,相差约1000亿斤。一般按照总需求的5%进口粮食不会影响安全,那么到2010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应达到10000亿斤。”  相似文献   

5.
越嘉宾 《奋斗》2009,(5):11-13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将地处黑龙江省的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定位为着力打造的八大经济区之一:“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黑龙江省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商品粮基地,建设两大平原农业综合开发试验区的重点之一就是以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为平台全面实施千亿斤粮食计划,挖掘两大平原的粮食增产潜能,  相似文献   

6.
在“以粮为纲”年代,粮食管理可谓村庄管理的重中之重。国家粮政的各项规章制度,强力约束着生产大队粮食的收支流转;村庄在遵章管理的同时,也存在“小账粮”“户换粮”的不间断运作、“大队粮”的灵活调剂。这些构成了一个生产大队立体鲜活的粮食管理情境,体现了国家粮政末端的运行实况。通过梳理还原集体化时期一个村庄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粮食管理脉络,可弥补现有基层粮政研究中的某些不足,还可对“工占农利”作出有别以往的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全球粮食生产地区不平衡,粮食储备也是“贫富不均”。二战后,全球已发生7次粮荒,每当粮食危机的阴影托长,粮食储备就成了各国比较家底厚薄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从开罗街头的面包店到联合国在瑞士伯尔尼召开的粮食峰会,“粮食话题”正一天比一天热。面对被称为“无声海啸”的这波危机.美国的超市开始限制顾客购买大米的数量,巴基斯坦重新推出了早已废弃的定量供应卡制度.粮食出口大国哈萨克斯坦表示要完全禁止粮食出口。英国《泰晤士报》的文章更是用《世界粮食危机将大米变成了黄金》这样一个标题概括了粮食危机对全球的冲击。然而,在亚洲,也有一些国家没把目光盯在“限量”上,而是通过海外屯田促进本国粮食安全,日本与韩国就是其中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朱佳宁 《奋斗》2011,(12):28-29
我省粮食生产已实现八年连增,总产量和商品量均跃居全国首位。今年,全省在大力提高粮食产能的同时,全面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启动实施了以市场体系建设、基地提档升级、加工企业“绿色率”和质量监管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绿色食品“四大工程”建设专项行动,以工程建设为载体,采取超常规措施,加快促进绿色食品原料大省向加工强省跨越,在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有效提升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刘先宏 《当代党员》2008,(11):36-37
种粮不必“躬耕”,“双抢”不再忙碌。这一新鲜事,就发生在开县粮食主产区。  相似文献   

11.
赵勤  李莹 《奋斗》2009,(5):57-58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对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巨大。在当前国内外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和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新形势下,结合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的实施,如何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华雯文 《新长征》2010,(3):7-10
我省地处松辽平原中部,一直是我国产量大省。2008年,针对全国粮食增产难度越来越大、保持粮食供求平衡任务越来越艰巨的实际,省委、省政府全面分析了全省粮食生产的资源禀赋、现实条件和增产潜力,制定了增产百亿斤商品粮能力的建设规划,并获得了国务院批准。从此,一个“天字一号”工程在吉林大地逐步展开。  相似文献   

13.
“先进煮饭法”全称“粮食食用增量法”,简称“增量法”,是中国“大跃进”时期出现的一种奇特事物。当时,由于各种原因,全国陷入空前的大饥荒。城市居民每月粮食定量只有24斤。  相似文献   

14.
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及增长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全球粮食增长缓慢,需求不断增长,库存持续下降。自2008年初以来,国际市场粮价快速上涨并高位运行,30多个国家粮荒引发社会动荡,联合国采取维护粮食安全行动,再次向我国发出粮食安全警钟必须始终长鸣的警示。因此,认真分析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深入挖掘粮食增产潜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现在,吃“粗粮”成为一种流行方式,很多主妇从超市买回包装精美的“高梁米面”、“玉米面”等做成精致的面点,美其名曰“粗粮细做”。其实在专家眼里,这些加工精细的粮食已经算不得“粗粮”了。  相似文献   

16.
1950年上半年的粮食大调运,是新生政权为克服灾荒、反击封锁、稳定物价、调剂余缺的重大举措。党中央科学决策,各级政府与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全国上下大力协作,顺利完成了这次全国粮食调运。这是一次巩固新生政权、心系人民利益、检验民心向背的政治行动。与1960年的粮食调运比较,凸显了粮食问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陈庆山 《奋斗》2023,(5):34-36
<正>2022年,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产量连续13年位居全国第一,更进一步落实了坚决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的战略目标和重大政治责任。2023年1月30日,黑龙江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召开,会议指出,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实施“五大行动”为抓手做好“三农”工作,为率先建设农业强省奠定坚实基础。要大力实施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要害,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坚持增产和减损同时发力,为更有底气、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0年,中国一直对外净出口粮食,每年净出口粮食230万吨左右。在大多数年份,这种粮食出口无疑是健康的,因为它加速了国家的工业化进程。然而,从1958年起,受“浮夸风”影响,粮食产量被严重高估,1959、1960两年超越国家的承受能力,出口了过多的粮食。1960年上半年,国内粮食短缺的困难已很突出,但是,由于当时的政治高压,  相似文献   

19.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定调2011年“三农”首要任务最近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是2011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要确保稳住粮食播种面积,努力提高单产。会议提出,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大兴水利强基础,狠抓生产保供给,力促增收惠民生,着眼统筹添活力。  相似文献   

20.
粮食增产计划启动,50县(市)纳入整体推进试点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2011年开展全国粮食稳定增产行动。以粮食主产省和非主产省的主产县为重点地区,以增加重要紧缺品种供给和推广落实防灾减灾增产关键技术为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