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进强 《台声》2014,(10):61-61
最近台湾岛内有两份民调出炉,第一份是"台湾竞争力论坛"自2013年以来持续进行的季度调查,显示岛内民众具中华民族认同的比例达87%,认同自己属"泛中国人"的比例虽然较低,但也有60%,与岛内某些政治人物言及"台独"是主流的论述大相径庭。第二份是《联合报》所做的调查,显示岛内年轻人超过半数有意愿赴大陆工作,这又与一般人认为台湾年轻人多排斥、贬抑大陆的成见南辕北辙。  相似文献   

2.
争鸣 《两岸关系》2013,(3):29-30
今年2月,台湾竞争力论坛公布最新的台湾民众身份认同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台湾民众"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比例为61%,这与10余年来岛内大部分民调机构得出的"中国认同度低"的结论大相径庭,引发外界侧目。笔者就该民调的成因、反映的政治思维及意义提出几点看法。设问方式不同是造成民调结论差异显著的主因  相似文献   

3.
社会     
《台声》2018,(20)
正台湾民众对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不满意度创新高据台湾媒体报道,9月17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3年来,对于台当局领导人处理两岸关系的表现,台湾民众评价持续下滑,今年的不满意度达67.6%,创其2016年5月上任来新高。台湾民众认为,"台独"、民进党执政、民进党的两岸政策,是两岸关系转趋紧张的三大最主要因素。这份民调还显示,台湾民众愿意赴大陆就业、想到大陆创业、愿意让孩子去大陆念书的比例,都创该报9年来  相似文献   

4.
从岛内多个民调结果分析发现,台湾民众对台湾前途或两岸关系发展的看法越来越向着分裂方向发展,认同台独的人持续增加,倾向台湾事实独立(永久维持现状)的人也越来越多,而倾向与主张统一的人在持续减少。  相似文献   

5.
台湾"立委"选举是在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处于紧张状态下进行的.由于民进党误判形势高额提名、台湾民众对政治失望投票率低、激进"台独"路线不得人心,选举结果仍维持朝小野大格局,即民进党执政国亲两党制衡.这一结果打击了激进"台独"势力,让中国大陆、美国和亚太地区有关国家松了口气,解除了两岸立即摊牌的近忧,有利于岛内政局和两岸关系稳定.但岛内与两岸之间仍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未来发展仍存在着变数.  相似文献   

6.
<正>近期,香港"反修例"风波引发的暴力活动不断升级,对香港政治经济及市民日常生活均造成严重破坏。正如香港前特首董建华所指出的,香港暴乱背后有美国和台湾两只黑手。众多媒体的大量公开报道,也勾画出台湾民进党当局及"台独"势力不断推波助澜、频繁插手香港事务的种种丑态。一、民进党当局及岛内"台独"势力助阵香港暴力活动(一)"声援"香港暴乱的言行层出不穷。香港"反修例"事件发生后,民进党当局及岛内"台独"势力  相似文献   

7.
政治     
《台声》2017,(6)
<正>马英九:"台独"不会成功保留统一选项是最佳方式台湾地区前领导人马英九卸任后于3月1日到访纽约,忙碌拜会当地4大智库学者专家。岛内媒体3月2日引述发自美国当地报道指出,马英九表示,台湾"独立"不会成功。只要不分裂,保留统一作为潜在选项,"我认为这可能是台湾生存的最佳方式"。在谈到台湾与美国的经济关系时,马英九指出,当美国总统特朗普表明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协议(TPP),他认为台湾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24日,中国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又回到台湾支持“台独”的人。台商到祖国大陆投资,对台湾经济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自身事业也得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对台商的利益事关重大,对于“台独”的危害性,他们应该最有切身体会。但是近年来,在岛内“台独”势力的裹挟下,极少数台商一面享受大陆提供的优惠条件发展事业,一面在岛内支持“台独”势力,为岛内分裂势力的活动推波助澜。在当前反“台独”的严峻形势下,国台办明确表态不欢迎“绿色台商”,无疑有很强的针对性。一、“…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5,(22)
<正>当代台湾青年成长的30多年,岛内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两岸关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都深刻地影响到台湾年轻世代的政治心理。相较于年长群体,尤其是外省第一代而言,台湾年轻人在大陆缺乏亲缘联系和生活经历,对于大陆有陌生感和疏离感,对中国的认同"先天不足"。岛内的政治社会和舆论环境中充斥分离主义元素,则是造成台湾青年中国认同薄弱的主因。在政治方面,"台独"势力30年来不遗余力地从事分裂活动,使"台湾主体意识"的影响不断扩大。"台湾主  相似文献   

10.
《两岸关系》2021,(6):17-20
正近期,岛内针对蔡英文连任满一年的民调相继出炉,结果是一致的,即满意度大幅降低,蔡的执政走向崩盘边缘。台湾TVBS电视台民调显示,岛内民众对蔡英文执政的满意度由2020年5月就职时的61%降至41%,大幅下滑20个百分点,不满意度由25%升至44%,爆增19个百分点;亲绿的"台湾民意基金会"民调显示,民众对蔡执政满意度较就职时下滑25.5个百分点、跌至45.7%,不满意度增加25.7个百分点升、至41.3%。  相似文献   

11.
1998年秋天,天津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姚同发所长来我所访问,他谈到岛内“台独”势力活动猖獗,其一是企图割裂两岸文化渊源,为此,他表示要赴岛内作一次“文化寻根”之旅,来批驳“台独”宣扬的种种谬论。承蒙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襄助,他的研究计划得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8,(17)
正摘编自8月13日台湾《大华网络报》民进党原本认为,在其执政后,足以把台湾民意带离中国意识,为"台独"创造条件,然而,事实却相反,这绝对是民进党所始料未及的。最近几份民意调查,非常值得重视。据亲绿的《美丽岛电子报》民调,46.3%赞同蔡英文在"两岸同属一个中国"下与大陆谈判(去年的民调为36.2%),比不赞同者36.7%(去年为47.2%)多出9.6个百分点;仅隔一年,一增一减的落差将近20个百分点之  相似文献   

13.
近来,民进党主席游锡堃强行推动的所谓"正常国家决议文",不仅受到了岛内各界的质疑与反对,而且也引发了绿营内部的争议。这场闹剧,一方面表明岛内极少数激进"台独"分子正在乘选举之机变本加厉地进行"台独"冒险活动,企图把他们的分裂主张强加给广大民进党员,另一方面也进一步暴露了绿营政客为个人私利,不顾台湾民众安危、不惜牺牲台湾民众福祉的真面目。  相似文献   

14.
李登辉破坏两岸关系,导致台湾经济不景气,1995年多项指标均跌至近5年来的最低纪录。岛内工商界人士指出,经济走下坡路是李登辉的"台独"路线一手造成的。据岛内有关统计数字显示,台湾去年全年经济指标未能达到计划要求,第四季度更滑落至4.9%,比原计划6.4%相差一大  相似文献   

15.
李立 《统一论坛》2011,(2):72-74
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后,国际反华势力开始积极策划"台湾独立"的阴谋,在岛内处于萌芽状态的"台独"分子也蠢蠢欲动,企图借机兴风作浪。面对民族分裂分子的猖獗活动,蒋介石毫不手软,将铁血手段和政治攻势相结合,坚决镇压了岛内的"台独"势力。  相似文献   

16.
《台声》2016,(17)
正蔡英文执政至今百日,时间虽不长,但其民调支持度却直直往下掉,根据台湾指标民调最新公布的数据来观察,民众对蔡英文的信任度与满意度皆首次跌破50%。其中,对蔡英文的执政表现只有45.5%满意,不满意达39.8%。蔡英文民调大幅度下滑之表现,至少说明当前台湾民众对蔡英文及其执政团队过去3个来月的执政表现并不认可,失望情绪有所增加。就台湾岛内政治情势发展及政治生态而言,蔡英文执  相似文献   

17.
《台声》2016,(5)
正李登辉前后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12年。执政过程中,始终推行所谓的"台独",甚至公开推出所谓"两国论"。卸任后,仍不断在岛内兴风作浪,鼓吹"台独",对两岸关系带来极大损害,也遭到了所有中华儿女的强烈批评和抨击。隐藏心迹踏入政坛很多台湾专家表示,他一切谬误的根源在于他是日本人。然而,台湾历史传记作家王丰表示,目前仍缺乏任何可靠的科学证据去证明李登辉是不是日本人,但这不重要,他认为一  相似文献   

18.
《台声》2016,(22)
正热点特朗普当选"台独"梦碎11月9日下午,美国大选结果尘埃落定后,特朗普击败希拉里入主白宫的相关消息,便瞬间如潮水般"洗版"台湾各大媒体,"特朗普上台对岛内及两岸有何影响"马上成为最夯话题。国民党政策会执行长蔡正元表示,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蔡英文期盼加入由美国主导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愿望将落空,且蔡英文空想的"新南向"经济政策也将难以推行。蔡英文不能再抱美国大腿,再  相似文献   

19.
台湾岛内统派是国家统一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政治力量。当前,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导致其既难以对"台独"势力的系统"去中"形成有效制衡,也难以对中国国民党的逐步"去统"进行有力劝阻。分析新时期台湾岛内统派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并对其影响因素开展研究,是台湾岛内统派发展壮大并在国家统一进程中发挥更大功效的重要前提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主张和活动在逐步升级。尤其是台湾当局宣布终止“动员戡乱时期”、废除《临时条款》,被视为台独的“最好契机”,并再围绕二届“国代”选举的准备工作,目前岛内“台独”活动已至极端的地步,由各个单独的行动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