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台声》2016,(23)
正热点蔡当局解禁日本核灾食品引争议近日,蔡当局强推日本核灾食品入岛,引发岛内强烈反弹。除朝野反对、民众抗议外,更有15位县市长表态不同意开放日本核灾食品入岛。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引发福岛核泄漏事件,当时的马英九当局考虑到民众的健康,宣布禁止福岛等5个日本核灾县出产的食品输入台湾;民进党则在"5·20"后,明确提出分两阶段开放福岛等5个核灾县  相似文献   

2.
正在大陆全面推动两岸民间交流合作、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日益深入岛内民心的形势下,台当局不断欺骗台湾民众,力图阻挠两岸民间交流合作,阻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认识蔡当局欺骗本质,积极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成为台湾民众必须面对的问题。民意不满蔡当局执政台湾民众希望与大陆加强交流合作,不满意蔡当局的两岸政策,反对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遭受破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台湾是民心所向。  相似文献   

3.
《台声》2016,(22)
正摘编自10月28日台湾《旺报》蔡当局执政以来,陆客赴台人数急冻,9月比去年同期减少13万多人,即使日、韩、东南亚游客增加,也难补大陆游客减少的缺口。对此,台湾"观光局"研拟放宽陆客个人游赴台限制。其实,大陆游客"火烧车事件"后,陆客团骤减是必然趋势,台湾"观光局"早该松绑对个人游的限制,此时  相似文献   

4.
《黄埔》2017,(4)
正蔡英文当局自2016年5月20日上台一年来,在内部治理、两岸关系和对外关系上诸事不顺,政绩乏善可陈,致使台湾社会内部、对外关系及绿营内部矛盾渐趋激化,民众不满意度大幅上升,已陷入执政困境。内部施政乏善可陈,远不符台湾民众预期一年来,在"内政"上,蔡  相似文献   

5.
《台声》2016,(22)
正11月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会面中国国民党主席洪秀柱。台湾政党轮替,台湾由民进党蔡英文当局执政5个多月来,由于蔡当局不承认"九二共识"所造成两岸关系的急冻,"亲美""友日""排中",两岸两会停止来往所引发的后遗症接踵而来,农渔业产品输往大陆和陆客赴台观光人数骤减,连带影响台湾的各行各业,对台湾基层老百姓的经济冲击,导致怨声载道,一  相似文献   

6.
<正>最近一段时间,民进党当局为了2020年"大选",四面开炮,打击对手,抬高自己,可谓病得不轻。然而,台湾民众是那么好忽悠的吗?蔡当局病态毕露台当局到底怎么了?台湾地区领导人蔡英文忙着当"辣台妹",一再言辞挑衅激化两岸冲突对立,台海掀浪一波波;台当局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苏贞昌逾越分际,以严厉口吻对独立机关台湾通讯传播委员会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6,(23)
正蔡当局若再不做出调整,台湾经济恐将在两年后完蛋。台湾景气每况愈下,加上陆客不来,预估全台至今年底恐怕会有200间医美诊所准备关门。蔡当局现在不承认"九二共识",对两岸经济将是非常大的阻碍。过去两岸医疗交流办了四届,今年喊停就停,原因大家都知道。蔡当局现在推"新南向政策",这很难成功、走不出去。台商都在大陆经营发展十几年了,现在突然说要转向可能吗?他们不能奢求现在的当局能为台商多做些什么,企业现在只能靠自己跟民间的力量  相似文献   

8.
《两岸关系》2021,(9):24-25
正今年5月,台湾本土新冠疫情再次爆发,短短3个月时间,感染人数增至1.6万,致死者超800名,民进党当局过去一年来的"防疫神话"不攻自破。9月初,岛内又爆发德尔塔变种病毒幼儿园群聚案,民众更陷入恐慌。一波又一波的疫情对岛内传统产业、基层民生带来巨大冲击,民进党当局的纾困措施进退失据、成效不佳,令岛内民众极度不满和失望之余,又一次看清了民进党当局施政孱弱无能的事实。  相似文献   

9.
《台声》2018,(3)
正台湾《中国时报》1月14日发表社论说,蔡当局执政快满20个月,任期即将过半。当初国民党的马当局失去人民信赖,最主要是经济表现不好,人民生活日益艰困所致。蔡当局接任以来,抗争四起,街头极不平静,两岸政策失败,造成台海敌对情势升温,剩下唯一争取民心的机会,就是经济表现与民众的生活感受了。但是,过去一年台湾虽然出口表现不凡,股市迭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8,(14)
正摘编自7月3日台湾《中国时报》台湾《中国时报》7月3日发表资深媒体人徐宗懋的评论说,过去两年多,蔡当局实施政策依赖"三碗心灵鸡汤",作为精神补品。蔡当局的这"三碗鸡汤"分别是:一、由于"民主人权"的共同价值,美国会"保护"蔡当局,并在"外交"上挺她。二、不承认"九二共识",但也不刻意刺激大陆,大陆"不便动武",但强硬姿态反而让台湾百姓反感,对她有利。三、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大胜,拥有民意支持,可以"转型正义"之名打击异己,她仍然广获拥戴。文章指出,其实这"三碗鸡汤"早就被打破了,  相似文献   

11.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香港《中评网》民进党当局通过一纸命令,废止了国民党当局搞了多年的所谓"微调课纲"。民进党当局不怕被指责"意识形态治理",也不理会大陆的警告,想做就做,迫不及待,如此行径恐会被视为挑衅。被蔡当局宣布废止的"微调课纲",由马当局于2014年通过,针对2012年课纲版本中的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课本将"慰安妇"写成"有些妇女自愿到海外从事慰安工作"等,做出微调,加上"被迫成为慰安妇"。微调的目的是纠正部分错误的史观和日本"皇民思想"。蔡当局一上台即废除这些修订,从2016学年度开始,  相似文献   

12.
《台声》2016,(12)
正摘编自6月1日台湾《中央日报》网络报台湾现在许多人正在怀念马英九,因为蔡当局已使得台湾上空乌云密布。马英九已卸任台当局领导人,在8年任内,竞选时有些政见没有兑现,有些只兑现了部分,遭人批评。但他也有许多贡献,最显著者,为两岸关系呈现60多年来最和平、稳定状态,在新加坡举行的两岸领导人会晤是双方关系的"定音"之作。另一面,马英九的"活路外交"获得尊敬,台湾民众到其他国家和地区近乎零障碍。台湾对外贸易在全球经济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16)
<正>摘编自台湾7月25日《联合报》蔡当局每一次端出一项"‘政策’或作出改革",都会使台湾人民愈发觉得台湾在离心离德,这实在是可悲、可憾的事。例如,台湾"‘行政院’侨务委员会"最近"拔除"了一些海外荣誉职的"委员"职务,其理由竟是因为这些人曾访问过大陆。台湾有关方面积极贯彻蔡英文的"反中"政策,却可能导致许多对台湾友好的老侨胞寒心甚至变心。这种"化友为敌"的  相似文献   

14.
<正>赖清德在民意代表补选为民进党留下"一口气"后,宣布参加民进党党内初选与蔡英文打对台,为2020年"大选"投下变数。韩国瑜赴香港澳门深圳厦门跑订单,为高雄找市场找销路签订单,为百姓谋福祉,忙得不亦乐乎。而蔡当局却在背后扯后腿,冷嘲热讽,"扣红帽",恫吓。两相对比,非常明显,也很扎眼,谁在为台湾做事为百姓谋利益,谁在制约台湾的发展搞斗争,高低立判。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11)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台湾花莲县长傅昆萁及金门县副县长吴成典5月14日在台立法机构举行记者会。傅昆萁表示,蔡当局近年税收超收1000多亿元新台币,说"军公教"年金不改当局会破产,甚至把年金改革议题融入小学教材,简直是"全台最大诈骗集团都不如民进党当局",连小学生都不放过,都要骗,这样的当局值得信赖吗?  相似文献   

16.
社会     
《台声》2018,(1)
正台湾民间团体发动"反空污"大游行抗议当局治污不力据台湾媒体报道,2017年12月17日中午,由台湾民间团体发起的全台"反空污"大游行在高雄、台中同时登场。大批民众走上两地街头,呼吁当局不要模糊焦点、推卸责任,尽快拿出应对空气污染的具体措施,还中南部民众"呼吸权"。  相似文献   

17.
宝岛民生     
《台声》2007,(10):6-7
台湾地区2006年PPP人均GDP逾3万美元,不满受冷落岛内传统产业业者呼吁当局修规扶持,岛内太阳能产能成长快速将成全球主要供应地,台铁12月起将涨价短程乘客较吃亏,岛内渐成“就业沙漠”白领族纷纷寻求海外就业,台湾民众对美国不信任度飙新高远超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台媒摘论     
《台声》2018,(7)
正摘编自2018年3月13日台湾《中央网络报》蔡当局无能,莫怪年轻人往有机会的大陆走台湾《中央网络报》3月13日发表文章说,从2月28日大陆发布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惠台措施"至今,已过了10余天,但蔡当局的反应,让人感觉好像还在睡梦之中。台湾陆委会认为,这"31条惠台措施"多数为过去既有的旧措施与宣示,并非单纯惠台,而是具有"利中"的实质目的。换言之,台陆委会认为大陆的措施名为惠台,实为"利中",如  相似文献   

19.
《台声》2017,(23)
<正>摘编自11月10日台湾《中华日报》台行政管理机构负责人赖清德最近针对产业界担忧的"五缺"问题,以及林全留下的民怨,接连提出应对方案,其中包括解决缺电方案、"一例一休"修正案等等。台湾《中华日报》11月10日发表社论文章指出,细究这些应对方案内容,处处可见蔡当局及民进党自毁承诺,这不但损害了台当局施政的威信,更让台湾民众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  相似文献   

20.
晓沙  安东 《台声》2007,(7):33-35
综合台湾媒体报道,随着岛内两场重大选举的逼近,陈水扁当局近期不断列举数字,强调“拼经济”的成果亮丽。6月中旬“行政院院会”通过了“农村改建条例草案”,声称要成立1000亿元(新台币)农村改建基金,释出1万公顷农地开发田园住宅社区,为民众打造快乐生活,这张大饼实在诱人。比这更诱人的是台湾行政部门负责人放出话来,“未来将每周宣布一项重大政策”。这样算起来,到明年“大选”投票前,当局释出的“利好”最少也有30个。不过民众的感受却完全相反,7年来,从各项经济统计来检视,台湾当局总成绩让台湾民众很失望。岛内媒体近日也纷纷为台湾经济问题“把脉”,并呼吁当局将“拼经济,救台湾”落到实处,“不要再让人民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