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6,(12)
正5月30日,苏州吴中区两岸青年创业园在金竹大厦举办启动仪式,同时举办的还有首批两岸青创团队入驻仪式。据了解,吴中区两岸青年创业园设有就业实习基地和创业成长基地,以服务于不同阶段和形态的台青创业人员。实习就业基地通过帮助部分台湾青年先就业再创业,增加台湾青年的创业成功几率。就业实习范围涵盖了文化创意、营销策划、工业设计、  相似文献   

2.
正大力引才,重在留才。厦门市、区两级出台了10多项支持台湾青年在厦创业就业、实习实训的扶持政策,覆盖了从高端领军人才、专才到创业者、大学生等各类人才。先行先试的对台人才政策,以及熟悉的文化生活环境,让越来越多台湾青年愿意跨海兴业。住得好还花钱少兴业的前提是安居。背靠青山、面朝大海,走进厦门泊寓环岛山庄,四周清幽的环境让人惬意。这里是思明区台胞驿站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上海市杨浦区近年来吸引了许多台湾创业者前来"落户"。为了让台湾同胞分享大陆的发展机遇和享受与大陆人民的同等待遇,针对台湾青年在创业、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住房难、租房贵等问题,杨浦区台办联手杨浦区委组织部、区政府人保局、房管局等有关部门,研讨解决对策,推出了"台湾创业青年人才公寓"。杨浦区首先对现有的创业人才住房扶持政策进行梳理,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温州市于2015年获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首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温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服务中心。几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努力走出一条做台湾青年工作和人才引进的特色之路。现已吸引3000余名台湾青年来温联谊交流、近700人实习创业就业、65名台湾博士任职温州高校和民企,促成50个台青创业项目和台湾团队落地。温州被台湾青年誉为"离家工作最近的大陆城市"。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服务品牌为引领,走出一条引进台湾青年人才特色之路。近日,温州出台了《温州市贯彻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的实施细则》90条,深化温台两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助推台青在温创业就业。这是温州又一兑现便利台胞台企的举措。在温台青获知消息后纷纷表示,享受与温州市民同等待遇,能让他们更加安心、舒心地在温州工作和生活。同时,愿意将温州的好政策介绍给更多台湾青年,共同到温州创业就业。温州《细则》分为支持台资企业和台胞来温投  相似文献   

6.
正大陆创业,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首选。大陆是一片创业的沃土,市场广阔、机会多多,同时大陆针对台胞推出了许多创业扶持政策,并不断推进同等待遇的落实,也大大增强了台青"登陆"创业的信心和意愿。除了创业之外,台胞在大陆的生活越来越精彩,有人在这里收获了事业,有人爱情、事业双丰收。  相似文献   

7.
<正>2023年12月,浙江杭州台办发布《关于支持和鼓励台湾优秀青年人才来杭就业创业的八项措施》,涵盖台青在杭学习、就业、创业、生活各个方面,既包括“真金白银”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和优秀毕业生,也为台青提供创业项目资助、创业融资支持、经营场所房租补贴等,还将为台青在杭住房和子女就学提供更多便利。一项项具体的惠台措施背后,是一座城市实实在在的诚意和善意,吸引了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登陆”逐梦、筑梦、圆梦,演绎了人与城跨越海峡、双向奔赴的故事。张右昇:在浙二十载他乡成故乡喝一杯清凉冬瓜茶,品正宗台湾手工糕点,赏富春山水“画卷”……在富春江畔的公望两岸圆缘园,台青张右昇的“台味巧妈”糕点工坊别有一番意境。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23,(5):56-57
<正>近年来,温州以打造“筑梦温州”台湾青年服务品牌为抓手,努力建设温台融合发展“重要窗口”,走出了一条吸引台湾青年来温交流实习、就业创业的特色之路,被台青誉为“好近、好亲、好暖心的大陆城市”。累计组织两岸青年交流11000人次,其中台湾青年6000人次,吸引台青来温实习实践800人次。举办台湾青年人才对接会,提供高校和企业就业岗位近4100个,吸引1200多位台生参加。先后引进100余名台湾硕博人才在温州高校就业。  相似文献   

9.
正2017年8月,上海市杨浦区正式对外发布《台湾创业青年杨浦人才公寓申请指南》,明确了台湾青年申请租住杨浦人才公寓、享受杨浦创新创业人才住房补贴的具体办法和流程,为台湾青年落户杨浦创业的住房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之道。通过整合区域"双创"资源、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杨浦区不断将台湾青年创业服务工作做实、做深。建立创业平台,打造台湾青创机构集聚地近期,由杨浦区台办、上海华讯科技创业中心合作  相似文献   

10.
正两岸青少年是两岸民间交流的重要参与者,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近年来,江北区用心打造"五有"模式,着力深化两岸青年交流。创业实践有平台。来大陆创业就业,成为越来越多台湾青年的意愿和选择。江北区在宁波电商经济创新园区设立台湾学生江北实践基地,为入驻的台湾创业团队提供前三年最高10万元的办公用房租赁补贴,加大对台湾青年创业的扶持力度。同时,园区企业累计接收百余名台湾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7,(1)
<正>为鼓励和支持更多的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近日经过审核遴选,泉州市公布了首批10个园区(企业)为泉州市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首批10个台湾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分别为:晋江市洪山文创园、晋江市创意创业创新园("三创"园)、五店市传统街区、石狮市狮城青年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石狮国家高新区创新创业中心、泉  相似文献   

12.
<正>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上海对台工作坚决贯彻中央对台大政方针,推动沪台经贸合作稳步提升,促进沪台基层文化交流持续深化,不断扩大在沪台胞的受益面和获得感。上海已经成为台胞在大陆安居首选的家园、台商在大陆投资的高地、台青向往创业就业的热土。一、参与和主办了众多具有重要影响、重大意义的两岸交流活动1998年,"汪辜会晤"在上海举行;2003年,54年来第一架正式降落大陆机场的台湾民航飞机平稳降  相似文献   

13.
正2017年12月26日,南京市台办在青创学院举办台湾青年创业就业座谈会。江宁区台办、浦口区台办、台青会、青创基地有关负责人等共15人出席了座谈会。南京市台办主任曹劲松、市台协会长林铭田等有关负责人出席活动。曹劲松指出,宁台青创工作在各位台湾青年的共同参与下,在各区政府、特别是各区台办的全力支持下,打下了良好基础,并有一些创新举措,取得了一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9,(23)
<正>福建省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是全国首创、践行"以台引台、以台帮台、以台扶台"两岸相融互助的台青创基地,即台青合资创业共享服务平台。"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是大陆交由台湾青年创业服务中心承办,旨在帮助符合条件的台湾创业青年提供5万元创业启动金,并提供咨询、培训、3年陪伴式导师辅导等一系列扶持政策。"101台湾青年创业扶持计划"中荣获"福建省台湾青年创业之星"的创业者厦门启达台享创业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范姜锋,他背后有哪些横跨两岸的创业故事呢。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20,(1)
正2019年12月7日,江苏省台联在苏州召开台湾青年创业就业研讨会。会议由江苏省台联会长邹振球主持,全国台联台胞事务部部长高伟出席会议,来自上海、辽宁、湖北、福建及江苏各市台联专职干部近3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就如何开展台湾青年工作,特别是台湾青年在创业就业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7,(9)
正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简称"创业公社"),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以"孵化基地+投行业务+产业链增值"为运营模式,致力于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中小企业服务+区域产业服务的全产业链孵化系统。2016年10月,创业公社台湾青年创业驿站正式启动。该驿站由创业公社台湾青年员工策划、打造,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以来,福建省以出台一批政策、设立一批基地、搭建一批服务平台、建设一支辅导队伍等"四个一"为抓手,推进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目前,福建已推动形成56家台湾青年创业基地,其中8家获批海峡两岸青年创业基地,累计吸引来闽就业创业台湾青年1600多人,涉及创意设计、传媒策划、IT研发、软件、动漫、电商、  相似文献   

18.
《两岸关系》2023,(7):43-44
<正>为进一步促进黔台两地青年交流交往,增进了解与合作,5月22日至27日,由贵州省台办组织的“台青追梦贵州行”交流活动在黔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紧扣“台青”和“追梦”主题,邀请来自台湾岛内、无锡、上海、厦门等地,行业涉及文旅、文创、智能科技、艺术培训、网络营销等领域的21位台湾创业青年来黔交流。活动期间,团员们深入到贵阳、遵义、黔南等地,对贵州文旅产业发展、营商环境、职业教育和青年创业就业等情况进行了深度考察,对来黔创业表现出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15)
<正>7月5日星期三阴雨今天上午,我和营员们一起聆听了一场台胞青年在大陆就业创业的讲座。主讲人是早期到大陆就业创业的台胞青年郑博宇,现为北京创业公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品牌运营部高级经理兼台湾事务负责人。他表示,广阔的发展空间让他决定到大陆发展,在工作中,他结交到各地的朋友,从而融入到大陆中,也不断增加了对大陆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6,(11)
正为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州创业就业,泉州市日前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泉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发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创业的具体扶持政策。此外,泉州还将设立专门的辅导机构,为台湾创业青年提供法律咨询、项目对接、工商税务等服务。在融资方面,台湾青年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享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