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5)
正摘编自2月23日香港中评社台湾新一届"立法院"开议,民进党"立委"争相提出一些所谓"转型正义"的法案,其中高志鹏提案废除"孙中山"遗像,王定宇提案将郑南榕自焚日定为"言论自由日"。每一法案都牵动两岸神经。民进党在"立法院"席次过半,要让这些提案通过不难,民进党为何要这么做?是为了"真正落实民主深化",还是试图以"转型正义"之名改变现状?2000年至2008年民进党第一次执政时,曾搞"去蒋化";现在第二次执政,要搞"去孙化",实质都是"去中化"。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1)
正台湾地区立法机构日前通过"促进转型正义条例",据以成立"促进转型正义委员会",推动开放政治档案、清除威权象征等事项。台湾《中华日报》12月12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转型正义"的定义,就是坦诚面对、公正处理台湾民主化前,不正义造成的历史伤害,借此消弭仇恨,放下对立,巩固民主。然而,民进党重  相似文献   

3.
正近段时间来,民进党推动"转型正义"的力度越来越大,并确定在"520"之后设制相关机构以贯彻落实。这一波"转型正义"可能成为新一轮"民粹"运动。蔡英文民进党力推"转型正义"意欲何为一、民进党所推"转型正义"完全针对国民党而来。2016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之前,蔡英文利用岛内高涨的"公平正义"呼声,将"转型正义"作为主要竞选诉求之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9,(1)
<正>自"九合一"选举结束迄今已经一个多月了,选后信誓旦旦要检讨、要变得不一样的民进党,却仍然看不出有任何改变的迹象。执政的民进党自认推动改革"重大成就"有:"一例一休"修法、军公教年金改革、成立党产会与促转会等转型正义工程等,每一项改革都造成台湾的空转。"一例一休"修法造成资方、劳方及消费者三输的局面,影响  相似文献   

5.
5月29日,苏贞昌在接任民进党主席周年前夕,说出“台湾是主权国家,现在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独立”。苏贞昌说,作为民进党主席,他的“中国政策”立场就是民进党全代会通过的“台湾前途决议文”,至于策略上怎样做,就是‘中国事务委员会”要做的事。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6,(13)
正摘编自6月18日台湾《中华日报》民进党"5·20"上台后,两岸关系立即由缓和退化为低迷,却仍不能放下"反中"意识思维,尝试对大陆抛出橄榄枝,反而针对大陆配偶取得身份证年限缩短、大陆来台就读学生享有健保开放等,炮制不公平、不正义,恰与民进党口口声声的"转型正义"背道而驰。就以陆配取得身份证来说,2003年陈水扁执政期间,修定《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规范陆配取得身份证年限为8年。2009年马英九执政期间,修改  相似文献   

7.
李伟 《统一论坛》2013,(4):46-48
苏贞昌于6月上旬赴美国访问前,谈及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时称,民进党的政策就是“台湾前途决议文”,“台湾早已独立,现在最重要的是建设国家,不是走回头路搞台独”,“台湾不必再喊台独,要往前走”。在7月4日举行的“华山会议”第一次会议中,苏贞昌再称“‘台湾前途决议文’是民进党的核心思维,民进党的‘对中政策’必须要和国民党有所区隔”。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20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中国时报》4月20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民进党执政以来,各界一再呼吁以拼经济为第一要务,赖清德上任之初也宣示要以解决企业界的"五缺"为首务,但拼经济只是嘴上喊爽,企业界盼了半天,盼来的是大陆"惠台31条措施"以及民进党无尽的"转型正义"打压,最近的"卡管"更是卡到自己,歹戏拖棚,难以为继。评论指出,高雄一家知名餐厅业者3月底不堪亏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1)
正台湾《中央网络报》2017年12月19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一个空气污染问题,就让我们看清民进党的无能与无耻。民进党执政之后,台湾中南部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国民党执政时,又何尝见过台湾中南部如此大规模的空污抗议活动?到现在为止,民进党所拿出的办法,学者直言是"看错病,开错药"。抓不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这就是无能。  相似文献   

10.
正近段时期,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大搞"台湾正名",推动"制宪公投",在"台独"绝路上"飙车",这是极不理智,也是极其危险的。一、"台独"分裂势力推动"台湾正名""制宪公投","谋独"行径花样百出民进党当局多次大放厥词,升高"台独"调门,针对国民党籍"立委"关于"台湾不是一个国家"的言论,台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恶言攻击,台行政部门发言人在脸书上公然叫嚣"台湾当然是国家,名字叫台湾"。民进党"立委"炒作所谓"台湾正名",要求将  相似文献   

11.
<正>台湾人2016年最后悔的事是什么?台湾最大社群网站"批踢踢"(PTT)不久前就此举行投票,59%人选了"把票投给民进党",列第二位的"告白"则仅得11%票。民进党执政7个多月,台湾民众蓦然惊觉,"换人做"原来是更糟的选择。年轻人心生嫌恶去年台湾"大选",许多岛内年轻人把票投给了民进党,但他们现在显然后悔了。岛内年轻人聚集的社交平台PTT举办"2016觉得最后悔的事"投票,"投给民进  相似文献   

12.
赵静 《两岸关系》2020,(5):27-28
正小小的一片口罩,在民进党当局的政治操弄下,成了贯穿台湾新冠肺炎疫期的"绝对主角"。民进党当局从新型冠状疫情之初下令禁止口罩出口,后为以疫谋"独"搞"口罩外交",满世界送口罩时四处碰壁,在国际间上演一幕又一幕"口罩囧途",其苦心营造的"防疫神话"假象,也一点一点被吹破,可谓"面子""里子"尽失。"口罩囧途"令民进党当局颜面尽失新冠肺炎疫情曾一度造成台湾口罩荒,到3月岛内口罩产量增加后,便有绿营人士讨论以输出口罩搞"外交"。虽然台湾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束后,各界都在检讨国民党败选的原因,都在怪马英九当局执政不彰,却很少有人探讨民进党胜选的原因。这次"九合一"选举,不论有无地方执政权,民进党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在22个县市中,民进党仅提名17个县市候选人,就获得13个县市执政权,获得583万票,大赢国民党84万票。那么,民进党为何会取得如此成绩?是国民党的败就是民进党的胜?还是民进党功绩卓著或是民进党赢得台湾人民的信任?这些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8,(18)
正标榜"民主进步"的民进党,最近一连串的作为,以及党政高官的不当发言,迭遭各界批评是"民主退步";蔡当局甚至还大搞两手策略,一方面硬推促进转型正义;另一方面却制造"绿色恐怖"的氛围,掀起各方不满声浪。首先是蔡英文南下勘灾的争议。蔡英文明明先在云豹甲车上微笑挥手,后经灾民强烈要求才下车涉水,  相似文献   

15.
正2016年,蔡英文和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选举中获胜,并将在5月20日正式上台执政。但选前还在强调"和解共生"的民进党和蔡英文,选后却很快变了脸,还未上台就开始利用"转型正义"之名,积极推行"去国民党化"和"去中国化",对国民党展开政治追杀。民进党首先瞄准的对象就是孙  相似文献   

16.
正纵使有民进党当局掀起的一波又一波打着"转型正义"招牌"去中国化"的浪潮,也不论台湾当局如何口是心非、如何变本加厉、如何数典忘祖,终究改变不了的是两岸同文同种同宗同源的一脉相承,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亲情、乡情、骨肉情;"去中国化"去不掉的是台湾民众的文化认同,在他们内心,中华文化永远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更是古圣先贤留给两岸同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13)
正热点岛内舆论质疑民进党当局经济政策在两岸关系停滞不前的背景下,台湾民进党新当局推出"新南向政策"。该政策打出的旗号是通过结构转型战略,要让台湾经济"脱胎换骨",手法是提升"对外经济的格局及多元性","告别以往过于依赖单一市场的现象"。据台湾媒体报道,新当局负责人蔡英文近日已正式核定"新南向政策办公室"的设置要点,千呼万唤之下,总  相似文献   

18.
1993年8月10日,以现任“立委”赵少康、郁慕明、陈癸森、周荃、李庆华、王建煊及前“立委”李胜峰等七人为发起人的新党,在台正式宣布成立,并公布了组党宣言和基本主张,成为台湾第74个“合法”政党。新党在台湾政坛的出现,被视为是自1986年民进党成立之后,台湾“政党政治”中的又一个政治大事件。  相似文献   

19.
去年,台湾政坛出现了一个新的在野政治势力——既有别于国民党当局、又不同于民进党的第三种政治势力.1993年8月1O日,台湾“立法院”国民党“次级问政团体”——“新国民党连线”成员赵少康、李胜峰、李庆华、郁慕明、周荃、陈癸淼、王建煊等七人,宣布退出国民党,组建“新党”.8月25日,新党完成政党报备手续,正式成为台湾第74个政党.近一百年来,国民党经历了多次公开的分裂与另立中央.但是,退守台湾以后,内部分裂正式另组新党,这还是首次.新党公开与国民党决裂,进一步暴露了国民党争权夺利和鱼肉人民的内幕,是台湾民众愿意看到的.新党标榜可以制衡两党,即国民党和民进党,也是有吸引力的口号.再加上反“台独”、反金权、反腐化、反特权的诉求,以及个别成员在民众中树立了“正义”的“清新”形象,新党有一定魅力.而台湾民众对国民党失去信心、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1月6日台湾《中华日报》为了抗议蔡英文当局及民进党"立院"党团打算强行通过"一例一休"修正案,台湾青年团体连日来进行激烈抗争,过去民进党鼓动"违法抗争",甚至进一步赖以取得政权,如今涉嫌"违法"之抗争反噬民进党,蔡当局及民进党实乃咎由自取。近日台湾青年团体先后闯入民进党"立法院"总召柯建铭办公室、民进党中央党部,更是民进党自作自受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