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生     
阿强 《人民公安》2011,(15):16-17
2000年的一天,我兜里揣着3克海洛因和我惟一的亲哥哥去照相馆照了张合影。拍照后,我告诉哥哥:我不想活了。 这张合影将是我留在人世的最后一张照片。我请他在我死后把照片寄给远在贵阳的父母。  相似文献   

2.
2004年"十一"前夕,新疆和田县巴格其镇三所学校的80多名师生每人收到了一封来自大洋彼岸--加拿大温哥华的信。信中,他们的"玛丽老师" 向他们问好并送每人一套美丽的异国风光照片。说起这段跨越大洋的民族情, 还得从32年前说起……30年前的一张照片1972年的北京,一个阳光明媚的夏日,年轻的中学教师阮慧娟带着6岁女儿到北京地坛公园游玩,碰到了一个只有4岁的维吾尔族小男孩,胖胖的小脸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戴着新疆帽, 身着海军衫,特别可爱,他的名字叫艾  相似文献   

3.
陈彪 《今日民族》2012,(1):24-27
这张照片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拍摄的,照片里是我和奶奶,我们身后是一棵核桃树。照片是我一个表叔拍摄的,他当时信用社工作,前几年调到县农行,当了行长。  相似文献   

4.
收到德国友人克拉特寄来的一本德文杂志,感到意外,因为他知道我不懂德文。翻看了一下,发现其中有两张插页是另外装订上去,上面有三张照片:一张是克拉特的近照;一张是一位年轻的妇女和两个小男孩的合照;还有一张是一支漂亮的西伯利亚银狐。照片上有几行字,下面是几段诗。 ——克拉特这样做,而且将杂志寄给我,当是有用意的。这使我很感兴趣,就让大儿子丹丹来看看,他懂德文,在德国学习、工作过好几年,和克拉特很熟悉,曾受到他的照顾。 丹丹告诉我,这本杂志,刊名是《时代》,在  相似文献   

5.
照片上的记忆□翟永太我打开久已没翻的相册,一张熟悉的面孔,又一次映入我的眼帘。照片上的他(右)和我肩并肩站在一起,西装革履,目不转睛,还是那样精神。可他永远离开了我,离开了他所眷念的一切。他的名字叫王力强,是运城市公安局原副政委。8年了,只不过是弹指...  相似文献   

6.
蒲元 《黄埔》2020,(2):70-74
国栋是我的老同学,若从幼儿园算起,我们相识已近40年。后来,国栋学医,在美国读完博士后回来做了大夫,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常看到各种医学的讯息,倒也习以为常。不料,那日突然收到国栋的微信,一连数条,先是两张照片,而后是一段恳切的话语:"老同学,这是我爷爷的资料。爷爷参加过抗战,而且受过枪伤。老人家戎马一生,后来很坎坷。我今年清明节还回湖南老家,给我爷爷扫墓了。祖屋的东西,现在就剩下这两张照片了。我很想了解爷爷,拜托你帮我研究一下,给我好好讲讲。"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 7月 1 6日 ,惊悉邓六金老大姐因病不幸逝世的消息 ,心不禁忽地一沉 ,一位坚强勇敢的红军老战士、一位亲切慈祥的革命老妈妈永远地离我们远去了 !翻看着和邓大姐的几张合影 ,她的音容笑貌 ,她的谆谆教诲 ,不断浮现在我的脑海里。记得第一次见到邓大姐是在 1 997年的秋天。那时 ,我刚从部队转业到国管局离退休干部局工作不久 ,一天上午 ,侯局长对我说 :走 ,我们去看看邓六金大姐。谁是邓大姐 ?在去邓大姐家的路上 ,局长向我讲述了大姐的革命经历 :她 1 91 2年生于福建上杭的一个贫苦农家 ,因生活所迫 ,从小被送做童养媳 ,历尽苦难 ,1…  相似文献   

8.
<正> 1981年8月13日,天高气爽,瓜果飘香。邓小平在王震、王任重等陪同下来到石河子垦区。当时我是石河子农工商联合企业和石河子市党委办公室主任,参加了接待工作的全过程,亲眼目睹了邓小平的风采,聆听了他的教诲,他那浓重的四川口音至今仍在我耳边萦绕。正是邓小平的这次新疆之行,决定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史上的一  相似文献   

9.
李默庵  高建中 《黄埔》2015,(2):20-22
照片的来历1993年3月4日,我忽然收到李公朴的女儿张国男寄来的信,信中附有两张旧照片,她称,这是她在整理父亲遗物时发现的。照片的背后,写有"2月15日于赵城与李军长合照"字样。经她考证,认为"李军长"是我,便寄给了我,一是要求确认,二是希望能做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10.
唐淑惠 《人民公安》2006,(23):51-51
收到了张蓉姐姐从上海寄来的信,我们时常是电话联系的,只是在某些节庆才发明信片问候,不知道信里装了什么,打开了,掉出两张照片,那照片让我心里酸酸的,是公交分局民警祝选朋生前的照片,一张是他和妻子抱着儿子的照片,一张是高大英俊的他与爱妻成婚那日的婚纱照,照片上,他们夫妇笑得多甜蜜,只是这微笑永远地留在了昨天。三年前,也是这个季节,他在追小偷的时候被犯罪嫌疑人用刀刺死。三年前,我不能够接受一个年轻的战友没有留一句话地离开我们,而今,我们却必须接受这样一个事实。我的硕士论文是关于袭警的,作了很多关于袭警的调查,了解到全国…  相似文献   

11.
栗史 《政协天地》2009,(8):47-48
40多年来,我拍了许多照片,有新闻照、风景照、纪念照……大多数照片都镶在一本一本精美的相集里。唯有一张既没有底片,也没有相片的“照片”,却深深地刻在我脑中。不论是什么时候,只要我闭起眼睛,就能清清楚楚地看见这张“照片”。要问这是一张什么样的“照片”,那得从1964年讲犯.  相似文献   

12.
戴永夏 《春秋》2009,(2):23-25
我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萧军辞世已经20年了。每当看到他在1979年6月10日寄赠给我的亲笔题签的照片,便想起当年拜访他的情景,以及这张照片折射出的历史沧桑……  相似文献   

13.
阿牛酷爱摄影,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一名摄影家.参加保安工作两年,他利用业余时间拍的照片装了满满五大本影集,这还不包括寄往报社和摄影协会的.虽然他的照片一张也没发表,他却痴心不改,队友们奚落他,说他比"傻瓜"相机还傻.  相似文献   

14.
在新疆代表团驻地京西宾馆,一位身穿民族服装的维吾尔族年轻女代表手拿一张登有中央领导同志和少数民族代表、委员在一起的照片的报纸,指着照片上坐在江泽民和乔石中间的自己,兴高采烈地说:"真想不到,总书记、委员长就像年长的朋友一样和我聊天。我一定要把这件事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让他们分享我的喜悦。"一席话,引起各族代表纷纷争看当天的报纸。这位女代表就是新疆杂技团魔术师茹先古丽·阿不都拉。5月12日是她难忘的一天。这天晚上,出席"两会"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来到人民大会堂,参加中央统战部等单位举办的茶话会。茹先  相似文献   

15.
学雷锋成为全国性的热潮并产生良好的效应,是在雷锋逝世不久的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几十年过去了,而雷锋留在脑海中的记忆,依旧清晰如初。 关于雷锋,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句话和一张照片。一句话是他说他要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照片是那张开怀笑着并露出几分天真的模样。  相似文献   

16.
这是一张拍摄于上世纪80年代的照片,照片中的长者叫杨怀甫,在侧的是他的二儿子杨布军,透过这张依然清晰的照片,仍然能够感受到父子二人当时其乐融融的气氛。近30年过去了,照片中的主人公现在何方?带着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照片背后的心酸故事。  相似文献   

17.
正真正的老"地下"工作者我有幸看到这样一张照片:时任全国政协副秘书长、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的张洽随从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出访柬埔寨时,接受西哈努克亲王赠送纪念品的照片。画面中,满头银发的张洽身着一袭得体的深色西装,面带微笑,恭敬地站在西哈努克国王面前,彬彬有礼。那无疑是一场重大的外事活动。看了这张照片,读者恐  相似文献   

18.
“请同学们看看,这是我去西藏旅游时,在萨大昭寺外面广场上拍摄的一张照片……”着,我举起照片,走下讲台,同学们立刻睁大眼睛,兴奋而又好奇地凑过来看照片。我边边讲述照片的来历:“我去拉萨旅游时,去大寺游览。在大昭寺外面,有很多藏族同胞,他手里几乎都拿着转经筒在摇。我遇见了这位族大姐,就微笑着向她点头,说:‘扎西德。’她也笑着说‘扎西德勒’。扎西德勒是藏语祥如意的意思。我觉得这张照片就反映了我民族团结的情景。当我在和这位藏族同胞友交谈的时候,我的同事举起相机,抓拍了这珍贵而有纪念意义的照片。我把它作为民族结的见证。…  相似文献   

19.
我的案头摆着一个小巧精致的镜框,里面镶嵌着我的一张照片,那是在1993年9月石家庄市政协八届一次全会上拍照的,画面是大会选举场面,我正在投票(见下图)。每当看到这张照片,便勾起我对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20.
我遇到的外国警察张一弓1.在墨西哥我保存着一张照片,是1985年9月在墨西哥街头与一位年轻警察的合影。他矮墩墩的身材,穿黑色警服,胳膊搭在我的肩上,面庞映着热带的阳光,笑着,像一个憨厚的乡下人,背景是参差错落的楼房和一株高大的棕榈树。我就是在那棵棕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