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9 毫秒
1.
《台声》2018,(22)
正摘自11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高雄环保团体日前举办反空污大游行,来抗议市政府防制空污不力,使得民众必须用肺当空气清净机,以致影响身体健康。高雄市现在是民进党在执政,作为监督高雄市施政的国民党,所属的参选人韩国瑜来参加此一游行可谓是天经地义的事。只是身为执政党的市长参选人陈其迈也来参加反空污游行,就令人对此充满问号。陈其迈上街反空污,等同在抗议执政的高雄市府  相似文献   

2.
台北文林苑、苗粟大埔抗拆迁,声援"广大兴"船长,为洪仲丘呐喊,反"旺中媒体垄断","反服贸"学运,"反核四"游行一系列事件说明,台湾所谓的"新公民运动"是由激进的绿营政党与政治人物组成"台独"势力暗中煽动青年学子、一部分对现状不满的民众发起的政治抗争运动,呈现"公民运动""异化"与"绿化"的特点。这些运动旨以"民粹主义"削弱执政者统治的合法性,阻碍两岸关系的进一步深化。而台湾执政当局缺乏原则一味退让,更增加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变量。  相似文献   

3.
台情扫描     
《两岸关系》2021,(7):44-45
正民进党当局极力攻击、污蔑大陆,刻意升高两岸对抗台湾新一波疫情暴发后,为转移民众对当局应对疫情不力的关注,民进党当局大做政治文章,不择手段抹黑、攻击大陆,升高两岸敌意对抗。一是在"七一"前后恶毒攻击大陆。蔡英文办公室,台行政机构、陆委会、外事部门等倾巢而出,恶意诋毁大陆制度、道路,重弹"和平、对等、民主、对话"滥调;同时,以"国安五法""反渗透法"恐吓台湾民众,  相似文献   

4.
《台声》2016,(18)
正"反污名、要尊严!"9月3日下午的台北凯达格兰大道上响彻这一口号声。逾10万台湾民众顶着烈日汇聚于此,抗议民进党当局上台后在年金改革过程中抹黑"军公教"群体是"既得利益者",制造社会撕裂与对抗。这一被岛内媒体称为"史上头一遭"以军、警、公职人员和教师为主的游行抗议,由台湾"监督年金改革行动联盟"发起。该联盟在抗议宣言中表示,支持年金改革,但反对以不实资料与数据或极端个案挑起族群矛盾与世代对立,并对军警公教人员进行污蔑和抹黑。宣言指出,当局不思提振经济、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7,(8)
正台当局近日"去蒋化"动作越来越频繁。据台湾《联合报》报道,3月31日,台湾民间团体在中正纪念堂举行向蒋中正铜像致敬活动,他们搭建的演讲台原本有"永怀领袖"的文字与蒋中正半身肖像,但遭到中正纪念堂禁止陈列,被迫拆除。对于中正纪念堂里禁止纪念蒋中正,民间团体大表不满,一位退役将军批评这是民进党当局卑鄙无耻的作为。对于"中正堂里禁中正"你怎么看?  相似文献   

6.
微博摘登     
《台声》2016,(19)
正台湾观光产业万人上街游行高喊"要陆客求生存"面对陆客减少,重创台湾观光业从业人员工作权与生计,台湾"百万观光产业自救会"于上月展开大游行。据了解,参与活动人数超过1万人,不断高喊拼经济、要工作、能温饱、要陆客来台湾等口号。1蔡英文当局上台后,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后来又接连发生"雄三导弹误射""陆客团火烧车事件"等影响两岸关系的意外事件,使得陆客赴台观光意愿大幅下降,进而冲击台湾观光旅游产业,造成台湾游览车、导游、旅馆等观光产业链受到巨大冲击。——新浪微博晓晓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19)
正蔡英文过去曾批评马当局是装睡的人叫不醒,但经过3个多月后,我们几乎可以确信,蔡当局比马当局有过之而无不及,不只社会叫不醒,连民进党党内的人都叫不醒,其装睡的程度,堪称台湾政治的新风景。"九三军公教大游行",蔡英文视若无睹,一句"我们照行程走",表示她要继续装睡。"九一二观光产业大游行",要求台当局正视陆客大幅下降对产业的冲击。游行前,张景森"政务委员"突然清醒过来,表示陆客是我们最需要的朋友,但"行政院"发言人马上说他讲的话不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18)
正9月的台湾风和日丽,却酝酿着接二连三的游行示威。蔡英文模糊的施政主轴和反复的政治决策,优先操作"转型正义"而忽视经济、民生问题,以及台湾当局上下官僚颟顸、应变无力的纷繁乱象引发的恶果,在执政百日之际总爆发。"九月围城"可谓是蔡当局"蜜月期"结束的标志。军公教:"反污名、要尊严"。本次大游行针对的是蔡当局借"国民年金改革"对军公教人员的"污名化"及其"暴力改革进程"。其一,经绿营多年造势,军公教阶层屡次被"改革"舆论"公审"和长期"污名化",被指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3,(4):62-62
今年3月l1日是日本福岛核灾两周年,核电未来发展的讨论持续在台湾发酵,包括“核四”的停建或续建等,成为社会大众最关切的议题。3月9日,全台反核大游行,民众参与踊跃,“反核”俨然成为全民运动。  相似文献   

10.
1月13日,民进党"火大列车"驶入台北,"火大游行"终于在台北登场上演.从场面来看,本次"火大游行"的主办单位宣称有20万人参与,但据台湾警方估算大概有10万人,前后相差一倍.如果与之前党主席苏贞昌声称的会有六成民众支持上街"呛马"相比,更是有天壤之别.不仅如此,从活动效果来看,显然与民进党预期的有相当大的落差.不仅民众参与人数比预估的要少,而且绝大多数参与者都是绿营支持者,这也让事前定位为"全民呛马"的游行变为了"绿营反马",成为又一次典型的蓝绿政争.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蔡英文当局继续陷入执政困境,台湾朝野恶斗进一步加剧。国民党处于盘整中,内忧外患形势加重。台湾民意出现新变化。"茫"字当选台湾年度汉字,折射出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当局、民进党的不满和无奈。一、民进党当局施政继续陷入困境,引发台湾社会民怨沸腾民进党当局拒不承认"九二共识",拒不认同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致使两岸关系陷入僵局,台海局势不确定性和风险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9,(18)
<正>9月7日,台湾宜兰县苏澳镇南方澳鲭鱼祭登场,逾600人扛着大小鲭鱼造型等"阵头"踩街,展现渔村文化魅力。当天下午,"大鲭鱼护境踩街"活动在南方澳举行,各个小学、中学、社区及民间团体组成游行"阵头",包括鼓阵、大渔旗、油桶鼓、镖钓船,以及大小鲭鱼和聚光灯笼等,穿行在街道、宫庙和海港边,历时两个多小时,十分热闹。  相似文献   

13.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14.
海峡长镜头     
《台声》1994,(6)
由近百个产业工会及民间团体发起,主张提升工人权益、参与整体社会改造的“五一”节“团结斗阵行”大游行,5月1日在高雄市举行,约有3000多名劳工参加.游行活动提出反剥削、反压迫、反腐败、反歧视、反恐怖等诉求.游行者头戴红帽,身穿红、绿相间的汗衫,手持反对资本外移、保障女工工作权、周休二日制等标语,从劳工公园出发,途中还演出了讽刺剧.游行队伍穿插百辆宣传车,绵延2公里.台大教授张晓春、劳动党主席罗美文等,也参加了此次游行.  相似文献   

15.
<正>针对涉嫌在台杀人的香港居民陈同佳有意赴台投案,台湾蔡英文当局态度屡现"发夹弯",演出了一场令人叹为观止的"反送台"闹剧。蔡英文当局冒天下之大不韪,凌驾司法、损害公义、挑衅良知,为的是选举算计和一己私利,看似匪夷所思的行为背后,是继续利用香港事态"政治提款"、蒙蔽岛内民众骗取选票的险恶居心。一、蔡英文当局朝令夕改,陈同佳投案无门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8,(21)
正摘编自10月17日台湾《联合新闻网》"独派"的"喜乐岛联盟"近期将举办"反并吞正名公投"游行,民进党上月下令禁止党内公职人员参加,显示有意切割。但近日因高雄选情告急,民进党改变主意,决定同日和本土社团在高雄举办"反并吞、护台湾"的游行,呼应"喜乐岛"的活动。从"不准参加"  相似文献   

17.
正近来,民进党当局大造"疫苗谣言",诋毁大陆新冠肺炎疫苗和接种工作,诽谤大陆"阻碍疫苗售台",企图转移岛内对其获取疫苗无门、"政治防疫"破功的不满。民进党当局自导自演的这场闹剧,再暴露其说谎成性、顽固"反陆"的本质。一、民进党当局炮制的"疫苗谣言"在事实面前不攻自破随着大陆疫苗接种工作的有序开展,部分符合条件的大陆台胞已经完成接种,这与岛内迄未取得疫苗形成鲜明对比。民进党当局不以台湾民众健康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社会     
《台声》2017,(7)
<正>台湾民间团体发起集会呼吁搁置"同性婚姻立法"台湾民间团体"抢救台湾希望联盟"3月18日在台北发起集会,呼吁有关方面搁置存在争议的"同性婚姻立法",为民众福祉多致力经济发展。集会在台湾当局领导人办公室前的凯达格兰大道进行,不少家长带着孩子参加。有参与者手举"拒绝‘同志教育’""禁止不当性开放教材"等标语。集会现场举办"给我经济·同婚搁置"百万连署串联行动,寻求支  相似文献   

19.
<正>能源问题一直是影响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台湾民众环保意识高涨,要求台当局能源政策不仅要解决缺电问题,还要兼顾环保。核能作为清洁能源,本来是解决台湾能源问题的可行选择。但民进党囿于"反核"意识形态,上台之后执意推行废除核能的"非核家园计划",这种躁进的能源政策造成民进党当局在能源  相似文献   

20.
正据台当局今年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2016年台湾地区在海外工作人数为72多万,其中在大陆人数占55.8%,为40多万。一直以来,台湾民众在当局的煽动下,在海外事务上尤其注重"台湾尊严"。近期,台湾的海外事务格外受到关注。蔡当局所做的海外事务近日,蔡当局宣布,对泰国免签政策延长一年。但是,刚宣布完没几天,就被泰国"打脸",泰国宣布,从10月1日起,台湾民众赴泰个人签证限制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