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厦门市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对持新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在厦门特区投资设厂经商的台商,实行1至5年多次有效入出境签注。具体办法如下: 一、对三资企业聘用的一般工作人员和从事经贸活动的,给予办理一年多次有效的入出境签注; 二、工商营业执照上登记的董事长、副董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在厦购房居住的台湾居民、重要的  相似文献   

2.
《台声》1995,(1)
一、根据《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直抵厦门口岸的台湾居民申请办理《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须履行下列手续: (一)交验表明在台湾居住的有效身份证明和出入境证件; (二)经由其他地区或国家来厦门的,须提交途经地区或国家的再入境许可证明,但过境不需要签注的地区和国家除外; (三)填写申请表; (四)交两寸正面免冠照片两张。 二、按规定,需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方准予办理入出境证件申请的,厦门口岸签证机关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3.
《台声》2008,(8):78-78
1、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须履行哪些手续?大陆居民须持有效《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及旅游签注(签注字头为L,以下简称签注)赴台旅游。作为第一步,大陆居民申请前往台湾旅游,可直接到国家旅游局公布的13个省份的33家赴台旅游组团社咨询、报名,确定参团。  相似文献   

4.
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安机关在审批签发《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和出入境边防检查中,查获多起台湾居民持用伪造的多次入出境签注及暂住加注案件。据持证的台湾居民说,这些伪造的多次入出境签注及暂住加注是委托港澳地区和内地一些旅行社代办的。为此,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主管人员提醒台湾  相似文献   

5.
微观天下     
正期待更多证件"全国通办"3月26日,国家移民管理局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4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护照、往来港澳通行证、往来台湾通行证等出入境证件实行"全国通办",即内地居民可在全国任一出入境管理窗口申请办理出入境证件,申办手续与户籍地一致。也就是说,办护照、通行证不再受限户籍,在全国哪个出入境管理窗口都能办。(据新华网)【评论】"然玉":随着通用数据库完成录入和调试,理论上讲,绝大多数证件都是可以异地办理的。期待相关经验与技术在更多的办证领域复制,比如说结婚证,相信不久之后也有望"全国通办"。  相似文献   

6.
持有《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可在所在地公安出入境管理部门申请多次签注、暂住加注和停留延期。申请时需填写《港澳台华侨证件延期、补发申请审批表》,提交近期正面免冠2寸彩色照片1张(背景为淡蓝色),并根据来京的不同身份提供相应的证明。  相似文献   

7.
<正>7月1日上午8时30分许,金门开来的"新金龙"号班轮抵达厦门。台胞吕怡艳免签通关后高兴地说:"太方便了,真的超赞!"她手里那本台胞证先前盖了许多签注印章,而剩余的页面今后就将"永久留白"。当日起,大陆公安机关开始实施免予台胞签注政策,台胞持有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台胞证")即可经开放口岸来往大陆并在大陆停居留,无需办理签注。7月6日,试点签发2015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7,(9)
<正>为进一步提高往来台湾通行证、签注的签发和查验效率,增强证件防伪性能,按照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统一部署,山东、浙江、福建、江苏、广东、四川等多省市于4月24日起全面启用电子往来台湾通行证,同时停止签发现行本式往来台  相似文献   

9.
国内大陆简化台湾居民出入境及居留手续7月25日,公安部规定,从当日起,在大陆居留一年以上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签发一至五年有效居留签证,无需再办理入出境签注手续。同时,全国地市级公安机关也可审批、签发台湾居民签证。此前,台湾同胞一般只能到香港、澳门、福建办理证件。  相似文献   

10.
刘寿明  司贺中 《台声》2006,(12):41-41
“台胞证”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简称,是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和在大陆旅行、居留的身份证件,分为5年有效和一次有效两类。若到期或不慎丢失、毁损,势必会影响到台胞在祖国大陆办事或出行,因此,应当及时补办。一、法律依据(一)《中国公民往来台湾地区管理办法》(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签注受理审批签发工作规范》二、办理换领或补证手续的机关目前,在大陆可以申请换领、补办5年期台胞证的地区有上海、江苏、福建(福州市、厦门市)、海南省(三亚市和海口市)等地,办理机关为上属地区被授权的市、县公安机关。各省、自治区、直辖…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5,(13)
<正>150.非常开心地得知台湾同胞来往大陆的手续进一步简化:7月1日始,台湾居民持有效来往大陆通行证,无需办理签注,即可来往大陆。新政策的实施让台湾同胞可以随时来一场说走就走的大陆行,也给大陆同胞提供了更多和台湾乡亲畅叙亲情的机会。——北京明河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赵宇  相似文献   

12.
服务台     
《台声》2014,(11):112-112
南昌国际机场开通首个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 10月16日,江西省南昌昌北国际机场开通江西省首个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为事先未办妥入境证件直抵口岸的台湾居民办理入境证件、签注。据江西省公安厅消息,9月29日,中国公安部正式批复,授权在江西省公安厅出入境管理局机场口岸签证处设立台湾居民口岸签注点。自10月16日起正式启动台湾居民口岸签注业务。据介绍,  相似文献   

13.
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启用新证自今年8月1日起,大陆居民往来台湾,已启用新证件──《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替代原有的“经香港去台湾”加注的《往来港澳通行证》。新证为多页本制,封面为雪青色,上方为金色的“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字样,下方为金色五角星的花...  相似文献   

14.
要闻回放     
《台声》2005,(8)
神州大地台湾同胞出入大陆手续至7月25日起开始简化入出境、居留手续合并台声讯此次公安部推出的简化手续,将台湾居民入出境、居留手续合二为一。对在大陆居留1年以上的台湾居民根据需要将签发1至5年有效的居留签注,无须再办理入出境签注手续;对在大陆的台湾居民1年内需出入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3,(11):112-112
据台湾《中国时报》报道,为解决在台初设户籍的大陆配偶无证件返回大陆办理注销户籍手续的窘境,9月1日起,台湾当局实施大陆人民定居作业新流程,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暂不收缴,以便大陆配偶返陆办理丧失原籍公证书,预计每月约500多大陆配偶受惠。  相似文献   

16.
大陆居民赴台,首先应由台湾亲属向台湾“内政部入出境管理局”提出申请,申请时应提供能证明与大陆亲属关系的“亲属关系公证书”,大陆亲属的身份证,户口本影印件和准备赴台亲属的照片8张。获准大陆居民赴台后,台方发给“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正本由台湾审批部门寄往“香港中华旅行社”(台方驻港机构)。大陆居民凭“台湾地区旅行证”影印件、身份证、户口本、照片向当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核准后发给《大陆居民往来台湾通行证》,领到证件即可从大陆各开放口岸出境经香港赴台湾。大陆居民前往台湾应注意事项:①大…  相似文献   

17.
<正>9月21日,2015版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简称"卡式台胞证或电子台胞证")全面启用。今年6月,大陆有关方面在第七届海峡论坛上宣布,将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并适时实行卡式台胞证,由此,台胞往来大陆将更加便捷。然而,在大陆宣布此惠台举措后,岛内却质疑声不断,在经过大陆方面针对质疑澄清说明后,岛内理性声音才得以增多。台胞证的变迁之路台胞证,除了作为台湾民众在大陆的身份证明以外,更是承载了两岸社会交流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04,(3):54-54
2 月11 日,国务院台办在钓 鱼台大酒店举行了例行新 闻发布会。发言人张铭清请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副局长韩玉生就海峡两岸人员往来等问题共同回答了记者提问。 韩玉生指出:作为出入境管理工作的主管部门,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多年来不断地研究和改进两岸人员往来台湾的管理工作。为海峡两岸人员的往来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方便台湾居民来往大陆以及在大陆居留,特别是2000 年以后,来往大陆的台湾居民和往来台湾的大陆居民人数增加很快。2001年,大陆居民去台 ▲国台办新闻湾达到10.3 万人次,台湾居民来大陆达到310.2 万…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0,(2):100-100
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通知,自今年3月1日起,在全国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实施《内地居民赴港澳地区探亲审批管理工作规范》。《规范》规定,在港澳地区有定居、就学或因私在港澳地区工作的直系亲属的内地居民,均可申请前往探亲。凡经批准赴港澳地区探亲的内地居民,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部门发给有效期1个月以内的签注,对其中探望配偶、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5,(14)
<正>摘编自7月1日台湾《金门日报》自7月1日起,台湾居民只要持有台胞证,无需办理签注,即可进出大陆。公安部同时表示,近期内将推出"卡式台胞证",并先在局部省市"试点"实行。按理说,这样的放宽措施只是呼应之前台商和经常往来大陆的台湾民众方面的意见。但真的要开放了,台湾岛内反而有不同的声音。其中,民进党照样以阴谋论看待,认为这样的措施不应该附有政治目的,怀疑对台湾民众免签是比照港澳的作法,台当局务必维护台湾的尊严与法律的有效行使。国民党方面则认为,免签让台湾人民更便利,台湾民众应该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