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7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7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世代智库日前公布台北市长选举最新民意调查,显示民进党支持者有76.9%认为民进党与柯文哲的价值理念不相同,另有78.8%认为民进党应该提名自己的候选人。此份民调似乎已在明示,民进党在台北市应  相似文献   

2.
台媒摘论     
《台声》2018,(7)
正摘编自2018年3月13日台湾《中央网络报》蔡当局无能,莫怪年轻人往有机会的大陆走台湾《中央网络报》3月13日发表文章说,从2月28日大陆发布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至今,已过了10余天,但蔡当局的反应,让人感觉好像还在睡梦之中。台湾陆委会认为,这"31条惠台措施"多数为过去既有的旧措施与宣示,并非单纯惠台,而是具有"利中"的实质目的。换言之,台陆委会认为大陆的措施名为惠台,实为"利中",如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8,(11)
正摘编自2018年5月10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10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独"与"废核"常被称为是民进党的两块"神主牌",民进党在野时带领一群信众狂拜这两块"神主牌",但民进党一旦完全执政,这两块"神主牌"就变成了赌注,而且未来将是台湾的灾难。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预言,而是可以确定的事。评论指出,"台独"这块"神主牌",虽然盖着"维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7,(19)
<正>据《旺旺中时》9月11日发布民意调查指出,73.7%的民众认为民进党当局应调整两岸政策,以改善两岸关系;74%认为大陆对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增加。台湾《中央网络报》今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台湾民众对于这些变化,不会没有认知,便反映在各项民意调查上。因此,如果两岸僵局持续,民意对蔡英文两岸政策的观感,只会更差,甚至将跌出民进党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8,(10)
正摘编自2018年5月2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5月2日报道,多米尼加断绝与台湾所谓的"外交关系",并决定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同时声明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目前台湾所谓的"邦交国"减为19个,在可预见的未来,只要中国愿意谈判,这19个所谓的"邦交国"恐怕会有多个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建交,两岸在  相似文献   

6.
《台声》2018,(6)
正摘编自2018年2月2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据报载,曾经担任过陈水扁时代台湾陆委会副主委与主委的台大教授陈明通,即将回锅担任台湾陆委会主委,台湾《中央网络报》2月28日发表评论文章指出,虽然陈教授对两岸关系非常熟悉,经验非常丰富,人脉也非常雄厚,但倘若蔡英文当局大陆政策不改,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1)
正台湾《中央网络报》2017年12月19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一个空气污染问题,就让我们看清民进党的无能与无耻。民进党执政之后,台湾中南部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这是不争的事实。国民党执政时,又何尝见过台湾中南部如此大规模的空污抗议活动?到现在为止,民进党所拿出的办法,学者直言是"看错病,开错药"。抓不到问题,拿不出办法,这就是无能。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民进党原本认为,在其执政后,足以把台湾民意带离中国意识,为"台独"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却相反,这绝对是民进党所始料未及的。最近几份民意调查,非常值得重视。据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民调,46.3%赞同蔡英文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下与大陆谈判(去年的民调为36.2%),比不赞同者36.7%(去年为47.2%)多出9.6个百分点;仅隔一年,一增一减的落差将近20个百分点之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15)
正摘编自2018年7月18日台湾《大华网络报》台湾《大华网络报》7月18日发表社论文章说,蔡英文日前在台南为候选人助选时表示,民进党"执政"2年来做了很多事,且因为"民进党很会处理经济",台湾经济越来越好。此言一出,引发网络一片嘲讽,认为与人民距离遥远的蔡英文不但是自我感觉良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6,(5)
正摘编自2月15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开春之后,以民进党为多数席位的"立法院",将以处理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为优先法案。迹象显示,民进党原来在党主席蔡英文带领下,气势嚣张地草拟了两岸"一边一国"的监督条例,如今已不得不打退堂鼓,毕竟他们自知执政后,冲撞台海红线的后果是承受不起的。两年前所谓"太阳花"的群众运动后,民进党来势汹汹地坚持今后两岸所签署的协议,必须通过监督条例规范的程序,于是趁此收割他们近年煽动"逢中必反"的社会效果,拟订了"台湾与中国缔结协议处理条例草案",摆明了要把"台湾、中国,一边一国"的"台独"立场制订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9,(4)
<正>摘自2月19日《大华网络报》台湾高雄市长韩国瑜近来频频被蔡当局围剿,从蔡英文、苏贞昌到台陆委会,都对韩所提的两岸政策重炮抨击,显示民进党当局已对明年选举展开战略布局,选战议题就锁定在两岸关系上。民进党对韩国瑜下重手,有远因,也有近因。远因是去年地方选举,韩在高雄市掀起的"韩流",不仅席卷全台,促成国民党赢得15个县市长,同时也把"九二共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21)
正摘编自10月20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如果说台湾民众经由民主机制而授权蔡英文与民进党否定"九二共识",是大有疑问的。否则,何以原国民党当局在两岸关系上的成效,过去8年一直获得主流民意支持与国际社会赞赏?蔡英文从竞选期间到上任,以至她在接受《华尔街日报》专访中,也都说要维持两岸现状。众所周知,此一现状是原国民党当局与大陆基于"九二共识"所开创出来的。因此,抽离了"九二共识",现状便无法维持,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9,(3)
<正>摘自2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2019年春节期间,高雄市万头攒动,旅游业估计有50万人涌入,游客包括来自台湾各地的,也有来自大陆和全球各地的。与旅游相关的业者真正尝到了市长韩国瑜所标榜的"人进得来,货出得去,高雄发大财"的甜头。民进党在高雄市执政20年,高雄县执政逾30年,在这么长时间中,高雄的经济状况一向不如台湾其他城  相似文献   

14.
《台声》2015,(12)
<正>摘编自6月3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蔡英文到美国访问,大家所关心的焦点,仍是两岸关系。她的说法扑朔迷离;日前她在洛杉矶发表演说,表示"确保台海和平、两岸稳定,将是民进党执政后的重要目标"。但大陆已经多次表示"九二共识"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蔡英文却强硬地否认"九二共识",这等于直接挑战大陆所称的"基础"。她既没有替代"九二共识"的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9)
正摘编自2018年4月18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湾《中央网络报》4月18日发表透视集文章指出,吴茂昆出任台湾教育事务部门负责人,他的政治立场归属"台独帮",2013年,他曾在台湾立法机构表示:"两岸是国际关系。"2014年"太阳花运动"发生时,他曾表示:"如果要求是对的,为什么不可以?""太阳花学运"的要求是"反服贸"。评论表示,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人赖清德日前重申他是"务实'台独'工作者"。稍早,他在台湾立法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2017年12月19日上午,台湾调查主管部门将新党4位青年王炳忠、侯汉廷、林明正、陈斯俊带走问讯。新党代表团16日刚结束大陆参访回台,民进党后脚就以"危害台湾安全"之名下狠手。至此,民进党铲除异己、整肃统派、阻挡两岸交流的意图已是赤裸裸不加掩饰。  相似文献   

17.
正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4月4日发表评论说,民进党"立院"党团日前通过"两岸订定协议监督条例"草案,删去了审查逾期"自动生效"机制,也使谈判过程中全程都受台"立法院"监督;但这项号称"史上最强监督版本"真若照案实施,非但民进党要自食恶果,全民也要共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8,(12)
正摘编自2018年5月31日台湾《中央网络报》台当局领导人蔡英文就职两周年的5月,是两年来台湾在国际场合最为挫败的一个月,包括再度被拒于国际卫生大会WHA门外,以及被多米尼加、布基纳法索"断交",使得台湾连续两年遭WHA所拒,并使蔡的一半任期就丢失了四个"邦交国"。台湾《中央网络报》对此发表评论文章说,问题恐怕不会到此为止。如果蔡英文的两岸政策仍不调整,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6,(6)
正国台办与国家开发银行2月5日在北京签署《促进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合作协议》,这是继2005年、2012年后,第三次签署相关协议,也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前景释出积极讯号。每一次签署协议背景不同、合作重点不同,但战略目标相同,影响效果相似。第一次合作的2005年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关键年,大陆继出台《反分裂国家法》为在台湾执政的民进党划定红线后,相继邀请认同两岸同属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  相似文献   

20.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