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逗点 《台声》2001,(11)
当最美丽的季节来到北京时,魏海敏和她的同仁带着改自莎翁名剧《麦克白》的京剧《欲望城国》也悄然而至。悄悄地来,却没能悄悄地走。此出充满新视听、新感觉的新编剧在北京的京剧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为北京绚丽的京剧舞台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演出间隙,我和魏海敏相约在北京饭店见面。在西楼大厅的一角,没有桌椅,没有茶水,伴着一场不大不小的秋雨,我们席地而坐,聊着她和她的京剧艺术。(以下记者为○,魏海敏为●。)○请问您这次来北京是做什么?●这次来,很骄傲地把台湾的艺术经验带到北京。1986年在台湾,几个年轻人成立…  相似文献   

2.
一台来自黄土高原的京戏,一台没有一个名角的京戏,一台由一群入校前从未接触过京剧的学生演出的京戏,却赢得了中国剧协主席尚长荣先生的青睐,在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霖苍的亲自执导下,来到台湾,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这就是——校园教育京剧纪实剧《国粹励人》。  相似文献   

3.
她是一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美国知识女性,自称身体里面有着中美友谊的遗传基因,她一生的崇高理想就是成为一名中国人,并为此矢志不渝地追求着。然而在她的愿望暂时不能实现时,她坚决地选择了一条成为中国人的捷径:一生不生育自己的孩子,用无限母爱来换取中国母亲的名份……  相似文献   

4.
贺苒 《台声》2014,(12):86-86
一年两个月前,第二次来到台湾,以学生的身份在这里学习、生活。当初决定来台湾读书的理由其实很实际,考研落榜了,但选择来台湾对我来说却有很多原因。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户口簿籍贯栏却写着台湾桃园。虽然家中长辈从台湾来到大陆亦是太祖父辈们的往事,我父母这代甚至都所知甚少,但却让我对台湾,  相似文献   

5.
鲁豫 《台声》2003,(2):17-18
解说:林丽韫,是一位“台湾女儿”,7岁时随家人来到日本,高中毕业后,她执著地回到日夜思念的祖国,并赴北京大学学习。20世纪50年代起,她便开始担任毛主席、周总理的日文翻译。1972年她全程参与了中日建交的谈判,随后成为中央对台关系的重要负责人。她的一生伴随着台湾历史的沉浮,是两岸关系丰富多彩的明证。走近林丽韫的生活,会发现她至今保留了许多在台湾时的生活习惯。她请我们喝了家乡的高山茶,用闽南话和家人交流。祖籍福建的林丽韫出生在战火纷飞的30年代,7岁时她和父母来到日本,并在那里接受教育。在日本即使…  相似文献   

6.
独树一帜艺压群芳──记国家一级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树芳潇雨一年两度宝岛行1993年4月,王树芳与“京剧名家之后”组团赴台演出。她非梨园世家,在主演中又极年轻。在台湾是举目无亲,行前心中颇有些忐忑。然而她的老师,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曾复先生对他说...  相似文献   

7.
《台声》2020,(15)
正她在台湾曾是一名资深记者,曾供职于《联合报》长达25年;她在台湾退休后,选择到厦大攻读博士;年过半百的她,现如今将自己的职业跑道转换到大陆,来到漳州师范大学任教;她就是闽南师范大学闽南文化研究院教授、台籍教师施沛琳。"4天来从福州、厦门到漳州,跑了3场与海峡论坛有关的会议。想到2009年首次参加论坛,到现在已11年了,而我从当时只是来大陆参会短短停留几天的台湾同胞,到现在已是在大陆任教的高校教师,这些年见证大陆在各方面发展的飞跃式进步"。这段话是施沛琳在参加完第十一届海峡论坛后,在"孟孟走天涯"的个人微  相似文献   

8.
1933年春天,秦桂芳生于广州,后随父母到香港读书。15岁时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0年8月,秦桂芳唱着爱国作曲家田汉创作的《再会吧,香港》这首歌进入广州执信女中读书。不久,她参军来到武汉的空军预科总队。1951年初,中央军委决定招收女飞行员,秦桂芳有幸入选。当年春天,她再次唱着这首歌来到东北牡丹江的空军第七航校,成为14名女飞行员中最小的一员。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17)
正看过这个题目,读者会以为这是要写3个人,不!是一个人,一个身在美国的台湾少数民族同胞,吾爱尤敢是她台湾雅美的名字,陈彩霞是她在台湾时的汉语名,费太太是她后来在美国的名分。自从新冠肆虐以来,特别是美国的疫情延烧,不断攀升的那两组数字,时时让我心悸。我从来没有如此惦念过远在大洋彼岸的一位台湾朋友。每隔一段时间,听不到她的消息,我就会给她写一封信,能收到她的回复,  相似文献   

10.
9月8日晚上,上海东方艺术中心的音乐厅里,一位女歌手音色澄明,音量厚实亮丽,咬字、行腔、运气和表情都圆熟生动。她就是来自台湾的女高音歌唱家范宇文。这是她首次在上海举办独唱音乐会,上海市人大主任龚学平、副主任胡炜,副市长杨晓渡等领导也来观看演出。1988年在两岸尚未全面交流之际,范宇文教授便与上海歌剧院演员在香港沙田剧场联合演出《西厢记》。她担任主角崔莺莺,开启了两岸三地在音乐方面的首度合作。这次,范宇文再度来到上海,成为第一位在东方艺术中心演唱的台湾音乐家。此场音乐会,范宇文选择民歌为题材,在著名钢琴演奏家陈南岗…  相似文献   

11.
许家齐  陈萍 《台声》2022,(21):76-79
<正>我来自台湾,是一名“80后”青年。25年前,父亲生意发展到上海,我因此来到上海读幼稚园,从那时起便爱上了大陆。12年前,参加高考时,我特意报了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并顺利被录取。毕业后回到台湾读硕士,偶然机会认识了一个美丽的武汉女孩,初次见面便一见钟情。为了能和心爱的女孩经常见面,我在服兵役期间想方设法留在台北。后来她要回大陆发展,我又果断离开台湾的亲人,陪她一起回到大陆。经历了6年恋爱长跑,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7,(16)
<正>"大陆与台湾中间总是隔着那么一点神秘感,实习就是一窥门径的窗口,窗外蓬勃发展的大陆更适合年轻人闯荡。"连续两年到湖南广播电视台实习的台湾文化大学学生傅丽佳说,她的理想工作是成为一家大陆媒体的民生新闻记者。走街串巷采访城市民生百态、参加高峰论坛展望大陆互联网金融、在热闹夜市品尝小龙虾与臭豆腐……湖南都市频道里,傅丽佳将在大陆近一个月的亲身经历变成视频短片,准备分享给海峡两岸的亲朋好友。7月11日起,来自台湾各高校新闻传播专业的50名学生与50名大陆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23)
<正>最近,"卢丽安效应"和"投共潮"成为台湾舆论的两大热词。十九大开幕当天,第一批走上"党代表通道"的卢丽安就在台湾媒体中"火"了起来,因为她是唯一一名在台湾出生成长的十九大代表。几天后,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台湾青年学生王裕庆表示,有意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随即,又有一名同在北京大学读博士学位的台湾青年学生  相似文献   

14.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5.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6.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17.
王文 《台声》2000,(8):34-35
现年38岁的吴琼女士是台湾嘉义县人。1947年 ,其父吴德胜被国民党部队抓壮丁来到大陆 ,1949年 ,其父所在国民党部队起义被改编成解放军。抗美援朝结束后 ,吴先生来到江苏如皋安家落户 ,并生有子女4人 ,吴琼排行老二。1983年 ,大学毕业、年方21岁的吴琼放弃了在城市工作的机会 ,背起行囊来到了如皋偏僻的乡村学校东陈中学执教语文。光阴荏苒 ,转瞬已是18年。18年来 ,她始终用自己一颗诚挚的爱心温暖着乡村学子。清晨 ,她总是迎着东方的第一抹霞光走进教室 ;傍晚 ,她总是伴随着夕阳的最后一缕余辉离开课堂 ;深夜 ,又有多…  相似文献   

18.
<正>"第二届榕台大学生闽都文化体验营"1月31日在福州落下帷幕。32名来自海峡两岸的大学生来到福州市乡村振兴战略省级试点村——寿山乡前洋村、九峰村和长乐区滨海新城参观。其中21名台湾籍学生来自台湾树德科技大学、台湾海洋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等15所台湾高校。两岸大学生们参观了前洋村文化公园广场、龙晶葡萄观光园等地。村里有山有水,一些特色民房被开发成为农家乐,据介绍,这里每到周末都是爆满的状态。来自台湾东吴大学的欧阳珮婕表示,与她以前在影视剧中了解到的大陆乡村不同,福州的乡村很漂亮。  相似文献   

19.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20.
在“非典”这个特殊时期,白衣天使成了令人敬仰的白衣战士。在祖国大陆求学的台湾学子多是向往祖国传统高深的中医科学,跨越海峡的阻隔来到大陆学习,将来有一天他(她)们也将成为天使或者说是战士中的一员。当“非典”在大陆肆虐的时候,他们当中的一些人也像一名真正的战士一样,留在大陆,与大陆同胞共同面对这场灾难,并且给予同胞以支持、鼓励和帮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非典”时期,留在大陆的他(她)们想和做了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