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8,(12)
正摘编自2018年5月31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职两周年的5月,是两年来台湾在国际场合最为挫败的一个月,包括再度被拒于国际卫生大会WHA门外,以及被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断交",使得台湾连续两年遭WHA所拒,并使蔡的一半任期就丢失了四个"邦交国"。台湾《中央网络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问题恐怕不会到此为止。如果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仍不调整,  相似文献   

2.
《台声》2018,(11)
正摘编自2018年5月10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独"与"废核"常被称为是民进党的两块"神主牌",民进党在野时带领一群信众狂拜这两块"神主牌",但民进党一旦完全执政,这两块"神主牌"就变成了赌注,而且未来将是台湾的灾难。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预言,而是可以确定的事。评论指出,"台独"这块"神主牌",虽然盖着"维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5,(5):123-123
说明:1.2003年11月7日.基里巴斯与台湾“建交”。同年11月29日.中国同基中止外交关系。2.1998年12月11日.中国与马绍尔群岛中止外交关系。3.本刊第4期刊登《哪些国家与台湾建立了所谓的“外交关系”》后,湖北的胡毓琴等读者来信询问瑞鲁与台湾建立所谓“外交关系”的过程。本刊为此咨询了外交部.答复如下:1990年瑞鲁与台湾“建交”。2002年7月21日,瑞鲁与中国建交。与台湾“断交”。2005年5月14日,瑞鲁与台湾签署“复交公报”。5月27日,中国宣布中止与瑞鲁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3)
<正>6月13日,巴拿马与台湾方面"断交",并同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之后又有台湾媒体报道称,目前5个以"台湾"为名的台"驻‘非邦交国’代表处"被要求改为"台北",包括尼日利亚、阿联酋、约旦、厄瓜多尔及巴林等。今年3月,尼日利亚在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的同时,曾要求台湾驻尼机构取消"伪称",摘除"伪牌",迁出首都,削权减人。尼日利亚政府3月底更要求台当局"驻尼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5)
正摘编自2018年2月19日台湾《中央网络报》最新民调显示,赞成"台湾独立"的比例创下10年新低,而赞成与大陆统一的比例则攀上10年新高。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19日社评指出,这显现"天然独"毕竟抗拒不了时代潮流,两岸统一也是必然趋势。在民进党刻意加速"去中国化"并且执意与大陆对抗的状况下,为什么台湾民意反而背道而驰?大致不外以下几个因素:第一,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失败。问到对蔡英文处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7,(13)
<正>外交部长王毅6月13日在北京与巴拿马副总统兼外长德圣马洛举行会谈后共见记者。王毅表示,我刚刚同德圣马洛副总统兼外长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在这份联合公报中,巴拿马共和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巴拿马共和国政府即日断绝同台湾方面的所谓"外交关系",并承诺不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18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吴茂昆出任台湾教育事务部门负责人,他的政治立场归属"台独帮",2013年,他曾在台湾立法机构表示:"两岸是国际关系。"2014年"太阳花运动"发生时,他曾表示:"如果要求是对的,为什么不可以?""太阳花学运"的要求是"反服贸"。评论表示,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赖清德日前重申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稍早,他在台湾立法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民进党原本认为,在其执政后,足以把台湾民意带离中国意识,为"台独"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却相反,这绝对是民进党所始料未及的。最近几份民意调查,非常值得重视。据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民调,46.3%赞同蔡英文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下与大陆谈判(去年的民调为36.2%),比不赞同者36.7%(去年为47.2%)多出9.6个百分点;仅隔一年,一增一减的落差将近20个百分点之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15)
正摘编自2018年7月18日台湾《大华网络报》台湾《大华网络报》7月18日发表社论文章说,蔡英文日前在台南为候选人助选时表示,民进党"执政"2年来做了很多事,且因为"民进党很会处理经济",台湾经济越来越好。此言一出,引发网络一片嘲讽,认为与人民距离遥远的蔡英文不但是自我感觉良  相似文献   

10.
台媒摘论     
《台声》2018,(7)
正摘编自2018年3月13日台湾《中央网络报》蔡当局无能,莫怪年轻人往有机会的大陆走台湾《中央网络报》3月13日发表文章说,从2月28日大陆发布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至今,已过了10余天,但蔡当局的反应,让人感觉好像还在睡梦之中。台湾陆委会认为,这"31条惠台措施"多数为过去既有的旧措施与宣示,并非单纯惠台,而是具有"利中"的实质目的。换言之,台陆委会认为大陆的措施名为惠台,实为"利中",如  相似文献   

11.
正5月24日,布基纳法索宣布与台湾"断交"。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同布基纳法索外长巴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布基纳法索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决定即日恢复两国大使级外交关系。公报指出,"布基纳法索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布基纳法索承诺不同台湾发生任何官方关系,不进行任何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9,(14)
<正>7月9日,民进党当局有关部门日前启动"选举查察",将大陆企业采购台农产品列为所谓"搜报"重点,引发台湾农渔民质疑与反弹。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应询表示,农产品销售事关台湾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多年来,我们本着"两岸一家亲"理念,积极帮助台湾农民朋友拓展大陆市场,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深受广大台湾民众的欢迎。大陆已经成为台湾农产品第一大销售市场。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7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7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世代智库日前公布台北市长选举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民进党支持者有76.9%认为民进党与柯文哲的价值理念不相同,另有78.8%认为民进党应该提名自己的候选人。此份民调似乎已在明示,民进党在台北市应  相似文献   

14.
截至2006年底,按国际惯例、受世界范围承认的主权国家共有193个。其中,有169个国家与大陆有外交关系,有23个国家与台湾有所谓的"邦交关系",有1个国家——不丹,既与大陆无外交关系,也和台湾无"邦交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据报载,曾经担任过陈水扁时代台湾陆委会副主委与主委的台大教授陈明通,即将回锅担任台湾陆委会主委,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8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虽然陈教授对两岸关系非常熟悉,经验非常丰富,人脉也非常雄厚,但倘若蔡英文当局大陆政策不改,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9日台湾《大华网络报》自从台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赖清德在台湾立法机构表态自己是"务实台独工作者",就把自己置于骑虎难下、进退两难的位置。为了从这7个字脱身,他可是费尽唇舌,先提出"务实台独"的三大方向和六大具体内容,现在又将这7个字与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划上等号,他自承"其实我所谓的‘务实台独’,就是民进党的台湾前途决议文"。赖清德显然知道这7个字的严重性,它的代价就是两个"邦交"以及国际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7,(3)
<正>摘编自1月18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出访中美洲9天行程结束,她在返台记者会上重提"踏实外交",强调"双边关系"的重要性。但是,记者会中却不提如何和大陆交往,是疏忽,还是认为不重要?多年前,钱复任台当局"外交部部长"时,曾在"立法院"答询"立委"说:"两岸关系比‘外交关系'更重要。"这句话反映在政治、经济、安全上可谓至理名言,其精义是,如果两岸关系搞坏了,台湾"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8.
2019年,民进党当局仍拒不承认"九二共识",蓄意升高两岸对抗,同时极力推行"一边倒"的政策逢迎美国,致使其"邦交国"进一步减少",国际活动空间"持续缩限。在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的大背景下,蔡英文当局对外政策成效不彰,对外关系困境进一步加剧。一、"固邦"难挡"断交潮"蔡英文执政以来,台湾再度经历断崖式"断交潮"。2019年9月,所罗门群岛和基里巴斯相继宣布与台湾"断交",台湾仅剩15个"邦交国",创历史新低。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8,(1)
正台湾《中央网络报》2017年12月19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一个空气污染问题,就让我们看清民进党的无能与无耻。民进党执政之后,台湾中南部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国民党执政时,又何尝见过台湾中南部如此大规模的空污抗议活动?到现在为止,民进党所拿出的办法,学者直言是"看错病,开错药"。抓不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这就是无能。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7,(23)
<正>摘编自11月22日台湾《中央网络报》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IMD)近日发布"2017世界人才报告",台湾在参加评比的6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第23名,IMD研究专家对台湾人才外流又无优势吸引外籍人才提出警讯。究其原因除了经济成长趋缓、投资不振、消费疲弱、薪资停滞不前外,还有以下三点:首先,两岸关系紧张。自从去年民进党执政后,由于不承认"九二共识",破坏两岸政治协商基础,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