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当前,蔡英文当局大搞"去中国化",推行"文化台独",妄图从根上斩断台湾与大陆的联系,从而达到"台独"目的。但台湾到处可见中华传统文化,正如李敖所说,"台湾无处不中国"。事实上,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史前文化源于祖国大陆;中华文化一直是台湾文化的主流,并抵御了外来文化的侵袭;海峡两岸文化民族形式相同,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18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吴茂昆出任台湾教育事务部门负责人,他的政治立场归属"台独帮",2013年,他曾在台湾立法机构表示:"两岸是国际关系。"2014年"太阳花运动"发生时,他曾表示:"如果要求是对的,为什么不可以?""太阳花学运"的要求是"反服贸"。评论表示,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赖清德日前重申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稍早,他在台湾立法  相似文献   

3.
潘清  季明  王润  洪虹  丁肇文  张卉  王怡 《台声》2005,(10):15-17
李敖:1935年东北出生,1949年随父母迁往台湾,2000年代表新党参选“总统”,2004年单打独斗竞选“立法委员”,文坛40年,政坛40载。高举统一大旗,疾呼“一国两制”,自称左派知识分子,希望共产党领导中国繁荣富强……古稀之年的李敖,是台湾鲜见的公开支持“一国两制”、反对“台独”的旗帜性人物。 他自登广告骂“台独”,自称,我不是一般的战士,称扁是只会捞钱和搞选举的小气鬼。2004年,李敖公开质疑“公投”,并指出:“希望当局不要挑拨两岸人民的感情”。“整天横眉冷对多累啊,人不快乐,整天生气,就早早死啦。我要做战士,不要做烈士,打败别人,…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1)
正"请问蔡英文乡亲,你究竟要把台湾带到哪里去?"在"5·20"讲话中,蔡英文不表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还借口所谓"主流民意"。什么才是"主流民意""普遍民意"呢?投她的689万票,也只占岛内1800万选民的三分之一数目,而且多数选民只是想"换人做做看"。我相信,多数的台湾乡亲,不会支持"台独";我相信,多数台湾乡亲,都将认同两岸同属一中的历史和现实,与大陆同胞一道,共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未来。  相似文献   

5.
<正>日前,为争取中间选民搏上位,赖清德再次变脸。一度叫嚣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现在又企图搞"‘台独’品牌改造",狡辩"台独"就是"台主",即台湾前途由人民自己做主,他的"务实台独"就是要捍卫台湾的"民主"。赖清德的所作所为早就证明他是一个反复无常的"两面人"。他一向热衷散播"台独"谬论,在担任台南市长期间还兴建宣扬"台独"主题的"黄昭堂纪念公园","台独"之毒在他身上可谓深入骨髓,最近却在接受采访时称"两岸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8,(8)
正日前,赖清德再次表明他的确是"台独"工作者,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4日发表社评指出,赖清德的"台独"言论将致台湾人民于战争危险之境,并且完全是不切实际的政治主张。"台独"对中国大陆而言,是涉及国家主权的重大议题,如果"台独"能够成立,势必将危及整个中国的领土完整,所以大陆决无任何妥协空间,"台独"将为台湾带来战争的危险。历史经验和当前国际现实可知,"台独"根本无法实现,国际社会不会支持"台独",再加上大陆坚决反对,制定《反分裂国家法》来因应,任何人都知道,"台独"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3)
正蔡英文多次口称"转型正义",且强调落实这个理想"只有一次机会"。她心中的"正义",就是"台独","机会"就是执政。台当局领导人和"立委"选举双胜,加上台湾多数县市长为民进党籍,使她觉得机会已来临,所以推动"台独"工作便在各层面展开。不承认"九二共识",是为了"台独",因为"九二共识"的核心思想与"台独"不相容。"九二共识"是指两岸同属"一中","台独"则是台湾要抛弃中国大陆,"自成一国"。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1)
正"台独",顾名思义,"台湾独立"。"台独"分子,是指一些破坏中国大陆与台湾两个地区统一的人。"台独"分裂行径,是指操纵反动势力推行国家分裂、"台湾独立"的人和活动。"台独"的出现与台湾特殊的历史息息相关,背后更有国际力量的支持。近年来,由于民进党在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缕缕获胜,致使"台独"势力不断扩大,给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造成了巨大障碍。  相似文献   

9.
民进党仍强烈坚持两岸"一边一国"的"台独"路线,而且阐述以"台独"为核心的"台湾梦",以对抗中国梦,再次揭示了党内保守派当道、务实派力量不足以及民进党走不出以"台独"为核心的两岸论述死胡同。备受外界关注的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简称"中委会")第一次会议于5月9日下午召开,9位委员全部出席。这一看似大团结、颇受关注的会议,虽然公布了"台湾的中国议程"提案,但气氛并不融洽,  相似文献   

10.
“文化台独”的形成及其欺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娄杰 《两岸关系》2007,(9):12-14
"文化台独"是"台独"势力割裂两岸文化联系,凸显"台湾文化主体性",为实现"台湾独立"服务的文化分裂行为。它在台湾当局推行下愈演愈烈,具有突出的  相似文献   

11.
6月2日 ,在北京参加全国台联六届三次理事会的台联理事举行座谈会 ,呼吁台湾新领导人拿出诚意来 ,为真正改善两岸关系 ,增进台湾人民福祉 ,回到一个中国的原则立场上 ,并希望两岸同胞心手相连 ,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 ,为确保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不受损害而共同努力。全国台联副会长范乐年主持座谈会。6位台胞先后在会上作了书面发言。全国台联副会长、湖北省台联会长曾重郎说 :我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 ,我热爱我的故乡台湾 ,同时我也非常热爱正在振兴崛起的祖国大陆。对我来讲 ,爱中国、爱台湾完全一致。所以 ,我对吕秀莲之流只许爱台湾不…  相似文献   

12.
张敏 《台声》2002,(7):11-12
日前,笔者再次遇到台湾“海峡两岸和平统一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郭俊次博士,故人重逢,分外高兴。他依然爽朗而健谈,依然心系两岸,为两岸交流而奔走。郭俊次先生是台南县人,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经常说:“我是台湾人,也是中国人,这有什么不对呢?这有什么不好呢?”有时还要豪迈地加上一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当台湾岛内一些“台独”分子混淆是非,否认一个中国原则时,郭先生站出来公开表示:“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港澳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于一个中国,这有什么不对呢?这对台湾有什么…  相似文献   

13.
我生于中国大陆,长于台湾,居于美国,业于美国和台海两岸,对于台海两岸情势,美国与台湾海两岸的三角关系,虽不敢自以为洞若观火,但至少也有相当深察。李登辉虽然下台,但是李登辉“台独“路线依然在兴风作浪。吕秀莲公然叫嚣“台独“,就是李登辉路线的阴魂重现。陈水扁犹抱琵琶半遮面,又何尝不  相似文献   

14.
正"别人整天做公共关系讨好人,我却整天破坏公共关系批评人;我的敌人不是一个个出现,而是一窝窝出现,我几乎每半个月就要多出一窝敌人,我真‘阔’得很呢!"——李敖最后一次引发两岸民众广泛关注是在3月18日。这一天,这位自奉"大德不逾间,小德出入可也"的著名作家、历史学家和评论家永远闭上了嘴巴,思想也停止了转动,再也没机会奋笔疾书,畅快骂人了。不管李敖多么富有争议,他注定要成为两岸文学史上不可避开的一座山峰。李敖在为其自传写的广告语点破了其一生的境遇:"横睨一世、卓尔不  相似文献   

15.
正"以前没有出过国,这次去大陆,也不是出国。大陆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中国的一部分。台湾也是我故乡""今天,我没有乡愁。打破近乡情怯、衣锦还乡的观念,希望我老的时候,还能带给大家最新的想法"——李敖深爱着故乡,他有着浓厚的大陆情结。他在文章中这样写道:"大陆是我的乡土,但我不在其内;台湾是我的乡土,但我被见于外。不过,对我来说,在内与见外,皆属过眼烟云,总归中国是我的乡土。在这乡土上,大陆也好,台湾也罢,对我都是  相似文献   

16.
10月10日,陈水扁发表所谓“双十讲话”,标榜“和平”“善意”,声称两岸“以九二香港会谈为基础”,“作为进步谈判的准备”,谋求“台海永久和平”。但“讲话”以“一边一国论”为基调,模糊、否定“九二共识”,恶毒攻击大陆,煽动两岸敌意,坚持军购,蓄意制造两岸对抗,实质是陈水扁当局加速“去中国化”,推行“台独”的告白,是对台海和平与稳定的又一次严重挑衅。在“双十讲话”中,陈水扁无处不在刻意宣扬“台湾主体性”与“台独认同”。他宣称“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台湾就是中华民国”,“台湾是会能否复谈,关键在于台湾当局是否接受“一个中国”,…  相似文献   

17.
陈峰 《中州统战》2000,(4):13-13
谁最希望“台独”?要让我说,最爱“台独”的,应该是惟恐中国不弱的人!只是,这希望太渺茫。中国发表了“白皮书”,警告选择“台独”就是选择战争,岛内和国际上有些人就不高兴,这也可以理解:打到了要害处,不让他叫两嗓子,他能甘心吗!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这是不争的事实。台湾岛内一些想搞“台独”的人,天天说自己是台湾人,不是中国人,问题是上查几代,他们的祖先多是明末随郑成功大军迁到台湾的,当时的誓言可是要抵抗外族入侵,恢复中国啊。时至今日,却有他们的后代提出了“台独”的主张,不知他们的祖先天上有知,会有什么样的感想?说实话,两…  相似文献   

18.
孟波 《统一论坛》2004,(3):39-40
李敖是一个在两岸都知名的公众人物,特立独行的台湾文化名人,在他手术后不久的一个下午,他欣然接受了笔者的电话采访。笔者:您怎么看两岸文化的联系? 李敖:我们都是中国人嘛。文化人类学研究揭示,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有着密切的血统关系。从祖源地学说,人类体质、语言、文化特质以及发祥地传说三方面入手,我们可以推定远在七  相似文献   

19.
安文 《台声》2006,(2):86-86
蔡玲编著的《直面李敖》—记者全景实录李敖神州文化之旅一书,在李大师回岛一周后,由华文出版社及时推出。众所周知,李敖坐岛内56年,不出半步论天下,骂尽他想骂的人,快意恩仇,声称此生不出岛,却突然来大陆进行“神州文化之旅”,让两岸读者大眼福。想当年,台湾开放赴大陆?亲,李敖母亲生前回大陆了,李敖也从大陆来台湾了,很多人关心李敖什么时候回大陆故土看看呢?可李敖并不想回大陆,他说:“如果从感情层面,我以为回大陆‘重温旧梦’,就是‘破坏旧梦’。个旧梦没有了,我希望我不要有意破坏它。如果是理性层面,要了解大陆,不需要这么麻?,不需要…  相似文献   

20.
李立 《台声》2006,(11):62-67
金秋9月,我在台湾作学术研究,有幸与李敖大师长谈,其睿智和敏捷实在是一般人难望其项背——笔者:您提出支持“一国两制”。当时旁边就有人说了,您是支持还是开玩笑,还是觉得这个词不错,拿来可以让别人一下子产生眼球的注意力。支持“一国两制”和《反分裂国家法》李敖的两岸观李敖:当时只有我一个人敢支持,也敢这样讲。因为讲得很逗,我说问题根本不在两制嘛,现在根本就是两个制嘛。台湾有台湾制度,大陆有大陆制度,两制没有争议,争议的是一国。你觉得你这个国不是大陆那个国,我说美国跟中华人民共和国定条约的时候,在签上海公报的时候,都说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